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通行币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在推进理论创新中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专访·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5月27日05:17 人民网-人民日报

  本报记者 李杰 彭国华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发表后,在理论界引起强烈反响。“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中具有非常突出的地位和作用。以中央的名义专门制定关于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文件,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这一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举措,必将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更大发展。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一定会以《意见》为指导,积极面对时代课题,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努力开创哲学社会科学进一步繁荣发展的新局面。”中共河南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党委书记黄亮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深有感触地说。

  推进理论创新是时代和事业发展的要求

  《意见》强调,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积极推进理论创新。黄亮宜认为,理论创新是时代和事业发展的要求,也是广大理论工作者极为关注的问题。《意见》对这个问题作了充分透彻的论述,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重要的指导意义。

  黄亮宜说,中国共产党人历来重视理论上的建树与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实际上就是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适应时代和事业发展的要求,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动理论创新的过程。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就是理论创新的典范。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面对着新的时代课题,肩负着新的历史任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积极回应时代和事业发展的要求,不断开拓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新境界。当前,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和人们的工作、生活条件与社会环境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这既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出了崭新课题,也为加强理论研究和建设提供了良好机遇。站在时代前列和实践前沿,在理论上不断扩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对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来说,可谓义不容辞。

  黄亮宜认为,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和火热生活,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生动的素材和肥沃的土壤。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按照《意见》提出的要求,进一步强化创新意识,努力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在理论研究方面做到与时俱进。

  推进理论创新须坚持时代精神和民族特色相结合

  《意见》指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总体目标是,努力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黄亮宜认为,要实现这一目标,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必须准确把握时代精神,同时体现民族特色,在此基础上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黄亮宜说,中华民族绵延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与民族精神,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宝贵资源。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成果,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在新时代、新形势下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并使之发扬光大,是当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一项重要使命。同时,作为时代精神的反映,哲学社会科学应努力回应时代提出的重大课题,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而要做到这一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必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问题从实际中来、从生活中来。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只有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既立足本国又充分吸收世界文化优秀成果,准确把握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深刻认识当代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规律,才能不断取得新成果,解决新问题。

  推进理论创新须弘扬严谨求实的学风

  在哲学社会科学队伍建设方面,《意见》提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严谨治学、实事求是、民主求实的学风。黄亮宜认为,坚持严谨治学、实事求是、民主求实的学风,不仅是开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条件,也是推进理论创新的根本要求。

  黄亮宜说,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是一种复杂的创造性劳动。把理论创新和优良学风结合起来,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理论创新,说到底是为了提出符合客观实际的真知灼见,不能随心所欲,不受制约。现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存在的脱离实际、心浮气躁、急功近利、哗众取宠等不良倾向,既不利于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也不利于推进理论创新。正如《意见》指出的,要努力营造生动活泼、求真务实的学术环境。这里所讲的生动活泼和求真务实是相辅相成的,对于理论创新而言,二者缺一不可。

  近几年来,河南省委党校在抓好教学工作的同时,十分重视科研工作,并取得了突出成绩,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数量连续5次在评审中名列全国地方党校第一。黄亮宜说,申报和承担科研项目以及从事其他方面的研究,是党校充分发挥自身作用的有效手段,也是推进理论创新的重要途径。当然,无论做什么研究,都要始终坚持严谨求实的学风,做到深入实际,深入群众,严谨而不保守,活跃而不轻浮。只有这样,才能创造更多的学术精品,造就更多的富于创新精神的理论人才。

  《人民日报》 (2004年05月27日 第九版)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中国企业家治理沙尘暴
湖南嘉禾沈阳拆迁
陈水扁“5-20就职”
美英向伊政府移交权力
巴黎戴高乐机场坍塌
美英联军虐待伊俘虏
莎拉-布莱曼演唱会
飞人乔丹2004中国行
2004法国网球公开赛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