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中国对即将到来的老龄化社会尚未准备好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5月14日14:42 中国新闻网 |
中新网5月14日电对于即将到来的老龄化社会,中国准备好了吗?《瞭望》杂志引述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投资司司长李克平的话说:“中国的老龄化在我们还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提前到来了”。 在李克平看来,中国之所以尚未准备好的首要原因是,“中国现代化尚未完成,却又遇到了老龄化的问题”。 报道指出,中国20世纪的人口问题是数量问题,而21世纪更为严重的将是人口结构问题。在即将到来的老龄化社会中,中国的人口问题将不光是目前单一的“人多”,而是“多”、“少”、“老”并重,即人口总量多、工作年龄人口少、人口老龄化三个特点同时存在。 报道说,今天世界上的主要大国,在老龄化前都成为富国。发达国家进入老龄化社会时,人均GDP为4000美元左右,即使是发展中国家,如乌拉圭、阿根廷也为2000美元左右,而中国在2003年人均GDP才过1000美元。 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政策法规司司长于学军说,“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低、人口总量大。中国未来的人口老龄化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具体而言,中国在应对老龄化社会的准备不足更突出地表现在养老保险的覆盖面上。中国人民大学人口研究所乔晓春教授指出,老龄化与体制改革密切相关。他说,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保障体系相对完善,城市职工有退休制度,农村也有较好的“五保制度”,可以解决一些贫困老年人的养老问题。然而,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正在打破旧的制度,而新的制度尚未建成。 目前中国养老金制度改革局限于经济中的城市国有部门,主要是国有和集体企业。公务员约占城市劳动力的10%,享受独立的养老金系统。农村从业人员则被排除在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之外,只有约10%的农村人口参加了小规模的和自愿性质的农村养老系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3年7月份发布的消息说,截至当年6月底,全国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从1998年初的11203万人增加到15077万人。综合而言,目前,仅25%的中国劳动力,有不同程度的养老保险。职工医疗保险的普及率局限于同一受惠群体,普及率比养老金制度略高。 对于大多数没有公共退休福利的人来说,其他的赡养来源非常有限。尽管中国的储蓄达到GDP的40%,但是,家庭储蓄仅是总储蓄的一小部分,而且许多都用于购买房屋。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一项调查显示,在55岁以上的老人家庭中,不足1/4的家庭拥有的金融资产超过其年收入。仅有5.4%的家庭拥有金融资产超过其年收入的两倍,而这个数字不足以支撑平均超过20年的退休生活。(戴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