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通行币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政府应测量居民的幸福指数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5月20日00:21 红网

  “联合国公布的不适宜人类居住的约20个城市中,16个在中国”,这最终被证明为一条假消息。人们为何相信这条传闻?这是个有意思的问题,值得深思。

  人们轻信这个传闻,反映了人们对居住城市现有问题的认同。可以说,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们的城市日新月异,城市和居民的财富不断地在增加。按说随着财富的增加,人们应该感到满意和幸福才对,为什么对此条消息却不加怀疑呢?

  当GDP高速增长,物质财富不断增加的同时,我们也发现,城市的空气不如以前干净了,饮水不如以前甘美了,气温不如以前适宜了,冬雪不如以前纯洁了,道路不再畅通了;我们也感受到,暴力拆迁、假货泛滥、诚信流失、贪赃枉法、歧视等等也对公民的权益和生存环境构成了极大威胁。这些威胁其实给人的幸福感打了很大的折扣。幸福感程度不高,才会对那条传闻产生“共鸣”。

  国内长期片面注重追求GDP,认为经济发展了,国人就会幸福。但最新经济学研究和发达国家的实践都证明,财富虽然是增进人们幸福的有效手段,但财富仅仅是带来幸福的因素之一。人们幸福与否,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其他因素,如家庭、失业率、社会保障,再如社会的自由、公正与公平等等。前美国总统罗伯特·肯尼迪曾说:“GDP衡量一切,但并不包括使我们的生活有意义这种东西。”

  从人们轻信“不适宜居住城市”传闻中,我们还可反思的地方是,社会在注重财富的增加时,也还要关怀人类自身。否则,国家再美丽再富强,人民并不感到幸福,这样的发展又有何意义?

  幸福虽然是主观感受,但总体上仍然可以测量。当前许多国家都用幸福指数来衡量居民的幸福感,并将幸福指数纳入到监测社会变化的重要指标。

  我们现在已经抛弃了GDP崇拜,提倡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就不能不关注人的幸福。因此,政府不妨在城市发展评价体系中,引入幸福指数。政府可以委托一些民间组织或机构,定期测量居民的幸福指数,找出工作中的不足,并相应调整政策。同时,政府测量幸福指数,将极大地推动社会对幸福的追求。

  “幸福学”的创立者、旅美华裔经济学家奚恺元教授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每天晚上人们从电视上看到的不仅仅是股票指数,还包括跟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幸福指数”。这个希望也是笔者的梦想。(稿源:红网)(作者:柳长盛)(编辑:杨国炜)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陈水扁“5-20就职”
飞人乔丹2004亚洲之旅
乌鲁木齐发生坠机事件
美英军队虐待伊俘虏
伊临管会主席遭袭身亡
深交所中小企业板块
影星牛振华遇车祸身亡
第5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首届中超联赛 汤尤杯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