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通行币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给自己的家建个档案,细细品味生活滋味(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5月12日14:27 金羊网-羊城晚报
  人人有故事 家家有本“经”

  文/图本报记者 许琛 余颖 周乐瑞 实习生 江微

  说起档案,人们脑海中瞬间闪现的可能是“一脸严肃”的红头文件和决定个人命运的档案袋,在内心深处,对档案有种敬而远之的感觉。

  而给自己的家庭建档案,这个说法似乎有些新奇。现在人们生活条件好了,物质享受多了,精神追求高了,给家建个档案就如同有了一个家庭故事,它有精神方面的,如恋爱婚姻档案、子女成长档案,其中的酸甜苦辣都成了日后家庭的温馨回忆;还有物质的,如理财档案、家用电器档案,让家庭的收入支出情况一目了然。

  家庭档案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如今,家庭生活的内容越来越丰富了,做一个精美的家庭档案,日子就在你制作的家庭档案中流走,并留下痕迹,在这痕迹中你能体会到生活的滋味……

  在广州城,这样细心过日子的家庭还真不少……

  黄家体验:家人团聚整理档案其乐融融

  家家都有本“经”,家庭档案正是这样一本井井有条的“经”。随着人们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运用家庭档案信息来管理家政事务和从事社会生活,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了。

  市民张阿姨说,以往家中所有大型物品的购物发票和水、电、煤气的交费收据也都保留着,但并未分类整理,每次家电出故障或要交水、电、煤气费时,经常要翻箱倒柜地找。如今建立了家庭档案,能使每个家庭成员由丢三落四变成井井有条,家庭档案就像一个“管家婆”。

  整理一份家庭档案还有着无穷的情趣,你能想象看到自己在幼儿园画的第一张“牙刷”图画、写出的第一个汉字的情形吗?“我怎么能画出这样难看的图画?”、简简单单的一个“人”字写得东倒西歪时,怀疑“这是我写的字吗?”

  海珠区市民黄先生特别为自己的孩子建档,他指着厚厚的四大盒档案说:“这些就是我孩子成长的足迹。”儿子的奖状、试卷、作文、书信、保证书、决心书、协议书都很好地被保存着。

  记者发现了他儿子的两份思想品德鉴定书,当时对小学生最严格的要求就是每天戴红领巾。在二年级的鉴定书中戴红领巾这一条后面,老师用圆珠笔补充写道:共丢了四条红领巾。黄先生清楚地记得,那时候他儿子经常从学校跑回来要钱,说是要买红领巾,有时一个星期丢两次,“为买红领巾的事我没少骂他,现在当他自己翻看到这儿的时候也会不好意思地笑起来”。

  建立家庭档案更让黄先生体味到一份亲情,“平时孩子工作忙,一家人难得一聚。现在每到周末,我们全家老少一块儿整理档案,回忆往事,畅谈未来,真是其乐融融。”

  张家故事:一张张工资条收集了30多年

  作为社会“细胞”的家庭,它所形成的档案,不仅较全面地记载了一个家庭的社会实践和家庭事务活动情况,更能全方位地反映市民家庭的经济状况和社会变迁,相对于宏观的经济统计数字更让经济、社会及历史学专家感兴趣。

  在海珠区张阿姨家中,记者看到了她建立的家庭档案:11个牛皮纸文件袋把可归档的资料物品都整理起来,共包括家庭凭证、票据、照片、社会交往、子女成长记录等六个大类:家庭凭证收集了房产证、结婚证及各种证明;社会交往类包罗了亲朋好友的通讯录,来往书信、贺卡等;子女成长记录里则收集了孩子从出生以来的出生证、毕业证以及获得的各项荣誉。每个文件袋都插了一个小卡片,并建立目录,一目了然。

  值得一提的是,张阿姨连续33年不间断地记录家庭的经济支出情况。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从上海牌手表、凤凰牌自行车,从上世纪70年代的老三大件,到上世纪80年代的新三大件(14寸黑白电视机、收录机、录像机),再到上世纪90年代的电脑、购房、保险消费。虽说时过境迁,有些商品都已经淘汰了,但发票、保修卡和使用说明书都完备地保存下来。在财务档案中,记者发现从14寸飞利浦黑白电视机到43英寸高清晰彩电,单单电视这一项就变了几回。

  认真过日子的张先生一家,档案里还保存了两夫妻参加工作以来一本厚厚的工资台账,多年收藏的工资条也被集纳成档,从最初的几十元到目前的几千元。一张张不起眼的工资条成了30多年来广州经济发展、时代变迁、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最好见证。
图:陈志强教授向记者展示好不容易找到的家史档案。

  陈家经历:写家史做研究填补多项空白

  普通家庭建立家庭档案无非是对自己家庭原有的资料进行系统的整理,可在广东药学院却有一位陈志强教授,一头扎进近代史里面去刨家史,还做成了研究。专家将这一类称为家庭档案中的家史部分。

  陈教授说,写“家史”纯属偶然,当时他应学校要求要为学生们做爱国主义教育的演讲,在准备演讲的过程中,他发现家史和中国近代不少史实结合紧密,便萌生了写家史的念头。“既然是建立家史档案,就必须做到有根有据。”陈教授像考古一样探索起自己的家史来,儿时的记忆也随之慢慢清晰起来。2001年3月起,陈教授奔走于各大博物馆、档案馆、高校图书馆、省市区地方志馆,向行家请教,只要是有关的书籍、史料,都细细阅读。沿着先辈的足迹,陈教授更奔赴香港收集史料,写信给英国档案馆等。“这是我一生中最高兴的日子。”陈教授还清楚地记得2001年7月18日10时,他在省档案馆查出了一本馆藏的1941年出版的《香港基督教会史》,这本书不仅详尽地介绍了陈教授祖父的生平事迹,还附了一帧祖父身着唐装的遗照,从中他证实了祖父是近代中国最早到德国的留学生,姑父江仁德是美国檀香山圣彼得教堂第一位华人牧师。而在当晚,他的邻居又为他送来了自己的大伯父陈敬光在宜昌地方志中的资料。虽说是写家史,但档案馆的专家却认为,陈教授的研究填补了近代中国留学生史、近代教育史、基督教学史及法律史的空白。

  写家史的过程中,陈教授了解到,陈家四代人薪火相传,桃李满园,其中22人任教,12人终身任教,有12人参加了北伐战争、抗日战争、抗美援朝以及和平年代的国防建设。陈教授说:“整理‘家庭档案’不但可以保存前人留下的丰富家庭史料,还能激励和教育后人。从家史中,我概括了八字家风‘勤奋、敬业、爱国、奉献’。”

  记者感言:领略尘封时代风情

  现代人追赶时髦,那些尘封时代的风情已经变得不可企及,记者却从家住永福路的盛充老太太保存的家庭档案中窥得一斑。77岁的盛老太太是新加坡归侨,多次搬迁,从国外到国内,从北方到南方,又游历过多个国家。虽然盛老太的日记本已经丢失,可保留下来的物品却堆满了屋子,简直可以用“家庭档案馆”来形容。翻看旧照片间,最让记者感兴趣的是照片中上世纪50年代东南亚时尚的发型、服饰等,在老太太众多的服饰收藏中,旗袍数量最多,她特别展示了一件1948年在新加坡购买的靓丽泳衣,让记者美美地领略了一回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东南亚的风情。

  档案局说:欢迎了解制作技巧

  广东省档案局徐大章局长说,长久以来,在广州市民眼中,档案部门面对机关、面对行政部门,市民的参与度不够,更谈不上主动参与。家庭档案的建立,有利于提高全社会的档案意识。徐局长还说,广东准备从名人家庭档案开始,通过名人的辐射作用,带动市民建立家庭档案的风气。

  在广州,海珠区的档案工作起步较早。海珠区档案局局长张远环说,有故事才有人生,有家庭文化就有城市文明。他欢迎市民到海珠区档案局了解制作家庭档案和保存的技巧,为家庭档案工作的开展创造有利条件。

  何谓家庭档案

  作为婚姻关系和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一种社会生活组织形式的家庭或家族,其所形成的档案,就称为家庭档案。家庭档案是一个家庭或家族内各个成员,在从事家庭事务和某些社会活动过程中,记录并保存起来以备日后查考使用的各种资料,如日记、书信、手稿、照片、录音带、录像带、证件、凭据等等。

  武汉大学社会学系周运清教授认为,建立家庭档案说明市民开始注重对家庭的科学管理,希望能提高生活质量,实现家庭理财,是当代社会家庭消费渠道增多、交往方面增多的体现。

  (晓航/编制)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温家宝总理出访欧洲
美英军队虐待伊战俘
我国成功控制今春非典
西安宝马假彩票事件
车臣发生爆炸总统遇难
羽泉2004北京唱演会
第5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中国羽毛球队战汤尤杯
中超首轮周末激情揭幕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