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通行币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别让“青阳腔”流落他乡本报通讯员余同友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5月26日04:06 安徽在线-安徽日报

  日前,从江西省方面传来消息,该省湖口县已着手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青阳腔为“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

  这一消息无疑让身处青阳腔发源地的青阳人感到遗憾和不安。

  青阳腔因形成于青阳县而名,又因古时青阳县属池州府,还称“池州调”。青阳腔与徽州腔驰名于明清两代,誉为“徽池雅调”,成为“天下时尚”的新调。作为南戏中的一支,青阳腔兴盛于明清,持续500余年。据《中国戏曲史话》记载:“到了万历年间,大城市中,青阳腔最为盛行。当时人们把它与昆山腔并称,呼之为‘时调青昆’……”

  明末清初,由于兵燹、瘟疫,青阳腔艺人纷纷弃家外流谋生,有一支艺人在江西省湖口县留了下来,青阳腔这一古老的剧种也便留在湖口县。

  长期以来,湖口积极开展青阳腔的挖掘和保护工作。上世纪90年代,仅26万人口的湖口县,青阳腔农民剧团就达48个。近年来,随着老艺人的相继谢世,不少珍贵资料流失。为保护青阳腔,当地市、县两级政府为此拨款10万元作为专项工作经费,恢复成立戏曲研究室,专门负责搜集、整理青阳腔剧本、音像档案资料,筹建青阳腔艺术陈列馆,积极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申报准备工作。

  湖口县的“申遗”,引起了池州各方面的关注,池州市委书记何闽旭说:“一定要把青阳腔接回来。”

  而在此之前,青阳县为发掘整理青阳腔也做了大量工作,他们先后从湖口“迎回”失传多年的青阳腔,恢复上演《送饭·斩娥》、《夜等·追舟》、《百花赠剑》、《思凡下山》等青阳腔传统折子戏。1989年10月,青阳县文化局组织创作上演新编青阳腔小戏《月圆桥》参加安徽省第二届艺术节池州分场调演,获剧本创作和表演奖。1991年4月由安徽省艺术研究所、安庆市黄梅戏研究所、池州地区文化局、青阳县文化局联合编辑出版《青阳腔剧目汇编》(上、下集),收集青阳腔大小剧目94个。1992年5月,全国青阳腔学术研讨会在青阳召开,与会专家、学者在会上交流学术论文24篇,并以《古腔新论》结集出版。

  然而,青阳腔在故土的生存状况仍然让人不能乐观,据了解,青阳县本土的青阳腔传人只在杜村乡有几位,且年事已高,“现在抢救还能给后代留下一点东西,假如等这代人走了,恐怕真来不及了。”一位研究青阳腔的人士这样说。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陈水扁“5-20就职”
美英向伊政府移交权力
巴黎戴高乐机场坍塌
日本首相小泉二度访朝
美英军队虐待伊俘虏
莎拉-布莱曼演唱会
2004年广博会官方网站
2004法国网球公开赛
中超 奥运男排落选赛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