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通行币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国际先驱导报:欧洲媒体人眼中的中国总理温家宝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5月14日09:14 中国新闻网

  (声明:此文版权属《国际先驱导报》,任何媒体若需转载,务必经该报许可。)

  温家宝总理访问欧洲行前,曾接受路透社总编辑利内班克、《爱尔兰时报》助理总编辑唐纳荷、德国世界报发行人迪特·施托尔特等人的联合采访。

  今天,这些总编们愉快地回忆起采访温总理的前前后后。什么给他们印象最深?什么最令他们惊异?他们如何准备和设计对温总理的提问?他们如何评价温总理的回答?他们对采访有什么遗憾与希望?专访路透社总编辑:温家宝比我预料中的更亲切

  国际先驱导报驻伦敦记者徐剑梅报道

  在温家宝总理访问英国之际,5月7日在伦敦路透社总部,刚刚特地赴北京采访温总理归来的路透社总编辑利内班克接受了《国际先驱导报》记者的专访。利内班克态度非常友善和诚恳,一见面,他就对记者强调,他荣幸地成为第一位专访中国总理的路透社记者。

  “我就是不想把这个机会给别人”

  利内班克说,很长时间以来,路透社一直十分期望有这样的机会,并再三向中国外交部表示。因此,今年3月,当利内班克初次获知有可能实现这一愿望时,他感到非常兴奋,立刻就下决心要亲自进行这一采访。

  包括采访温总理之行,利内班克迄今总共只到过中国两次,每次时间都不算长。他说:“我当然完全可以派其他人去,但我就是不想把这个机会给别人。因为中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国家,正在不断发展。对路透社来说,能够更密切地跟踪中国的事情非常重要;而对我个人来说,我对切实看见和理解中国所发生的变化也非常有兴趣。我想自己见到温总理和其他中国政府高级官员。再说,邀请信是写给我的。”利内班克说,他当时就告诉路透社北京分社的负责人,他很开心自己能得到这个重要的机会。

  利内班克说,温总理非常有礼貌和令人愉快,而且很有幽默感。他对自己所谈的问题极为熟悉,说话言简意赅,紧扣主题,遣词用字也十分准确。利内班克说,温家宝比他事先所预料的,更加平易近人,容易接触。而他在采访温总理时喝到的绿茶,则是他平生喝过的滋味最好的茶。

  “中国经济是读者最关心的问题”

  利内班克的提问集中了路透社的集体智慧。他说,他花了大量时间考虑该问哪些问题,又如何排列这些问题的顺序。为此,他和路透社在伦敦总社的高级编辑、路透社驻北京和上海分社记者以及一些中国问题专家等一再讨论、商量,最后确定了12到15个问题。

  他告诉《国际先驱导报》:“我被告知只有半小时专访时间,而且在专访开始时,温总理还有个简短的讲话;再考虑到他回答问题需要的时间和翻译耗费的时间,实际剩下的时间很少。因此,我首先考虑路透社新闻的读者最关心哪些问题;其次则考虑温总理欧洲之行主要会讨论什么。这样考虑之后,我决定首先问香港问题,而把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经济政策作为第二个问题。搁在5到10年以前,第二个问题国际上还没有多少读者关心,但现在却备受重视,至关重要,同时也切合路透社的自身定位,因为路透社主要从事金融信息服务,温总理的回答将对香港、新加坡等地区的市场产生很大影响,事实也确实如此。”

  “总理给了我们更多访问时间”

  利内班克说,令他感到非常荣幸的是,原定的专访时间只有半个小时,但实际上,温总理给了他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允许他多问了好几个问题。

  利内班克再三表示十分感激中国外交部给路透社专访温总理的机会。接受《国际先驱导报》的采访,想必是这种感激的体现。西方人同样讲究投桃报李。温总理延长了他专访的时间,他也主动延长了本报记者采访他的时间,原定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我们聊了一个半小时。

  他十分开心地说,这次专访是绝对意义上的成功,且有事实为证:在中国大陆和台港澳地区以外,全球有数百家报纸、电台和电视台采用了他根据专访内容撰写的稿件。“反响非常之好,”他用十分肯定的语气说。对这次采访,他没有任何遗憾。不过,他又再三说,他非常希望能够再接着和温总理谈上2个小时甚至3个小时,他更希望今后能够得到更多的采访中国领导人的机会。

  链接:利内班克小传

  利内班克,47岁,生于荷兰海牙,至今仍持荷兰护照,并非英国公民。他是资深经济记者出身,1983年加入路透社,曾长年驻布鲁塞尔报道比利时与欧盟事务,2000年成为路透社总编辑。他说,这得益于路透社近20年来国际化色彩的日益浓厚。他刚加入路透社时,路透社还是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天下,现在,路透已经没有明显的国别色彩。总裁是美国人,他是荷兰人,还有一位主编是印度人。德国《世界报》发行人:采访中我一度很被动

  国际先驱导报驻柏林记者郑汉根、刘海燕报道

  日前,《世界报》发行人迪特·施托尔特教授向《国际先驱导报》介绍了他采访温总理的感受。

  “我们没有被要求事先提交问题”

  《国际先驱导报》:在温家宝总理访问德国前夕,一定有许多德国媒体想得到访问他的机会,为什么《世界报》得到了这个机会?

  施托尔特:这个问题也许应该问温总理本人(笑)。我们在北京的常驻记者约尼·埃林提出了采访温总理的申请,结果获得了批准。我想,是因为《世界报》作为一个全国性的高质量的报纸在中国受到了重视。

  《国际先驱导报》:也许温总理本人此前就知道了《世界报》?

  施托尔特:这个不好说。我倒是发现有一点,那就是,温总理在此前已经了解到,对他进行访问的是谁。我学过哲学,这一点他也知道。他开始谈到哲学。在他开始谈到莱布尼茨并提及莱布尼茨与孔子(哲学)的关系的时候,我差点处于尴尬的境地。我不了解莱布尼茨与孔子哲学的关系。谨慎起见,我没有对他的话提出异议。我心想,他说的应该是对的。于是我赶紧说:“是啊,我也这么认为。”

  《国际先驱导报》:您可以再描述一下采访时的情形吗?

  施托尔特:这是一次没有拘束的访谈。首先反映在:我们没有被要求事先书面报告要提的问题。访谈是从哲学开始的。我想,这是中国人与客人谈话的一种方式:从与客人有关的话题开始谈。温总理也很快就进入正题。他问我们:“你们有什么问题想问?你们对哪些问题感兴趣?”在访谈的过程中,在我们想就某个问题深入提问的时候,他也允许我们打断他的话。

  “他是一个好的谈话伙伴”

  《国际先驱导报》:这是您第一次与温总理会面并谈话吗?

  施托尔特:这是我第一次跟他见面。但是这不是我第一次去中国。我在1978年、1988年、1989年以及1998年先后四次到过中国。

  《国际先驱导报》:这是一个涉及的主题很广泛的访问。

  施托尔特:是的。因为对于中国的发展,不仅仅关系到我个人的兴趣,也关系到我们的读者的兴趣。《世界报》关于中国的报道很多。我们在北京的记者在过去两个月内发回了15篇报道。这是很多的。对我们的报纸来说,中国是一个重要的主题。

  《国际先驱导报》:您对温总理的印象如何?

  施托尔特:首先,他十分准时。我准时到达,这不是什么特别的事。而温总理却也是准时到达。温总理是一个好的谈话伙伴。这可以从三个方面反映出来:温总理说话坦率;知识渊博;在谈话过程中给人印象是十分和蔼。

  《国际先驱导报》:总的说来,您如何评价温家宝?

  施托尔特:这是我第一次跟他会面。我当然事先对他有所了解。但这些了解只是通过报章杂志或者在北京跟一些人交谈获得的。我与我们报社在北京的记者以及德国电视二台以前的同事们交谈过。我想,他是一个开明和亲民的政治家。他心中所想的,会直接说出来;而说出来的,也想努力去实现。要领导中国这样大的一个国家并实现他所说过的话,是很艰难的事。但是,在整个访谈的过程中,我得到这样一个十分肯定的印象:他知道他说的是什么,也想实现他所说过的话。

  “这次温访是个巨大的成功”

  《国际先驱导报》:您是否认为,温总理选择巴伐利亚州的一个农庄开始他的访问,有特别的意义?

  施托尔特:我想,他想对一个畜牧业方面经营成功的农庄进行了解。一方面,这是出于他专业性的好奇心,另一方面,这也许也是给中国民众的一个信息:不要忘记农民。另外,他在访问期间还与德国前总理科尔进行了会晤,并共进早餐。这是典型的中国式风格:不忘记老朋友。

  《国际先驱导报》:您如何评价温总理对德国的访问?

  施托尔特:我认为,对于德中关系来说,温家宝的这次访问是一个巨大的成功。首先,两国希望把目前500亿美元的双边贸易额到2010年翻一番。德国已经是中国在欧洲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德国的这个地位还将保持下去。第二,两国达成协议,在科学和高技术领域继续推进交流。另外,两国在解除欧盟对中国的武器禁令方面取得一致。德中之间的这种一致也在欧盟留下了印象。不难想像,德中关系在欧中关系中起着领头作用。

  链接:迪特·施托尔特小传

  1934年9月18日出生于德国科隆

  1955-1961在图宾根大学及美因茨大学学习哲学、历史和日尔曼文学

  1961-1962创建萨尔州电台科学部

  1961-1973德国电视二台从事台长助理、部门负责人等工作

  1973-1976德国“西南电台”副台长

  1976-1982德国电视二台节目总监

  1980开始汉堡音乐戏剧学院教授

  1982-2002德国电视二台台长

  2002年4月开始全国性报纸《世界报》以及《柏林晨邮报》的发行人《爱尔兰时报》助理总编:温总理的真诚打动了我

  国际先驱导报驻伦敦记者徐剑梅报道

  “这是一位人民的总理”;“我极为享受这次采访。”5月10日,在都柏林一家咖啡厅里,《爱尔兰时报》助理总编辑唐纳荷在接受《国际先驱导报》记者专访时,这样总结她对温总理的采访。

  “他对爱尔兰文化的熟悉令我吃惊”

  温总理的风度亲切和学识渊博给唐纳荷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唐纳荷说,温总理讲话时,整个人状态十分放松,而态度又十分认真,她表示,她被温总理的真诚直率所深深打动,对温总理促进中国社会平等的强烈意愿所深深感动,对温总理对爱尔兰文化熟悉和了解非常吃惊,也深感骄傲。

  唐纳荷介绍说,她的采访文章在《爱尔兰时报》刊登后,引起强烈反响。许多爱尔兰读者都对温总理熟悉萧伯纳等爱尔兰优秀作家,知道爱尔兰既是“圣人与学者之地”,又因信息技术发达而享有“科技岛”美誉感到吃惊和自豪,也因此对温总理和整个当代中国平添好感。

  “最好只有总理和我!”

  唐纳荷向《国际先驱导报》回忆道,她得到的专访时间,就是事先得到承诺的30分钟。当陪同温总理的中国官员示意她时间已到的时候,她忍不住请求温总理再回答她一个问题,温总理当即答应了她,让她感到十分高兴。

  唐纳荷同时又为采访内容不受任何限制感到非常高兴。说来也巧,唐纳荷对温总理的专访是紧接在路透社总编辑利内班克的专访之后进行的,地点也在中南海内同一处会议室。唐纳荷说,路透社专访过程中,虽然只有利内班克一人提问,但路透社一共有七名记者出席,其中包括路透社驻新加坡分社和香港分社的社长。而她却是一人独往。不过,采访都是在非常正式的气氛下进行的,她很希望今后再有机会采访温总理或中国其他领导人的话,采访氛围能够更加随便一点,出席的人更少一点,最好“只有总理和我!”。

  “我要帮助爱尔兰人了解中国”

  这些天来,在温总理到访爱尔兰之际,唐纳荷已成为被媒体争相采访的对象,忙碌非凡。她介绍说,11日,即温总理抵达都柏林当天,爱尔兰电台将专门采访她,请她讲述专访温总理的情景,爱尔兰总理埃亨则邀请她出席当晚欢迎温总理的晚宴,而她现在还正在赶写一篇详细介绍中国近年巨大变化的文章,准备在下周的《爱尔兰时报》上发表。她说:“我关于中国的报道大部分都是积极的,我在北京的生活经历使我爱上中国,我希望帮助爱尔兰人了解中国。”

  唐纳荷在1999年加入《爱尔兰时报》,一年半后派驻北京,期间在《爱尔兰时报》开辟专栏《北京来信》,每周一篇,视角很有趣:一个爱尔兰四口之家在北京的生活。她们全家在北京快乐地生活了18个月后,《爱尔兰时报》取消了驻中国的站点,她重返都柏林,当即被提拔到今天的职位。中国的报纸大概没有助理总编辑这么个职位,据中国驻爱尔兰大使沙海林介绍说,这实际上相当于中国报纸的副总编。

  唐纳荷常常怀念中国。她说,人们称她为“中国通”,她对此并无太大的自信。因为离开中国的时间越久,便感觉对中国所知越有限。但对北京生活的快乐记忆,将伴随她一生。

  链接:唐纳荷小传

  唐纳荷从事新闻工作已经二十多年,多次跳槽,但看起来越跳越成功。她于1983年获得都柏林技术研究所的新闻专业证书,工作生涯也从这一年开始。头四年,每两年跳一次槽;接下来12年里又换了3个工作岗位,而且每次(不是平均)都是隔了四年或者将近5年。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唐纳荷无论怎么跳槽,也从来没有离开过爱尔兰的新闻圈子。《爱尔兰时报》是她工作过的第6家报纸。2001年她被提拔为该报的助理总编辑。2003年年底她获得了哥本哈根斯堪的纳维亚管理研究所的“报纸管理证书”。

  (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温家宝总理出访欧洲
美英军队虐待伊战俘
我国成功控制今春非典
台湾“大选”验票
影星牛振华遇车祸身亡
羽泉2004北京唱演会
第5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中国羽毛球队战汤尤杯
中超首轮周末激情揭幕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