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通行币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上海第一人”惊动考古界(今日关注)(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5月19日05:02 人民网-人民日报
本报记者 李舫
  位于上海市青浦区赵巷镇的崧泽遗址,是上海重要考古发现地。去年,上海市政府宣布对此遗址正式立项,并决定在遗址原址上建造遗址博物馆。今年2月到4月,上海市文管委考古部对遗址再次进行抢救性发掘,首次发掘、清理了7座马家浜文化墓葬,填补了上海地区这一时期墓葬出土的空白。最令人吃惊的是,还发现了一个上海最早先民的头骨,惊动了考古界。一时间,媒体纷纷关注,文字不断。

  这是一座马家浜文化墓葬

  “上海第一人”埋葬在崧泽遗址中的一座俯身葬墓地里。这是一座马家浜文化墓葬。马家浜文化是中国长江下游和太湖地区现知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存之一,处于母系氏族社会晚期。专家认为,由此可以判断墓地主人是上海最早的先民。据“上海第一人”头骨的直接发现者陈杰博士说,崧泽文化遗址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进行过考古发掘,这次发现的头骨恰好在当时野外考古挖掘过的探方隔梁中。这次新发掘的探方有一小部分与这个隔梁相交,而头骨就在这相交处。如果偏差一点儿,就可能与“上海第一人”失之交臂了。出土时,头骨是十数块碎片,现在看到的较完整的头骨,是经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的专家拼粘后合成的。此外,出土时,头骨的上下颌牙齿看上去还是完好的,但一起出才发现,其实上颌齿已风化了,所以现在看到的头骨上缺少了上颌齿。据报载,上海博物馆考古研究部研究员黄宣佩和宋建向媒体介绍说,实际上,7座墓葬每一座都埋有一具人骨,其中6座墓葬为头向北单人仰身直肢葬,但是尸骨都已与泥土融为同质,无法提取了。这次发掘出的“上海第一人”来自一座俯身葬,头骨保存较好。这个6000年前的古人颅骨外观黄褐色,除了鼻梁骨、两侧颧骨和上颌骨因为过度粉碎难以拼合外,大体保持完整,下颌骨上留有一排乳白色的牙齿,第3臼齿还有一个龋洞,俗称“虫牙”。经过鉴定,颅骨的主人是一名25至30岁的青年男子。鉴于以往发掘出的先民遗骨的年龄也只有20到30岁,这位“青年”在当时已经算“长寿”了,这也说明当时崧泽地区的生活环境还是很艰苦的。

  “上海第一人”头骨以下的身体遗骸可能还在,但现在没有继续清理挖掘,因为这一发现已经影响到崧泽博物馆建设的规划制定,要根据新规划来决定下一步的发掘。

  考古学家也有其他意见

  尽管上海文物和考古专家声称,“上海第一人”可以通过复原的方式再现其真实容貌。但是,仍然有专家对此持怀疑态度。他们强调,“上海第一人”被发现时,头骨破损严重,梨状孔周围骨头严重缺损,左眉弓以下部分缺失,而这些是描述和推断人类容貌的重要表征。尽管“上海第一人”目前已经进行成功的颅骨修复,但是是否能够通过3D、雕塑或者其他更科学、直接的方式进行完整客观的生前容貌复原,还有待论证。

  有专家强调,从考古年限的意义上说,6000年对于古人类遗骸的发现并不算长,但对于崧泽文化这个特殊的南方文化来说,“上海第一人”的发现可以说是崧泽文化的重大收获。由于天气潮湿、保存条件恶劣等因素,在南方地区骨骼的保存难度较大,刚刚出土的“上海第一人”应该是骨壁保存相对完整的头骨,对于鉴定和论证崧泽文化具有重要的考古价值,为探索上海人种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

  不过,也有专家认为,“上海第一人”的说法并不科学。如果上海地区将来发掘出年代更久的人类骨骼,那么“第一人”的称号岂不要易主?

  引人注目的几个问题

  为何在上海这个开埠只有200年的城市会发现这样一个6000年“高龄”的人类头骨?这是考古专家关心的问题。距今大约一万年前,由于海平面突然升高,古大陆的许多部分都被淹没,当时的上海是处于一片汪洋之中。后来由于泥沙的淤积,逐渐形成了长江三角洲平原。大约距今7000年前左右,现在的上海一带才形成陆地。根据目前的考古学发现,上海最早出现人类活动的遗迹是距今6000多年的马家浜文化,接着是5000多年前的崧泽文化,随后是并立的良渚文化和马桥文化,距今约4000年前。从考古发现来看,马家浜、崧泽、良渚文化中的先祖均为本地人,而马桥文化的先祖来自南方。考古部将对这些各个时期的骨骸进行DNA检测,从而探索外帮人与上海本地人是怎样交流、融合的。

  在以往的考古中,崧泽、良渚、马桥文化的人类骨骸均有发现。宋建介绍说,青浦崧泽文化遗址的中层属于崧泽文化遗存,下层则已属于马家浜文化遗存。以前在这里曾发现了136座崧泽文化墓葬,加上其他地方的一些发现,上海大约共发现有不到200个崧泽文化墓葬,而真正从中取出的人类尸骨则不到10具。他们生活在距今5000多年前,是以前发现的最早的“上海人”。

  此外,这次发掘还首次发现了马家浜文化时期堆筑的祭坛和建筑遗迹,将古人使用祭坛的历史向前推了1000多年。出土的一批马家浜文化时期的文物中,有石器、骨器、陶器等,其中一把磨制石斧斧身厚实,双面管钻对钻穿孔,刃口锋利。石斧的发现,将管钻穿孔技术提前了1000多年。

  《人民日报》 (2004年05月19日 第九版)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乌鲁木齐发生坠机事件
美英军队虐待伊俘虏
伊临管会主席遭袭身亡
飞人乔丹2004亚洲之旅
台湾“大选”验票
深交所中小企业板块
影星牛振华遇车祸身亡
第5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首届中超联赛 汤尤杯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