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通行币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邓世昌--“国亡我耻不偷生”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5月14日09:54 广州日报大洋网

  历史翻回1894年9月17日,在中国黄海爆发震惊中外的“甲午中日黄海海战”!出生于广东番禺龙导尾乡(现广州市海珠区龙涎里)的青年军官邓世昌指挥“致远”舰一直冲杀在前,后在日舰围攻下,“致远”多处受伤,船身倾斜。邓世昌对全舰官兵道:“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然虽死,而海军声威弗替,是即所以报国也!”毅然驾舰全速撞向日第一游击舰队旗舰“吉野”号,决意与敌同归于尽。倭舰官兵见状大惊失色,拼命逃窜,并向“致远”舰连连发射鱼雷,“致远”舰躲过一条泡沫飞溅的鱼雷后,不幸为另一条鱼雷所中而沉没。

  邓世昌坠海后,其随从以救生圈相救,被他拒绝,并说:“我立志杀敌报国,今死于海,义也,何求生为!”他养的爱犬“太阳”亦游至其旁,口衔其臂以救,邓世昌誓与军舰共存亡,毅然按犬首入水,自己亦同沉没于波涛之中,与全舰官兵250余人一同壮烈殉国。

  邓世昌“铸军魂示民族风骨,抒浩气壮祖国山河”的浩然正气,永远激励中华民族为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奋斗!

  继承遗志

  六位后人投笔从戎抗日

  在甲午海战110年后的今天,记者来到邓世昌的出生地———广州市海珠区龙涎里。当年邓氏家族的数幢青砖楼房历经岁月的洗刷,仍屹立在都市高楼的环抱当中,唯独邓世昌出生的小砖房由于城市开发,现已拆剩外墙和一扇“趟栊”。在邓氏宗祠即邓世昌纪念馆前,邓世昌的侄孙、86岁的邓权民老人滔滔不绝地向记者追述邓氏家族满门忠义的一宗宗往事:

  邓世昌殉国后不久,他的家人曾专门将邓世昌曾用过的两个单筒望远镜、朝服和上朝时戴在手指上的“斑子”送给邓权民的祖母,以资纪念。邓权民的祖母常拿出这些遗物教育邓权民兄弟,要他们继承叔公的遗志,精忠报国。可惜这些遗物在抗日战争时期散失了。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年仅19岁的邓权民投笔从戎。次年日寇侵华,邓权民被派到军政部第23补充兵训练处,专门训练新兵。1946年抗战胜利后,当国民党掉转枪头打共产党时,他毅然辞职回乡。后又拒绝国民党2万银元券的“迁家费”,坚决不到台湾去。

  投身抗日的邓氏后人何止一个邓权民!就在抗日战争时期,邓权民的哥哥邓尧民毕业于黄埔军校11期;另一哥哥邓渭民毕业于黄埔军校14期;妹妹邓婉华毕业于黄埔军校16期,是广东为数不多的黄埔军校女学生之一;弟弟邓光民毕业于黄埔军校11期。而小堂弟邓焱民则在1942年参加了抗日谍报工作,先后投身抗日战争。邓权民屈指一算,抗战期间在广州的7位邓氏后人中,就有6位投笔从戎抗日。邓权民感慨地说:“我们邓氏祖辈真是侵华日寇的世代死对头啊!”

  邓氏宗祠

  浩然正气令日寇丧胆

  邓权民告诉记者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在日寇侵华、广州沦陷之时,不少祠堂都被日寇用来驻兵,唯独邓氏宗祠没有一个日寇进入,却有一些日寇军官偷偷进来拜祭邓公。当时在广州搞抗日谍报工作的邓焱民向日寇军官打听内幕,一个日寇军官透露:邓世昌是中国顶呱呱的民族英雄,他是中国人抗击外族的一面旗帜,我们敬他又畏他,所以不敢进驻祠堂。

  记者随同邓权民瞻仰邓世昌纪念馆,但见这座占地4700平方米的百年庭院内古木森森,建筑雕梁画栋,极具岭南特色。该馆是广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同时是广州市国防教育基地和广州市海珠区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一年四季,到这里参观、学习、瞻仰的中外来客络绎不绝。

  在右花园内,我们见到一棵苹婆老树枯木逢春。这棵邓世昌当年亲手种植的苹婆树,树干在1991年曾被台风刮断,眼看回生无望,却又在树头部分抽出了两处新芽来,现已长至胸径近

  20厘米粗。更奇异的是,树干的枯木,又长出一只冠径30多厘米的大灵芝。当地的群众称,这寓意着这里人杰地灵,寓意着邓世昌的爱国主义精神生生不息,永远激励我们振兴中华。

  海珠区文化局的同志告诉记者,今年9月17日是邓世昌殉国110周年。为弘扬邓世昌的爱国主义精神和

  中华民族气节,该区准备以邓氏宗祠为核心,将其拓建成23400平方米的邓世昌广场,集邓世昌纪念馆、海珠区博物馆、书画家协会等于一体,将其办成广州市的文化亮点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基地。(来源:广州日报)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温家宝总理出访欧洲
美英军队虐待伊战俘
我国成功控制今春非典
台湾“大选”验票
影星牛振华遇车祸身亡
羽泉2004北京唱演会
第5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中国羽毛球队战汤尤杯
中超首轮周末激情揭幕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