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通行币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第三本教育护照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5月20日02:47 青年时讯

  今年,为缓解就业压力,国家鼓励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并对此出台了一系列的创业优惠政策,但有媒体报道,这些优惠政策在实行过程中却遭遇了意想不到的尴尬。所面临的问题就是,不仅是想创业的大学生不知道该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优惠政策,甚至连他们所在学校和有关政府部门也不知道该怎样有效地对创业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指导。

  拥有了高学历,就意味着成功?《绝对成功学》、《名人创业之路》、《创业指南》等一系列创业类书籍不间断的热销,至少表明了一个问题,创业市场空间很大。据众多媒体报道,近几年来,大学生对创业书籍的热爱程度越来越高,其爱之深已经超过了基础科学、哲学、文学等类书籍。

  国内第一本大学生创业专著《大学生创业》的主编汪歙萍说,学生创业在实际运作中,出现了很多以前未曾估计到的问题:真正有能力同时有意识创业的学生不多;真正有市场前景,形成产业可能性的项目不多;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创业教育不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助理,从事创业教育研究和实践的张竹筠教授在接受时讯记者采访时说:目前,社会上对“创业”一词的理解上有不恰当的地方。

  什么是创业?简单说,创业是根据所看到的商业机会,找到商业模式,弄明白钱是怎么赚来的,然后创立企业。那些与创立企业无关的、与经营无关的、不能直接创造财富的活动不叫创业。

  “比如说,上街为别人擦一双皮鞋,赚两元钱,这不叫创业,但一旦找到客户群,创立了擦皮鞋连锁店,这就叫创业;比如说,被媒体炒翻了天的‘北大毕业生卖肉’,我觉得这没有什么不好,只要他能找到商机,能赚钱,创立相关的企业,就叫创业。”

  据介绍,近3年来,创业教育在全国若干所院校里启动,国家有关部门在宏观政策上也加以调整,给大学生创业提供了许多优惠政策,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了更多的人投入到创业中来。张教授说,应该告诉大学生在追求真理的同时,如何学会创业,如何学会去追求社会财富和个人财富的积累。创业教育一定要教给学生们“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而不是空洞抽象的概念。“我们的创业教育要围绕创立企业去展开,不能一味告诉他们原理方法论等不能操作、不可执行的理念”。

  前不久,张教授在他所任课的班级布置作业时,给学生们下了一个“套”,让学生针对“最近媒体评说创业好与不好”写一份一页的报告,前提是假设张教授为公司的总经理,而学生们是公司的职员。“结果只有不到20%的学生回答令人满意”。

  张教授说:“他们的作业中只有两种观点我可以接受。一是认为我们公司不需要关注此事,因为这样的讨论当前不会给我们带来任何利润;二是认为我们公司应当关注大学生创业,这有可能是今后公司业务一个新的增长点。但是,有80%的学生不是在骂记者胡说八道,就是说我们大学生还年轻不适宜去创业,应该加以引导和扶持,有些人又以记者的口吻重新写了自己的看法。这些在我看来只能得不及格。他们忘了一个最基本的前提,他们是公司的职员,离开了企业的最基本宗旨‘可持续赚钱’而发表的任何议论都是没有意义的。”

  说起中国创业教育的现状张教授说创业教育在中国起步较晚这与中国的传统教育观念有关,但总起来说,国家正在加大对这方面的投入。

  国际青年成就组织中国部董事会主席及创始人周保罗先生说,很早以来他就意识到传统的教育形式对于培养中国年轻的一代来说是需要加入新的教育元素的。

  周保罗认为,应该把真正的素质教育融入到整个教育体系中来,从小培养孩子们的独立观念,针对从小到大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开设不同的经济课程,这样有助于创业教育的开展。

  在美国,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乃至研究生,都普遍开设就业与创业教育课程。“他们在基础教育中进行的就业创业教育主要以提高职业兴趣为目标。除了开设创业课程外,还按个人的兴趣自行学习某些职业技术技能。到了高中阶段,每人必修10个学分的职业教育课程。美国的媒体曾以《身处校园,他们已经是首席执行官》为题,报道了美国中小学生的创业活动。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开办的大部分企业属于高技术领域,为其日后的创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比尔·盖茨能成功地创办微软公司,与他在中学时就曾与他人合作开办过一家软件公司有直接关系”。

  在日本,从1998年起,文部省就和通产省合作在小学开始实施“就业与创业教育”。日本小学每天上课前有个“早起会”,敦促孩子们很早起来,利用早上课前的两三个小时给人送报纸、送餐饮,搞勤工俭学。这既是艰辛的创业教育,又是对将来创业的一种准备和尝试,目的是培养学生从小养成就业创业的心理意识和意志品质。

  而在中国,这方面还明显存在缺失。北航是全国最早从事创业教育的院所之一。其创业管理培训学院副院长熊飞在接受时讯记者采访时认为,创业教育在我国才刚刚起步,许多人对这一领域并不了解,包括那些正在创业的人,他们往往更需要创业教育的理论指导。

  几年前,备受社会关注的“清华创业大赛”,在吵闹声中拉上了帷幕,最后存活下来的寥寥无几。熊院长和张教授分析了一些创业失败的案例,认为其主要原因是现实与想法脱钩,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准备不足。具体有以下几点原因:第一,他们仅仅拥有热情,缺乏理论的指导;第二,即使创办了企业,由于缺少社会经验,却不知道怎样去开拓市场,怎样去生存和发展;第三,在企业的运营中,分工不明确,导致团队精神不够;第四,没有把握好创业过程中角色的转换,往往是在最初的痛苦、煎熬阶段,大家还很不错,但到企业正式运作后,反而出现了内部矛盾,最终造成团队崩溃。

  针对大学生创业出现的各种问题,熊院长建议,一方面要加强创业教育,无论是从课程建设还是社会实践方面,都应该加大发展的力度。创业教育要为学生的创业准备必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的风险防范能力,提高大学生对创业的正确认识;另一方面,要建立一套全面的创业培训体系,通过系统的培训给创业者提供全方位的支持,避免由于低级错误的发生而使创业失败。

  实习生 邹乐 张小娟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陈水扁“5-20就职”
飞人乔丹2004亚洲之旅
乌鲁木齐发生坠机事件
美英军队虐待伊俘虏
伊临管会主席遭袭身亡
深交所中小企业板块
影星牛振华遇车祸身亡
第5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首届中超联赛 汤尤杯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