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通行币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5月19日02:26 人民网-华东新闻

  本报记者 徐爱民

  化学工业园拒绝污染项目

  日前,记者来到位于长江边的民营高科技企业、南通宏慈药业有限公司采访。

  在1万多平方米的厂区内,只见绿树成阴,花木遍地。公司董事长陆锦康介绍说,他们在建厂房的同时就建好了环保设施,现在厂里COD排放量大大优于国家规定的标准。他说,前不久,一外商要和他们合作一个投资2000多万美元的项目,年利润近亿元。但是,当他们了解到这个项目的污染问题难以解决时,便果断谢绝了。

  沿江化学工业园是江苏启东的一个新经济增长点。该市按照“高科技、生态型、园林式”的要求,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目前,区内14家中日、中韩合资化工企业,家家都按照国家规定的环保要求建设了规范的环保设施。中日合资启东兴宇化工公司是一家为上海宝钢、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等企业生产配套产品的企业,目前已通过ISO14000标准的认证验收,成为国内同行业中的绿色化工企业。

  启东市领导强调,加快发展绝不能以损害环境为代价。启东正按照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生态示范市的创建标准,全面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目前已经形成以启东经济开发区为龙头的一批规划好、功能全、配套优、环保达标的城乡工业园区群,崛起了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型建材、海产品加工等有特色的产业群。

  生态建设带来综合效益

  启东具有重视环保工作的传统。这个传统正成为启东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融入长三角的优势所在。

  经过多年努力,经江苏省政府批准,启东已建成长江口(北支)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470多平方公里。一个县级市拥有面积如此之大的湿地生态自然保护区,在江苏全省是不多见的。

  这个保护区由启东兴隆沙县级自然保护区扩建而成。兴隆沙、永隆沙、启兴沙等长江河口北支滩涂位于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区域,湿地面积广阔,是一个独特的生态湿地系统,因属江海交汇处,有着特殊的地理条件、温暖湿润的季风气候,且受纳长江水所带来的大量泥沙,因此造就了丰富的水资源和动植物资源。在建设湿地生态自然保护区的同时,启东市委、市政府意识到生态农业的品牌效应,抢抓机遇,培育名牌农产品闯市场。在兴隆沙,建成了江苏省首个国家级绿色食品基地。这里四面环水,南与上海崇明岛接壤,整个岛域无公害污染,环境质量优越,土壤、大气、水质等完全符合国家生产绿色食品的条件,是天然的绿色无公害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多年来,兴隆沙以繁育良种为主,目前5万亩乌皮青仁豆和啤酒大麦等农产品被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兴隆沙获准使用国家A级绿色食品基地称号,将重点发展无公害蔬菜和农副产品深加工,把兴隆沙生态示范园建成上海的大菜园。

  启东不失时机地将湿地生态自然保护区作为一张亮丽的名片向外推介,吸引了不少海内外客商到此观光旅游和考察投资创业。昔日荒废的滩涂,如今成了欣欣向荣的黄金宝地。随着上海浦东至崇明岛的桥隧工程年内开工,兴隆沙连接即将开发中的沪崇苏大通道,将成为启东融入上海一小时都市圈、全面接轨上海的桥头堡。

  环境保护改变城乡面貌

  近年来,启东市始终坚持贯彻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切实改善环境质量,全市城乡环境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

  早在1999年,启东就实现了“一控双达标”。经过多年努力,所实施的“蓝天工程”、“碧水工程”、“宁静工程”初见成效,城市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改善。据监测,启东市区大气环境中的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总悬浮颗粒物的年均值,均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一级标准;地面饮用水源水质基本符合《生活饮用水源水质标准》中的二级标准。各功能区的噪声均符合《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在治理城市环境的同时,启东市大力开展农村水环境整治,近年来共整治三、四级河道2000多条,农村泯沟5万多条,放养水面15万亩,整治效果明显。同时,该市扎实推进环境教育,先后有5所学校被评为南通市级“绿色学校”,3所学校被评为江苏省“绿色学校”。

  环境治理的有效途径是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实行企业环境行为信息公开化,全面开展生态建设。2001年6月,启东市被国家环保总局确定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试点县(市)。如今,吕四港镇、寅阳镇已建成江苏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示范镇”,东皇山村被江苏省评为“百佳生态村”。启隆乡建成了5万亩乌皮青仁豆出口生产基地、全省最大的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提纯复壮种苗繁育基地和南通市最大的银杏林果种苗基地,成为国内有名的绿色食品基地。和合镇农业生态示范园则是江苏著名的蔬菜出口基地。

  目前,启东市正在争创全国生态示范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进一步加大污染治理与生态建设力度,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全面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工程,积极倡导绿色文明,不断提升城市的外在形象和内在质量。

  《华东新闻》 (2004年05月19日 第一版)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乌鲁木齐发生坠机事件
美英军队虐待伊俘虏
伊临管会主席遭袭身亡
飞人乔丹2004亚洲之旅
台湾“大选”验票
深交所中小企业板块
影星牛振华遇车祸身亡
第5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首届中超联赛 汤尤杯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