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通行币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创建文明的原动力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5月25日06:30 成都日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讯

  成都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六大环境系列报道”之五

  一座城市,通过百姓的衣食住行、物质品位、精神追求……展现出来的生活细节,往往能成为其彰显魅力、吸引全球视线的闪光点。城市的文明程度更与这样的细节息息相关。

  一个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不仅是创建文明城市的指标,更是城市发展的最基本因素。这样一个环境,体现着城市生活细节的全部内容,成为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的强大动力。

  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成都高度重视为民办实事,精心营造安乐的百姓生活,努力打造优良的舒适环境,将群众的安居乐业放到了工作的重要和突出位置……

  翻开《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116项测评标准中就有多项和生活环境密切相关。从道路交通状况、城市绿化、空气质量到文化层次、精神追求,如此多的“硬件”设施与配套“软件”服务,每一样都与百姓的衣食住行和生活环境密切相关。拥有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成为了文明城市的一个硬性指标。

  要实现上台阶、大跨越,建好“硬件”设施是关键点,抓好“软件”服务是突破口。只有夯实了文明城市的物质基础,抓住了文明城市的精神实质,才能在创建文明城市的道路上从容迈步。

  建好“硬件”设施夯实文明城市的物质基础

  5月6日上午,随着三台威力巨大的液压破碎锤的起落,天府隧道蜀都大道(天府广场段)的水泥路面被敲成了碎块,天府隧道主体工程正式开工。虽然这会给市民出行带来短暂的不便,但紧随其后的将是交通的畅通无阻,将是生活节奏的进一步加快。

  2002年,市委、市政府决定多方筹集资金,大规模开展中心城区的畅通工程建设。2年过去了,畅通工程累计完成了20多亿元的投资,中心城区交通拥堵严重的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肯定。

  近年来,我市着力实施“三治一植”等环保工程,工业主要污染物基本实现达标排放,城区推广使用清洁能源、机动车尾气污染整治和农作物秸秆禁烧工作取得成效,还启动了沙河综合整治工程和中心城区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城市空气质量和地表水环境综合质量不断得到改善。“九五”以来,我市连续7次进入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指标前10名。近两年来,我市没有出现过重度污染;在超过80%的天数里,我市空气质量为良。此外,在城市绿化上,我市城市绿地面积大幅增加,目前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6.7平方米,全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3.2%,早已超过30%这一国家标准。生活在城市森林之中,谁能不感觉心情舒畅、生活安逸?

  下一阶段,我市将紧紧围绕文明城市标准,逐步建立以轨道交通为骨架、地面公共交通为基础的公共交通体系,使中心城区的交通矛盾得到根本缓解。同时,加强无障碍设施建设,增强城市功能;完成沙河综合整治,促进东郊工业区结构调整。不断夯实城市发展的基础,为文明城市的建设提供良好条件。

  抓好“软件”服务把握文明城市的精神实质

  5月8日,地处东门的塔子山公园开始免费开放,住在附近的退休居民们一大早就带着小孙子到公园里听鸟语、闻花香,在平凡的生活细节中享受生命的乐趣。截至目前为止,我市已有新华公园、百花潭公园、文化公园、浣花溪公园四个免费公园,而我省历史上首座公园、修建近百年的人民公园也赶在五一大假期间实行免费开放。这意味着我市数百万元的公园“票房”付诸东流,作出如此大牺牲的原动力就是让市民尽情享受免费绿地、尽情享受舒适生活。

  如今,市民们不再沉迷于麻将桌前,不再端坐在电视机前,取而代之的是一些高尚、健康的爱好,如去公园散步、去广场锻炼。社区的活动中心里,每天都在上演精彩纷呈的文娱节目,主角全是社区居民,市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这一切,都是市委、市政府苦心经营群众性精神文明活动的结果。

  近两年来,市委、市政府一直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龙头,以“讲文明、树新风”为主题,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我市在推进文明社区的创建过程中,不忘文明行业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5年来,获得四川省文明行业、单位、村镇、窗口等共458个;创市级文明单位479个,市级文明单位标兵218个,市级文明村(镇)98个,市级文明社区(片区、小区)29个;市电业局、市电信局、市邮政局被命名为市级文明行业。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取得了丰硕成果。

  如今,我市的社区建设已成为全国一大亮点。在社区广场里,有主题文艺表演、群众性交谊舞会、中国象棋表演赛、社区居民拔河比赛等众多群众文化体育活动在等待着居民。青少年活动中心、便民办证中心、市民学校、社区健身俱乐部、社区卫生服务站等便民服务场所也开展了一系列温暖人心的人性化服务,为群众解除了后顾之忧。一位知名的经济学者曾撰文指出,成都市生活环境明显改善,空气质量和地表水质量提高,人居环境和创业环境更加优良,是居家、旅游的最佳选择。

  “硬件”“软件”两位一体打好创建攻坚战

  一手狠抓“硬件”设施,一手搞好“软件”服务,只有双手齐发力,才能做到“两手抓、两手硬”,共同推动我市向文明城市的高标准、高要求迈进。近年来,我市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有利时机,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实施了畅通工程、水环境治理、沙河综合整治等一大批工程,改善了我市投资环境和人居环境,提高了城市文明程度,增强了城市竞争力。与此同时,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将其贯穿于整个创建行动中,双管齐下创建首批全国文明城市。

  两位一体、协同作战,成都有信心打好这一场创建攻坚战。文明城市,成都志在必得!本报记者周波张婷婷杨永赤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陈水扁“5-20就职”
巴黎戴高乐机场坍塌
飞人乔丹2004中国行
日本首相小泉二度访朝
美英军队虐待伊俘虏
深交所中小企业板块
莎拉-布莱曼演唱会
第5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首届中超联赛 汤尤杯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