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通行币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科学把握宏观调控的方向与力度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5月25日05:17 人民网-人民日报

  本报记者 张怡恬

  中国社科院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以下简称课题组)等单位主办的“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04年春季座谈会”近日在京召开。与会的专家学者围绕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和经济运行中的热点问题进行了研讨。

  关键是防止投资的大起

  与会者认为,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已走出通货紧缩的阴影,正处于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随着宏观经济的快速增长,出现了一些可能影响未来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新因素,在经济运行方面主要表现为局部过热、特别是投资过多现象与总体上供大于求、有效需求不足现象相伴而生。2004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保持经济快速稳定增长的良好势头,避免出现大起大落,对于实现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与会者认为,防止经济大起大落,关键是防止投资的大起。适当控制投资规模,既能遏制因投资膨胀而导致的投资品价格领先上涨,防止通胀苗头滋长在先;又能遏制过度建设造成的产能过剩,防止通缩趋势再现于后,实现防通胀、防通缩的“双防”目的。目前,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失调问题已较为严重。2003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份额超过47%,投资增长率达到26.7%,而同期消费品零售额仅增长了9.1%。因此,适度调整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关系,控制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例不断上升的趋势,是当务之急。

  与会者指出,控制投资过快增长的主要办法,不是简单地压投资。课题组认为,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一定的“过度”投资对于促进市场竞争来说是必要的。解决投资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调整收入分配政策,改变目前总体居民收入增长落后于GDP增长的状况,通过增加居民收入、扩大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来实现投资的稳定协调增长。

  正确选择宏观调控的方向与力度

  与会者指出,防止经济大起大落,防止通胀和通缩,必须正确选择宏观调控政策的方向与力度。当前宏观调控政策应由“从松”向“中性”转变,适度收紧,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联动,控制过高的投资需求,进一步启动消费需求。

  在财政政策方面,与会者认为,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应逐步“淡出”,调整国债的发行力度和使用方向,加强国债资金对农村的投入和对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投入。

  在货币政策方面,与会者认为,从2003年9月份开始,中央银行几度使用过去很少改变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这把巨斧调控宏观经济,传递紧缩信息,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是否动用利率政策这一货币政策工具来调控经济的问题上,与会者存在分歧。主张提高银行存贷款利率的专家学者认为,调高利率不仅有利于从货币供给源头控制某些部门的盲目投资,而且有利于在存在通胀压力的情况下保护一般居民的利益不受影响。持反对意见者则认为,提高存贷款利率会刺激国际资本涌入我国,资本流入将导致货币供应量增加,抵消利率上升的紧缩作用,因而人民币的利率水平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来决定。

  有专家学者指出,我国是一个有近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正处于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双重转型时期,这一特性决定了我国的经济问题在任何一本经济学教科书上都找不到现成答案。经济理论工作者应从研究现实问题出发,关注问题的特殊性,在科学认识中国经济现实的过程中为经济学的新发展作出贡献。

  《人民日报》 (2004年05月25日 第八版)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陈水扁“5-20就职”
巴黎戴高乐机场坍塌
飞人乔丹2004中国行
日本首相小泉二度访朝
美英军队虐待伊俘虏
深交所中小企业板块
莎拉-布莱曼演唱会
第5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首届中超联赛 汤尤杯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