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人大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调查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5月25日09:14 贵州日报 | |||||||||
近日,贵阳市人大常委会外来务工就业人员子女义务教育工作视察组,深入到5个区(县)的15所学校,与外来务工就业人员子女“零距离”接触。看到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感受到他们漂泊在城市的边缘,蜷缩在寒陋的小屋中,所见所闻撞击人心:他们需要关怀,需要得到与城市孩子同等的受教育权。 公办:让流动儿童安心上学
王超,来自四川内江的10岁男孩,是贵阳市云岩区改茶小学三(1)班的学生。他告诉笔者,他三岁时就随父母来到贵阳,现在每天爸妈很早就要贩水果,自己与哥哥7点就要出门上学。在这所学校里,他与同学们相处得很好,没有被歧视的感觉。 像王超这样能在公办学校读书的农民工子女在贵阳微乎其微。在随贵阳市人大常委会对全市外来务工就业人员子女义务教育工作进行视察时了解到,贵阳市云岩、南明两城区流动人口在公办小学就读的分别为1906、7412人,仅占该区流动人口适龄儿童人数的8.4%和18%。 南明区二戈寨小学是一所接收流动人口子女最典型的学校。今年3月初全校学生共601人,其中流动人口子女362人,超过了60%。在学校笔者正好碰上来自泸州的一对父母,他们的女儿赵倩、赵珊,去年从外地转入二戈寨小学,学校没有向他们收取借读费,而且两个孩子的学习成绩也不错。“把孩子送到这样的公办学校,我们放心”。记者随机在五(1)班了解到,全班54名学生,流动人口子女就有28名。该校校长说:“在我们学校,流动人口子女与本地生同样得到关注,甚至因为他们底子不好还会得到更多的照顾。学校从2002年起取消借读费,敞开大门接纳流动人口子女入学,区教育局还按学校在校生的实有数拨给生均公用经费,并从教学设备、师资等方面给予扶持。流动人口子女的学习成绩近年来整体有所提高,一些优秀学生脱颖而出。我们目前基本实现了‘进得来’,‘留得住’,还让学生‘学得好’。”该校有关负责人这样说。 借读费:一面冰冷的铁墙 去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等六部委《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普通公办学校应成为农民工子女的主要就学渠道。然而,在贵阳市的农民工子女中,绝大多数都因为交不起少则几百多则上千元的“借读费”,而不能在公办学校读书。在贵阳打工的湖南人杨忠华算是经济条件较好的,全家一年的收入约8000元,而正常支出就要近7000元,但杨忠华想将两个孩子带到贵阳城区读书,却只能是奢望。在这里的一些公办学校除了交纳城市孩子所需交的费用以外,农民工的子女还需交纳每人每期500元的借读费。毫无疑问,公办学校的硬件和师资条件都比较好,然而高昂的“借读费”却成了一面冰冷的铁墙,挡住了那些渴求知识的农民工子女。 流动人口子女学校:游走在城市边缘 公办学校上不了,但书总是要念的。市场供求法则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它只要轻轻一指,于是在城市的边缘,出现了一个个因陋就简的“新私塾”———流动人口子女学校。 从成立之初几十名学生的“家庭私塾”,到目前拥有600多名学生,小学、初中齐全的流动人口子女学校———南明区兴国学校的迅速发展,折射出流动人口子女学校在贵阳的发展势头。流动人口子女学校为何受到流动人口的“青睐”?笔者了解到:收费低、入学手续方便、上下学时间灵活,因此受到流动人口的欢迎。孙维是一位来自黔西县素朴乡的11岁女孩,她告诉记者,她已经在这里读了三个学期,“由于同学们都是打工子女,谁也不会歧视谁”。 但不容忽视的是,这些处于城郊结合部的流动人口学校普遍存在不少问题:办学条件差、管理水平低、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存在安全隐患等。由于这些学校属公民个人办学,自负盈亏,除收取学杂费外,基本没有其他资金来源,难以集中力量改善办学条件,教学设施、设备简陋,基本是一本书、一支笔、一块黑板。学校的教师也像走马灯一样不停地轮换,“春节一过,教师走掉一半是常事。许多年轻教师把这儿当跳板,双休日就泡在人才市场,一旦找到合适的工作,很快就跳槽走人。”一位流动人口学校的校长如是说。 市人大代表陶光亮对贵阳市的流动人口学校给出这样的评价:办学条件普遍较差,教师队伍不稳定,无证上岗较普遍;教学质量堪忧,停留在识字、扫盲和托管的层次上。但是就是这些学校,却接受了当地80%以上的流动人口子女就读。 教育改变命运 今天决定未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已经明确指出,“进城就业的农民工已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政府要切实把进城农民工的职业培训、子女教育、劳动保障及其他服务和管理经费,纳入正常的财政预算,已经落实的要完善政策,没有落实的要加快落实。” 一个国家的发展,一个城市的进步,需要所有人的努力。当无数的大手、小手,紧紧地与那些长满冻疮的小手相牵时,巨大的暖流会让最硬的坚冰融化。 作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