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通行币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趁热打铁(大昭评论)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5月25日05:21 人民网-人民日报

  中国男排从战胜自我做起,直到战胜对手,在奥运会落选赛上连克韩国和日本队。一支新老结合的队伍,要让20多岁的人像30多岁的老将那样沉着,让30多岁的老将保持20多岁时的追求,中国男排用自己的努力做出了回答。

  以往,男排给人的印象欠佳,外界说他们斗志不坚,圈里人说他们运气不好。其实,当年那个标志时代的口号“振兴中华”正是源于中国男排击败韩国队,夺得亚洲冠军。其后20多年,男排几起几伏,给人的印象是打得漂亮,但不赢球。诚然,没有技术能力的支持,打不出漂亮球。然而,没有精神力量的支撑,顺利时可能功亏一篑,困难时更会破罐破摔。一支强队可能因此而懈怠,一支弱队可能一溃千里,连人都会垮掉。

  也是从那个时代开始,“力争打出风格,打出水平”原本是进取的目标,却成了一些球队球员挂在嘴边应付舆论的口头禅,反正赢了球一好百好,输了就无精神可言。实际上,关注竞技比赛当中的精神面貌,不独中国如此,对于打了不负责任的败仗还不以为耻的球队,外国传媒同样有“输球又输人”的批评。对于输球不输志的经典战例,外国传媒的报道也立足于精神感人,而且更具力度,笔者在韩国和日本报纸上就曾亲见。

  扯进一个略为离题的例子。韩国女子曲棍球队曾有过奥运会夺金的辉煌,如今大败于中国队,韩国队教练承认“在严格要求、刻苦训练方面,我们现在已经不如中国队”。不知韩国男排是否也有同感。

  亚洲排坛中日韩三足鼎立,谁得胜都不意味着已经高出一筹。中国男排此前多次输给韩日两队,并非在实力上差多少,现在也不是绝对压倒了对手,日后的竞争肯定更为激烈。有了良好的心态,应当被视为一种机遇,能不能抓住机遇,在技术磨炼和战术磨合上趁热打铁,不使机遇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这是中国男排眼下面临的考验。

  《人民日报》 (2004年05月25日 第十二版)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陈水扁“5-20就职”
巴黎戴高乐机场坍塌
飞人乔丹2004中国行
日本首相小泉二度访朝
美英军队虐待伊俘虏
深交所中小企业板块
莎拉-布莱曼演唱会
第5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首届中超联赛 汤尤杯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