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通行币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既是公共的,就不仅仅是病人的!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5月15日02:14 人民网

  网友:毛天祥

  据报道,北京海淀区正在大力推行公共卫生管理体制改革,今后该区卫生局将逐步不再直接管理医院等医疗机构,转而致力于公共卫生管理和行业管理。

  以前,政府的卫生行政职能过多地放在以“治”为主的医疗机构上面,不仅要投资办医院,还要过问医院科室设置、如何经营等具体问题。然而,这一管理模式不但产权经营结构单一,带有浓郁的计划经济色彩,而且直接导致对以“防”为主的公共卫生关注不足。去年非典暴发就充分暴露了这一严重缺陷。

  其实,现代医疗服务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妇幼保健和传染病预防等公共卫生,这实际上是政府应当加大投入提供的一种公共产品;另一类则是个人医疗服务,尽管带有某种准公共产品的性质,但本质上还是一种个人消费品。不难看出,公共卫生是不能推向市场的,必须由政府亲自进行资金投入和管理建设。而个人医疗服务则可以进入市场,需要引进市场机制。

  由此可见,过去卫生局的工作内容和任务是把本应引进市场机制的个人医疗服务进行直接管理,无疑是一种“错位”,需要进行“纠位”;同时,政府过去对以“防”为主的公共卫生关注不足,则是一种“缺位”,需要进行“补位”。进一步改革当前卫生行政管理体制,最关键的就是要搞好职能定位,“错位”的要“纠位”;“缺位”的要“补位”;“到位”的就不要“越位”。

  如今北京市海淀区积极推进医院的管办分离,不再干涉基层医院的具体经营,转而致力于公共卫生管理和行业管理,无疑是回归到卫生行政管理职能的本义,真正体现“公共”要求。公共卫生作为一种公共产品,所花的“纳税人的钱”不仅仅来自病人,也来自健康人。倘若拿着所有“纳税人的钱”,却只想着如何“办医院”,通过治疗病人来谋求私利,却置需要预防保健的所有人(包括病人和健康人)而不顾,无疑有违“公共”两字的本义。

  其实,卫生部门致力于公共卫生管理和行业管理,而不再直接管理医院等医疗机构,也有利于把公立医院推向市场,打破其一直以来在卫生部门庇护下所形成的垄断地位。这样就可以促进多种所有制医疗机构的有序竞争,从而降低普通老百姓踏入医院的门槛,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如此两全其美的好举措,何乐而不为呢?

  :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美英军队虐待伊俘虏
韩法院驳回总统弹劾案
温家宝总理出访欧洲
印度2004年议会大选
台湾“大选”验票
影星牛振华遇车祸身亡
第5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中国羽毛球队战汤尤杯
中超首轮周末激情揭幕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