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通行币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伊战报道:最锋利的还是老枪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5月24日09:04 南方都市报

  美国来信之薛涌专栏

  本期专栏作者:

  薛涌:美国耶鲁大学历史系博士候选人

  30多年来,不论是美军的战争技术,还是媒体的报道手段,都已焕然一新。但是,这次伊战中媒体最有价值的报道,主要还是出自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两杆“老枪”:鲍勃·伍德沃德(Bob Woodward)和西摩·赫什(Seymour Hersh)。

  鲍勃·伍德沃德靠揭露水门事件扳倒了尼克松总统,30岁出头就成了改变美国政治与媒体的风云人物。与他年纪相仿的西摩·赫什,则是靠揭露美军在越战中的暴行而名声大噪。后来他还陆续曝光了CIA如何策划推翻智利的民选总统阿连德、基辛格如何授权对柬埔寨进行秘密轰炸、乃至美国如何鼓励以色列发展核武器等重头新闻。

  不过,这两个30多年前的年轻人一举成名后,走的却不是一条路。他们这次对伊战报道的贡献,又多有不同。

  借助水门事件,伍德沃德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华盛顿邮报》年轻记者,一夜之间变成了媒体的“大腕”、华盛顿既得利益集团的一部分。不管是在共和党的政府还是民主党的政府中,他都有极为广泛的关系,能够捅出别人不知道的内幕。华盛顿的政客都知道,伍德沃德打电话找你,你一般只能见他、提供给他一些让他满意的东西。否则,事后你可能会发现自己处境尴尬。因为他总能有渠道搞到他要的东西,你不说别人会说。你守口太严,他对你就可能下笔无情。所以一般政客面对伍德沃德,仿佛面对博弈论中的所谓“囚徒的困境”。

  不过,伍德沃德对于政客也会投桃报李。“9·11”后,他出版了《战争中的布什》一书,由于对布什政府缺乏批评,《纽约书评》等左翼媒体大加讨伐,指其竟沦落为政府的新闻发言人。不用说,伍德沃德因此在同行中名声大跌。而他最近出版的《攻击计划》,详尽描述了伊战的决策过程,对布什政府颇有批判,迅速为他挽回了声誉。在这部书中,他揭示出走向战争之路是多么简单、轻率。布什不仅事先没有和鲍威尔通气,甚至和拉姆斯菲尔德也很少商量,战争的决定,好像是布什在请示了上帝后就立即独自决断。如今美军陷入伊战泥沼,他的这本书自然给了布什政府适时的一击。

  赫什的路数,则和伍德沃德大异其趣。赫什成名后,一直还呆在既得利益集团之外,不靠政府内的要员提供消息来源,而是在体制外部寻求突破。在这次揭露虐俘丑闻中,赫什在《纽约人》上的报道起了关键的作用。他不仅深入报道虐俘本身,而且点出拉姆斯菲尔德亲自批准了虐俘中所用的审讯手段的事实。他的消息来源不是高层政客,而是美军和CIA的中层匿名人士。他特别能够表达在五角大楼、CIA内部与当朝的政客意见不同的中层官员的声音。这些人一生的事业都有赖于现在的当权者,意见不同也有苦难言,乐于通过赫什影响舆论。所以,赫什的报道一出,五角大楼严词否认。但赫什作为体制外的调查记者已经享有40年的清誉,对华盛顿特别是五角大楼了如指掌,让人们不信他也难。

  然而,在如此有争议的伊战中,媒体上唱主角的还是两杆30多年前的“老枪”,这不免令人担心。宝刀不老固然可贵,但后继无人则显示了媒体的危机。按说,调查记者和战地记者需要年轻人的冒险精神、勇气和体力,这也是为什么30多年前伍德沃德和赫什成功的本钱。但如今,这样的本钱似乎没有太大的用处。虽然战争的前线在伊拉克,伍德沃德和赫什都是靠在华盛顿挖出了重大新闻。战地记者的表现并不引人注目。当年越战之时,美军还比较天真,把记者都当自己的人,给媒体提供了许多便利。但是没有想到媒体在关键时刻反戈一击,大揭美军的战争暴行,用笔压倒了枪。自此以后,五角大楼汲取了教训,对媒体看得甚严。所以,虽然在海外战争中,CNN等的实况战地直播在技术上革命性地改变了媒体,但就内容而言,反不如老式媒体富有批判性。根基浅的年轻记者似乎也没有得到表现的机会。反而是伍德沃德和赫什这样已经功成名就的记者,凭着几十年的老本,利用年轻的同行没有的关系而独领风骚。所以,在高科技战争中的美国,媒体如何保持自己独立的声音,还是年轻一代必须回应的挑战。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中国网络传播学年会
陈水扁“5-20就职”
飞人乔丹2004中国行
日本首相小泉二度访朝
美英军队虐待伊俘虏
深交所中小企业板块
莎拉-布莱曼演唱会
第5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首届中超联赛 汤尤杯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