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通行币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如何表达对失事机组的哀悼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5月20日02:25 新京报

  马上评论

  在阿塞拜疆失事货机坠落事件中,包括6名乌克兰人、1名阿塞拜疆人在内的机组人员全部遇难。来自《新京报》的消息说,事故发生后,新疆方面有千余名搜救人员在现场展开抢救,由中国民航方面组成的事故调查组也在紧张展开事故分析,并将按国际惯例对事故进行科学公正的调查。

  一切似乎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但人们总还是觉得缺了点什么。因为当我们尽了最大努力把遗体安放到殡仪馆时,当我们不分日夜地搜寻着飞机黑匣子时,还能不能通过另一种方式给死难者和死难者家属送去点精神安慰?比如在现场放几束鲜花,按照当地习惯摆一些祭品,或以团体、民间甚至政府名义发出慰问之意。也许这样一种人文关怀的传递,更能准确表达中国公民此时此刻的悼念之情。虽然我们不是此次事故悲剧的主角,也没因此而遭到经济和亲情的双重打击,但毕竟这些机组人员的灵魂应该平安回到他们的国度。

  这就让我想起1988年12月21日的洛克比小镇,一架搭乘着259名乘客和机组成员的飞机,正准备带着圣诞礼物高高兴兴回家,却被一场自天而降的大祸所吞没。不仅机上乘客全部遇难,飞机爆炸后的残骸还使这个小镇的11位平民无辜丧生。但就在这样悲痛的时刻,小镇的居民仍没忘记用一切手段抚慰远道而来的遇难者家属。在一片废墟上,我们看到了那些凄美的,但充满了爱意和怜情的玫瑰。

  这是世间多么强烈的温情和爱意啊。与之相比,我们虽然付出了不少人力、物力,但含蓄之间是不是有点“公事公办”的味道?是不是在与国际惯例接轨上缺点专业精神?起码到目前为止,我们没有看到有关部门对此事表现出的另一种形式的人道主义。

  灾难是无国界的,在一场空难中,无论是哪一方受害者,无论他身在何处,都需要得到一种物质条件之外的精神宽慰,尤其是心理方面的支撑。比如可否公开对空难表示哀悼,可否对受害家属放宽入境条件,而当地政府可否启动一些人性化的方案,给遇难者以更多亲情。因为作为一个讲求传统的大国,我们更需要在这方面做点什么。如果失去这些机会,就有可能是一种长久的遗憾。

  中国有句老话叫“危难之时见人心”,如果在此时此刻表达中国政府和公民的哀悼,不但能获得对方的尊重,还能体现一个大国的大度和体面,这些,或许比日常那些外交活动和经济援助更能打动人。何况这个机组的失事人员在最后时刻,都在为地面安全和自身安全尽了最后的努力。胡安东(北京编辑)相关报道见今日A15版(来源:新京报)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陈水扁“5-20就职”
飞人乔丹2004亚洲之旅
乌鲁木齐发生坠机事件
美英军队虐待伊俘虏
伊临管会主席遭袭身亡
深交所中小企业板块
影星牛振华遇车祸身亡
第5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首届中超联赛 汤尤杯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