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通行币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道路交通安全法》三大执法疑点解析(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5月27日03:37 西安新闻网-西安晚报
  绘图/左可《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正式实施已近一月,但就执法情况来看,市民们对其中的几条法规还是心存疑问,如:开车不让打手机,那么耳机接听可不可以?记者专门挑选了三大最受质疑的法规,征求了各方面的意见并请交警部门作出解释。

  一、酒后与醉酒如何区分

  《道路交通安全法》把酒后驾驶作为重点处罚的行为之一,其处罚规定相比旧规章制度严厉了许多。《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一个月以上三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强制约束至酒醒,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和暂扣三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暂扣三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五百元罚款;醉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和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二千元罚款。一年内有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行为,被处罚两次以上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根据《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机动车驾驶人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一次性扣除12分,并吊销驾驶证;而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则扣除6分。

  记者调查:酒后驾车并未绝迹

  交警部门近期对此行为进行了重点整治,于深夜时分在全市娱乐场所相对集中的路段设置关卡检查过往车辆。记者曾随行采访了几次,结合近期的调查发现,酒后驾驶行为仍没有绝迹。记者对10多位经常开车的车主进行了调查,结果男性车主几乎全部表示在“五一”以后曾经在饮酒后驾车。

  车主质疑如何衡量醉酒驾驶?“喝一口酒也算违章吗?”接受记者采访的车主都有此疑问。他们认为,交通违章行为应该是有碍正常交通秩序、容易导致交通事故的行为,但是只饮少量的酒并不会影响驾驶。“日常生活中,偶尔喝一点点酒是正常的,绝大多数情况下并不会喝醉,而且意识完全清醒,如果每次都不能驾车,这个规定就太严格了。”车主吴先生称。

  此外,不少车主还认为对“酒”的定义也不清晰,“现在很多饮料都加入了酒精但很难致醉,比如菠萝啤,酒精成分极少,喝了后一点反应都没有,这算不算是喝酒?”车主陈先生说。很多车主都指出,法规中并没有对具体的酒精标准作出规定,使条例模糊。

  此外,酒后驾驶和醉酒驾驶的区分也令车主们疑惑。车主罗先生还认为,酒后驾驶和醉酒驾驶的处罚不同,但醉酒只是个人意识,外界难以衡量,“比如有些人喝一小瓶啤酒就醉了,但另一个人喝一瓶白酒都没事,这两人开车被发现,哪个应判为醉酒驾驶?”

  从规定可以看出,《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处罚细则对于酒后和醉酒驾驶的处罚措施可以说是天壤之别。那么,究竟该如何区分这两者呢?

  交警部门:到医院抽血检验

  众所周知,广州市交警部门目前使用一种酒精测量仪来测试司机有没有饮酒,但有关人士表示,这种靠司机肺部气体检测的方式虽然可以很准确地测试出司机有没有喝酒,但其数值并不能精确地表明司机的饮酒量,同样也就不能推断出该司机究竟是饮酒还是醉酒。

  交警部门有关工作人员表示,目前交警鉴别司机是否醉酒驾驶,主要是依靠医学鉴定手法。目前医学界一般认为,醉酒指的就是酒精中毒的表现和行为。

  急性酒精中毒的表现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兴奋期,表现为眼部充血,颜色潮红,头晕,人有欢快感,言语增多,自控力减低;第二阶段为共济失调期,表现为动作不协调,步态不稳,身体失去平衡;第三阶段为昏睡期,表现为沉睡不醒,面色苍白,皮肤湿冷,口唇微紫,甚至陷入深昏迷,以至呼吸麻痹而死亡。

  交警部门表示,目前醉酒后又驾驶机动车的驾驶员,多属于酒精中毒的第一和第二阶段。交警会在现场根据对司机行为举止的初步观察以及司机回答问题和完成检测仪检测的流畅程度来初步判定司机是否属于正常、饮酒或醉酒。被怀疑醉酒者,交警将会带其到医院抽血检验。如医生证明其属于醉酒情况,交警部门马上按醉酒处罚措施处理。

  二、车窗挂饰物多少才算违规

  《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62条规定了驾驶机动车时不得出现的行为,其中第2种行为是:“在机动车驾驶室的前后窗范围内悬挂、放置妨碍驾驶人视线的物品。”

  记者调查:饰物照样满车挂

  机动车的前后窗都不能悬挂妨碍视线的物品,但是5月19日下午,记者来到一停车场,对保管在此的车辆进行了统计:当时该车场停了36辆汽车,竟有35辆在前、后窗挂有大小不一的饰物,其中13辆情况较为严重,挂在后窗的饰物几乎将整个后视镜视线遮挡住。车主质疑:挂多少才算违规?拉上窗帘违规吗?

  “这个规定十分模糊,挂多少才算违规?”车主张先生对这个规定表示不解。他认为车上挂些小饰品并不为过,每辆挂了饰品的车都要受罚也不合理,“如果挂得太多有碍视线是不应该,但是这个尺度十分模糊。”

  另外,车主朱先生也提出该规定有不合理之处:例如现在很多车主已不再靠后窗来目测路况了,只看倒后镜就已经足够,不少车辆后面还加贴了深色的防晒膜,有的甚至拉上了窗帘,更把视线封死了,但这种行为法规上并没有制止。“如果只罚挂饰物的,就不公平了”。

  交警部门:饰物不可以妨碍视线窗帘不可以遮挡后窗

  广州市公安局交管支队值班室的同一位工作人员对记者解释说,挂些小饰物并不是不可以,但这些饰物不能妨碍驾驶人的视线。驾驶员需要透过前后窗和侧窗观测的视线主要有车前左右后视镜,前窗中部后视镜(需要透过后窗),这些视线都不能受到任何的阻碍。他还说,饰物不可以悬挂在前窗、后窗任何有可能阻碍驾驶员视线的地方,此规定同样限制透视率较差的防晒膜等物品。而窗帘等物决不可以遮挡后窗。

  三、开车打手机,耳机接听行不行

  《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有拨打、接听手提电话、观看电视等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的驾驶人,对其一次性采取扣2分的惩罚。

  车主质疑:红灯时能否接听电话?用耳机是否也不安全?

  一些车主也提出,新的法规对开车打手机的规定也有模糊之处——

  车主吴先生指出,新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中规定,在驾驶机动车时不得“拨打接听手提电话”,“但是,等红灯时接听行吗?”吴先生表示,很多车主都知道开车打手机不安全,所以不少都会在停车等红灯的间隙拨打,他认为这样对交通安全没有影响,应该不在禁止的行为之列,但法规对此的规定不明确。

  “不手持,用耳机接听电话行吗?”不少车主也提出了此类疑问。李先生指出,根据专家的研究和实际驾驶经验,就算用耳机接电话,也会较严重地分散注意力,也是安全隐患,但法规并没有对此作出细致的规定。

  交警部门:可以但不提倡

  记者以车主的身份致电广州市公安局交管支队的值班室,一位工作人员回答记者说,耳机接听电话目前暂不属于广州市交警部门的监管范围之内,因此,在用耳机接听电话的同时驾驶车辆暂时不会受到处罚。但他同时提醒记者:用耳机接听电话也会分散注意力,交警部门为市民安全着想,并不提倡这种做法。他说,交警部门将会考虑提出比较细致的说法,来解释这条法规中存在着的含混之处。据《新快报》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中国企业家治理沙尘暴
湖南嘉禾沈阳拆迁
陈水扁“5-20就职”
美英向伊政府移交权力
巴黎戴高乐机场坍塌
美英联军虐待伊俘虏
莎拉-布莱曼演唱会
飞人乔丹2004中国行
2004法国网球公开赛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