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通行币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黄梅戏的新收获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5月21日05:57 安徽在线-安徽日报

  最近,看了安庆市黄梅戏一团演出的《被蹂躏的母亲》,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特写下这篇短文,作为观后感,主要谈戏,兼谈谈黄梅戏的创新问题。

  这个戏是濮本信同志根据柔石小说《为奴隶的母亲》编写的。原小说写的是民国初年浙东农村的故事,本信为了适应和突出黄梅戏的特色,故事的时间未变,地点则改为皖西地区,背景是天柱山,皖河水,亲切的安庆话,韵味纯正的黄梅腔,七个角色一台戏,演绎了一个母亲的悲惨命运和她的顽强抗争!剧场的强烈效果,说明观众看懂了,感动了,证明这出戏成功了。

  这个母亲的命运可不是一般的悲惨。在那个黑暗的年代,一家三口,既无产业,又无劳力,丈夫病重,孩子幼小,又逢荒年,可谓雪上加霜。为了一家人的生存,万般无奈,只好由丈夫把她出典给无嗣的老秀才。什么生存权,什么发展权,连人的最基本的尊严都丧失干净。人变成了商品,女人变成了畜牲,母亲变成了生殖机器。她为老秀才生了一子,随即被赶出大门,又一次被剥夺了伟大的母爱。回到家后,方知丈夫已病故,女儿也被卖,等待她的竟是家破人亡的结局。

  这个母亲的抗争也不是一般的顽强。为了使丈夫和女儿活下去,她可以付出一切。这里的付出,实际上包含着抗争的一面:不屈服于命运,不屈服于封建礼教,不屈服于黑暗制度。她曾经两度想到死,但都挺过来了。“好死不如赖活着”,那是消极的。她不是“赖活着”,而是把满腔希望寄托在女儿春宝和儿子秋宝身上,寄托在未来的社会变革上。她又在冷却了的灶里燃起了熊熊烈火,这是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创造。戏结束了,满玲玲扮演的春宝娘这个人物却深深地留在了观众的记忆里。她很会演戏,演得有层次有深度;善于把握人物的性格,善于表现人物的情感,善于倾诉人物的心声。她甜美的嗓音和哀怨的唱腔,极大的丰富了这个永不折腰的伟大母亲形象!马自俊扮演的老秀才,夏丽娟扮演的秀才太太和刘广慧扮演的沈家婆也都定位准确,各具特色,可谓朝气满台,各领风骚。

  这出戏的成功,还在于它继承和发扬传统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既强化了浓郁的黄梅戏韵味,又富有新时代的气息。剧本提供了很好的基础,导演总揽全局很有功力,处处透露出戏曲本色。特别是布景设置很简练,一改“高、重、实”的流弊,符合戏曲艺术一贯讲究写意的特点,给演员的表演留下了极大的空间。作曲也是成功的,是真正的黄梅戏,而不是变味的“黄梅歌”。现场伴奏久违了,如虎添翼,增强了演出效果。尤其是打击乐器运用得出神入化,有板有眼,不仅声声打在人物的心灵上,也打在观众的心坎上,绝妙之至。这个戏又一次证实:只有很好地继承,才能更好地创新,所谓“根深”才叫“叶茂”;“源远”才能“流长”,这些都是朴素的真理。而且“回归”运用得法,也是一种创新———“唐装”之所以成为一种“时尚”,就是最好的例子!同时它还证明,小投入也能获得大成功,这更是重要的经验。柏木/文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陈水扁“5-20就职”
飞人乔丹2004中国行
乌鲁木齐发生坠机事件
美英军队虐待伊俘虏
伊临管会主席遭袭身亡
深交所中小企业板块
莎拉-布莱曼演唱会
第5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首届中超联赛 汤尤杯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