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特稿:外来物种入侵 一年“吃”掉1200亿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5月27日00:59 人民网 |
本报记者 赵永新 我国有外来入侵物种283种,其中一半以上源自美洲 “外来物种入侵已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是除生境丧失以外导致区域和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的最重要的因素。”国家环保总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徐海根博士告诉记者,近年来这一问题在我国日益突出,并引起了国务院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 从2001年12月到2003年10月,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的组织协调下,我国历史上首次外来入侵物种调查在全国展开。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防治研究所、南京林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所、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的20多位专家学者联手攻关,终于摸清了我国外来入侵物种的底数—— 本次调查共查明外来入侵物种283种,包括微生物19种,水生植物18种,陆生植物170种,水生无脊椎动物25种,陆生无脊椎动物33种,两栖爬行类3种,鱼类10种,哺乳类5种;其中一半以上是陆生植物,其次是陆生无脊椎动物、水生无脊椎动物和微生物,外来入侵水生植物位居第五。 值得注意的是,外来入侵物种中最大来源地为美洲,有178次,占总频次的55.1%(原产地总频次为323);其它来源地依次为:欧洲(70次),亚洲(32次),非洲(26次),大洋洲(2次)。这说明,美洲的物种较能适应中国的生境,美洲来源的物种成为中国外来入侵物种的可能性最大。因此,在外来入侵物种的防治工作中,要特别关注来自美洲的物种,严格评估其在中国的适应性和入侵性。 外来物种入侵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36 %专家指出,外来入侵物种通过压制或排挤本地物种,危及本地物种的生存,加快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的丧失,破坏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进而造成巨大的生态环境和经济损失。经济损失可以分为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两大类。直接经济损失主要是指外来病虫害和杂草对农林牧渔业、交通等行业或人类健康造成的物品损毁、实际价值减少或防护费用增加等,间接经济损失是指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造成的经济损失。 分析和计算表明,外来入侵物种每年对我国国民经济有关行业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共计198.59亿元。其中,农林牧渔业160.05亿元,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8.47亿元,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0.87亿元,人类健康29.21亿元。以物种论,美洲斑潜蝇、豚草、褐家鼠、烟粉虱、温室白粉虱、紫茎泽兰造成损失均在10亿元以上,是危害我国国民经济的主要外来入侵物种。 专家们根据间接经济损失评估模型计算的结果表明,外来入侵物种对我国生态系统、物种及遗传资源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每年为1000.17亿元,其中对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和遗传资源造成的经济损失分别为998.25亿元、0.71亿元和1.21亿元。 两项相加,外来入侵物种对我国造成的总经济损失为每年1198.76亿元,为国内生产总值的1.36%。 外来物种何以大举入侵?有意引进约占四成 外来物种入侵的引入路径主要有三种:有意引进、无意引进和自然入侵。调查结果显示,在283种外来入侵物种中,39.6%是属于有意引进造成的,49.3%是属无意引进造成的,经自然扩散而进入中国境内的外来入侵物种占3.1%。在外来入侵植物中,有一半左右是作为有用植物而引进的。 “上述结果提醒我们,认识滞后是造成外来物种入侵的最大因素。”徐海根博士指出,很多单位和个人对外来物种可能导致的生态和环境后果缺乏足够的认识,对外来物种的引进方面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和急功近利的倾向。有些地方和部门,盲目认为外来植物比本地植物好,因此在工作中不注意发掘本地的优良品种,而热衷于从国外引种,极大地增加了外来物种入侵的风险。 从基础工作入手 阻击外来入侵物种 有关专家呼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交流的日益活跃,外来物种入侵将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必须从基础工作入手,及早防范—— 一是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实现依法管理。我国尚无有关外来物种预防、引进、控制的专项法规,尽早出台《生物安全法》,对外来物种风险评估、预警、引进、消除、控制、生态恢复、赔偿责任等作出明确规定,特别要加强农业、林业、养殖业等有意引进外来物种的管理,并建立外来入侵物种的名录制度、风险评估制度,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增加有关外来物种入侵风险分析的内容。 二是加强外来物种风险评估的能力建设。要做好潜在入侵物种的风险分析,特别要重视其对我国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建立和完善外来物种的风险评估制度;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外来入侵物种的调查和环境影响监测,完善外来入侵物种的检验检疫方法和手段。 此外,还要加强与防治外来物种入侵有关的科学研究,进一步加强跨部门协调机制,加强信息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