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通行币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医院如何摆脱“锁定”(你谈我谈)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5月21日02:11 人民网-华南新闻

  毕舸

  当下的医疗服务行业,颇有些围城的“味道”———消费者时刻离不开它,却时刻想“逃离”它;高昂的价格、差强人意的服务质量、“医生收红包”以及“医院乱收费”久治不愈,让民众不断失望。

  而来自医疗行业的诉苦也并非全无道理:部分骨干医生收入与付出的不对等、收费结构中药品与服务比重失调导致“以药养医”等问题,隐含着一定的合理利益诉求。一个医院,面对不菲的设备投入、庞大的日常运转开支,当它唯一可以创收的途径来自于药品时,它自然会将“黑手”伸向那里。凡此种种,都是典型的“锁定”反应。

  锁定,是一个经济学用语。意思是说,一旦某个人、某个行业选择了某种制度赖以生存,那么个体利益与制度利益就会呈现紧密缠绕的态势,这种制度发展的结果就是旧有属性的不断自我强化。一个好的制度,所有进入者当可期待获得欣欣向荣的发展前景;一个坏的制度,等待进入者的就是状况的不断恶化,虽然大家都心知肚明,却无力改变这一切。

  这种结构性矛盾,最终归原于结构性的“破”与“立”。在近日提出的中国事业改革大计中,教育与医疗行业人员,因占据2900万事业职工的70%而备受瞩目。医疗行业,按原定义属于公共服务行业,又享受部分国家财政投入和政策优待,同时还日显市场化收费倾向,各种利益结构纠葛不清,导致利益冲突不断。而根本的一点,恐怕恰在于过去政府对于医疗行业“管”得太多,带有浓厚的行政垄断色彩。卫生部的报告也承认:虽然医疗体制改革动作已久,但时至今日,民营及外资进入医疗服务行业,依旧遭遇诸多显形或隐形壁垒,公办医院挟资源、人才、财政投入、政策等扶持优势,我自岿然不动。冗员过多、效率低下、角色模糊、服务不适应市场等问题都在垄断的阴影下被遮盖了。在一个被锁定的制度下,公办医院只要牢牢掌握医疗服务的上端———药品和下游———消费者的进入门槛,就可以谋求这部分资源的暴利,从而弥补内在缺陷导致的另一部分资源损耗。而历史早已证明,垄断是一把有害无益的双刃剑———让消费者心伤、也让医院自身受伤。因为民营与外资进入医疗服务行业是大势所趋,而公办医院的政策性垄断优势,只会让其结构性矛盾积重难返,很难指望它们迎接民营及外资医院的市场竞争。

  所幸,上自中央、下到地方,政府已对医疗行业开始分类剥离转制,从而为即将的重建公共服务体制夯实基础,力图打造一个产权明晰、符合改革方向和尊重市场经济原则的新型医疗服务行业。这是必由之路。

  《华南新闻》 (2004年05月21日 第四版)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陈水扁“5-20就职”
飞人乔丹2004中国行
乌鲁木齐发生坠机事件
美英军队虐待伊俘虏
伊临管会主席遭袭身亡
深交所中小企业板块
莎拉-布莱曼演唱会
第5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首届中超联赛 汤尤杯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