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通行币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精英信念与农民问题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5月15日09:06 南方都市报

  中国观察之党国英专栏

  农民问题系列谈之五

  本期专栏作者

  党国英: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看到关于广州假酒案已造成四死八伤的报道,我突然打了一个寒战。几年前山西朔州假酒案发生时,我恰好在当地,春节里村村戴孝的惨状至今不能忘却。联系到近期媒体陆续曝光的毛发酱油、红心鸡蛋、工业盐泡菜、劣质龙口粉丝、劣质奶粉事件,我在想,我们身边究竟有多少这样的“地雷”?类似“放心食品工程”之类的活动也搞了很久、搞了很多,可我们不得不痛苦地承认,效果并不明显。难道要我们回到男耕女织的时代,自己种地种菜,自己织布自己做饭?当然,这种“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桃花源不可能存在,中国快速工业化、城市化的步伐,使许多还没有洗掉脚上泥巴的农村人,必须习惯城市社会的种种分工:买别人种的菜、酿的酒、养的猪、做的衣服,租住别人的房子。

  不论是经济欠发达的山西朔州、安徽阜阳,还是经济发达的广州,受劣质食品危害最大的往往是刚刚接受城市文明的农村人。如安徽劣质奶粉事件中的受害婴儿,因其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在家的爷爷奶奶只能买这些不合格的奶粉来喂养孙儿;广州散装假酒害死的人,也都是外来务工人员或郊区农民。他们不仅没有去正规市场买名牌产品的支付能力和消费习惯,也没有城市居民鉴别产品真假优劣的意识。他们因贫困而进城,因贫困而受害。我甚至可以想象,在制造伪劣奶粉和勾兑假酒的作坊里工作的,大多也是和受害者一样的进城务工农民。

  我们看到,当某种笔记本电脑存在一些似乎不影响正常使用的瑕疵时,当某款名牌汽车被人发现有某一安全缺陷时,消费者立即站了出来,在媒体上曝光这些产品,有关部门立即跟进,该召回的召回,该赔款的赔款。照理说,这些产品有点毛病,可远不如假酒和劣质奶粉这类食品容易致命,但为什么反而能防患于未然呢?农村人享受城市文明,为什么必须付出如此惨重的生命代价?这种对比说明,基于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产生的贫富不均、文化程度不同决定着消费者占有资源的不同,包括维权意识、话语权等等,从而决定着他们享受政府执法部门的服务也不同。比如,家乐福这样的大超市是有品牌的大店,一方面自律性较强,另一方面有关部门对其的监管更容易,因此进这样的超市放心得多。而散装假酒、劣质奶粉分布在乡村,源头复杂、点多面广,监管起来确实难得多。但不能因为监管困难有关部门就可以推卸责任,执法可不能嫌贫爱富,食品安全也不能贫富有别。

  执法部门要保护所有的公民,更要保护那些弱者,因为他们最容易受到伤害。几乎所有国家对未成年人、残疾人的保护都比成年人要全面、细致得多,也是这个道理。我注意到,广东省政府拟成立食品安全委员会,建立食品安全责任追究制度。有关负责人则强调要将食品安全执法的工作重心下移,放在社区、城乡结合部和农村基层。这个思路是非常正确的,因为农民和民工的消费能力不强,但他们更需要保护。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美英军队虐待伊俘虏
韩法院驳回总统弹劾案
温家宝总理出访欧洲
印度2004年议会大选
台湾“大选”验票
影星牛振华遇车祸身亡
第5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中国羽毛球队战汤尤杯
中超首轮周末激情揭幕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