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通行币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不必跟“另类童谣”较真儿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5月26日02:47 新京报

  近段时间以来,在中小学生中间广为流传的一些“另类校园童谣”。一些教育专家因此不无忧虑地呼吁,不要让孩子们的童年在“另类童谣”的阴影中度过(新华社5月25日消息)。

  那么中小学生们传唱的“另类童谣”到底有多另类呢?比如,“春眠不觉晓,处处蚊子咬,打了敌敌畏,蚊子死多少”;再比如,“日照香炉生紫烟,李白来到卤肉店,口水流下三千尺,一摸口袋没有钱”……笔者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读到这些“另类童谣”时并没有多少忧虑之感,反而经常被孩子们的创造才能所鼓舞。这样的童谣,其实是学生们自己创造的校园“流行文化”,因其调侃、幽默、风趣,朗朗上口,所以中小学生们喜欢。学生们喜欢它,也只是觉得好玩儿,借此乐一乐,缓解一下,发泄一下,其中并没有太多深层的含义和思想上的根源,我们大可不必将之看做洪水猛兽一般,为此过分担心和忧虑。

  当然,有些流行于学生之间的“另类童谣”,确实包含着不健康甚至低级庸俗的成分,比如“校长上吊,老师抽疯”、“我平庸,我快乐”等等。即使如此,我们也没必要以为,这些不健康的认识和观念就代表了学生们的真实想法,就反映了学生们的价值判断和审美趣味。实际上,学生们喜欢的主要是这些童谣的另类形式,而不是它们的另类内容;学生们传唱“另类童谣”,并不代表他们真会那样去想、那样去做。学生们都没有当真的事,我们何必非得去较真儿呢?

  如今中小学生平时的学习压力太大了,又找不到适合自己的校园歌谣,于是就自己创作“另类童谣”来传唱———也许有些人会很纳闷,有《让我们荡起双桨》、《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这样的好歌,学生们为什么不唱?有些教育工作者很着急,去组织创作他们认为的健康的、美的歌谣来代替不健康的、坏的校园另类歌谣,但都无法流传。这只能说明,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对校园流行文化还缺乏研究,对青少年的心理认识得过于简单化、片面化了。

  因此,引导“另类童谣”等校园流行文化向健康方向发展,教育工作者首先要做的,就是去了解、去接触、去认识在学生中间广为流传的东西,然后做出冷静而客观的分析和评价。简单的批评、否定或者鄙视的做法,不仅于事无补,反而可能激起学生们的逆反情绪。晏扬(上海教师)(来源:新京报)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陈水扁“5-20就职”
美英向伊政府移交权力
巴黎戴高乐机场坍塌
日本首相小泉二度访朝
美英军队虐待伊俘虏
莎拉-布莱曼演唱会
2004年广博会官方网站
2004法国网球公开赛
中超 奥运男排落选赛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