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通行币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人民时评:美国人权报告,视力矫正了吗?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5月20日10:45 人民网

  任彦

  美国国务院原定于本月5日发表题为《支持人权和民主,美国的记录2003-2004》的人权报告,结果推迟近两周才出笼。这个报告之所以有点难产,是因为它生不逢时,碰上了美军虐俘的丑闻,但最终没有胎死腹中,这也恰恰折射出美国肆无忌惮的霸权心态。

  美国政府发表人权报告始于20世纪70年代,当时由于在越南战争中和对其他地区的干涉接连受挫,美国在与苏联的对抗中处于守势,为弥补对苏斗争实力的不足,美国政府以维护人权为名,发动外交攻势,自我标榜为“维护国际人权的灯塔”。也许正因为是“灯塔”,它射出的强光只照别人,却照不到自己。一年一度的人权报告,向来也是只批评别人,不批评自己。

  如果说以往是因为“灯塔”的自身缺陷,美国对自己的人权问题视而不见还情有可原,那么今年美国抛出的人权报告就不应该“涛声依旧”——仍然“遗漏”了本国侵犯人权的纪录,因为美军虐待伊拉克战俘的可怕画面已经“矫正”了美国政府的视力。总统布什看见了,他出来为此道歉,并说:“看了这些照片,让我恶心。”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也看见了,他低下了他那“高贵”的头,表示愿意为此承担全部责任。由此可见,美军的这一“壮举”明白无误地帮助美国把美国人权纪录的“空白”给补上了。如果在千夫所指的声浪中,美国把这份意在对别国人权说三道四的报告“扼死在襁褓之中”,或者对已经拟好的报告进行必要的“修正”,以客观、负责任的态度把本国侵犯人权的事件写进报告之中,那么人们可能还对这份报告的真实性和权威性有点兴趣,但美国国务院17日发表的长达270页的人权报告,只字不提它在伊拉克虐待和羞辱战俘、严重侵犯人权的情况,这是美国政府在人权问题上的双重标准的一次典型暴露,让全世界人民开了眼界。

  全世界几乎异口同声地谴责美军制造的人权灾难,面对如此空前的舆论,美国政府不为所动,隐忍了12天之后,最终还是按捺不住,把人权大棒再次挥舞起来。美国政府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无视国际舆论的压力,依然我行我素,一面虐待战俘践踏国际公约,一面专门发表报告高谈人权,宣扬自己如何在全球推进民主和人权的成绩,明知前后矛盾,明知不可为,但美国政府还要强力为之,这些举动绝不仅仅是一个伪善了得,更不是一个滑稽搞笑就算完事,而是目空一切的霸权主义心态的大暴露。

  一家美国杂志说得深刻:“华盛顿认为,国际法只适用于弱国,弱国做它必须做的事,美国做它愿意做的事。”这句话极好地刻画出美国的强权嘴脸,凸现着美国的霸权主义心态,正是这种心态导致了美军虐待伊战俘的人类悲剧。有批评者认为,由白宫顾问艾伯托·冈萨雷斯在2002年1月提出的一份备忘录为虐待囚犯开了绿灯,因为那份备忘录说,《日内瓦公约》中有关对待囚犯的条款不适用于“基地”组织,说其中有些条款是“不合逻辑的”。这种法为我所用的霸权思想自然会衍生出“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逻辑!

  美国由于其经济、军事、科技力量的相对优势,在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进一步滋长了霸权主义心态,在对外关系上经常表现出特有的傲慢,常常咄咄逼人、一意孤行,每每试图将自己凌驾于各国甚至国际组织之上。什么规则、条约、协议,美国都想一家说了算。他自诩为“人权卫士”,自认为站在道德的高地,可以随意对别国的人权指手画脚,而对自己的所作所为置若罔闻,这种霸权主义的心态早已被世人所认识,而现在它从道德的高地跌到了地上,却仍然不改其霸权心态,这只能说明它的虚妄之极。

  在当今这个正日益走向多极化的世界,搞单边主义绝对是一条道走到黑。纵观世界形势,人们发现,美国一些传统盟国与其貌合神离,甚至公开叫板,世界许多地方流行的反美情绪,都无一不表明美国“软霸权”开始衰落。“软霸权”的衰落必然诱发一国军事、经济、科技等“硬霸权”的衰落。就在美国发表人权报告的同一天,欧盟指责虐俘事件违反了国际法。德国也说,美国失去了道德的领导地位。其实,美国原本就不具备道德的领导者资格,现在更不配妄谈别国的人权问题,但它还是执意要谈,这只能说明它在其孤芳自赏的霸权心态的唆使下越滑越远。历史证明,失去了道义的国家和政府,在世界上难以立足。实践证明,美国的道义正在丧失,美国似乎正走向孤军奋战的境地。


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陈水扁“5-20就职”
飞人乔丹2004亚洲之旅
乌鲁木齐发生坠机事件
美英军队虐待伊俘虏
伊临管会主席遭袭身亡
深交所中小企业板块
莎拉-布莱曼演唱会
第5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首届中超联赛 汤尤杯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