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通行币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5月27日08:15 光明日报
  记者:苗家生

  缘起

  据一项调查统计,精神疾病在我国疾病总负担中已排名首位,约占20%,而受到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困扰的17岁以下青少年约有3000万人。由于我国公众对心理、精神卫生问题的了解和认识程度偏低,许多隐患不能及早发现治疗,心理问题不能得到正确对待和解决,导致了许多不必要的困难以至悲剧发生。许多教育工作者和从事心理学研究的专家学者大声疾呼加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就此问题,我们请三位专家和教育工作者发表看法。

  特邀嘉宾:
沈阳市心理研究所所长王树茂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党委副书记 邢宝君
沈阳师范大学中小学德育研训部主任 吴文菊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

  记者:近年来,心理问题似乎已经成为困扰青少年的一个严重问题。从你们接触和了解的情况看,我国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如何存在什么问题

  王树茂:最近一项调查显示,我国中小学生大约有20%的人存在异常心理问题,其中有严重心理问题的为4%。在我们身边看到的情况也是这样在大中学生中,有一种相当普遍的攀比现象,同学之间,不是比学习,比健康,比人品,而是比谁有钱,比谁会玩,比谁能出风头,比谁穿的衣服贵,比谁的家庭背景好……这种攀比,让我们看到了青少年身上扭曲了的情感和价值取向。再比如,有的青少年以自我为中心,不合群,不关心别人;自理能力差,不善于约束言行;做事不认真,懒散,缺少责任感;性情孤僻,任性,感情脆弱,等等。这些心理问题,不仅严重地影响了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而且构成了种种事端乃至恶性事件的心理条件。

  邢宝君:我们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每年都要对新生进行心理普查。从2003级学生的普查结果看,虽然大部分学生心理健康情况较好,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存在各种心理问题。通过访谈与分析发现,困扰他们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人际关系问题、学习压力、抑郁、偏执、迷惘等。和2002级学生相比,人际关系问题、学习压力、精神压力、孤独感、自卑等心理问题较为明显。

  吴文菊:根据一些学者的大面积调查研究,青少年的心理素质亟待提高。应引起人们特别重视的问题有这样几种一是问题行为,这是最轻的一类心理偏常,多发生在年龄较小的儿童身上;二是人格缺陷,一些青少年在人格形成的过程中,出现了人格特征和结构的不完善,比如自卑、冲动、敏感多疑、交往障碍、偏执等等;三是心理障碍,主要是学校适应障碍、考试综合征、神经衰弱等等;四是心理疾病,抑郁症、癔症、精神分裂症往往是青少年多发的心理疾病。

  我国进入青少年心理问题多发期

  记者:根据你们介绍的情况,现在青少年存在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的不是个别现象,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青少年学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呢

  王树茂在研究和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不能离开大的社会背景条件。一是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经济转轨的历史时期,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开放的扩大,人们在心理上经受着强烈的、持续性的冲击和震撼,青少年也不例外;二是从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的人口结构发生了变化,目前独生子女这个群体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左右。一般来说,独生子女的智力发育较好,但是心理脆弱,承受能力差是他们的共同特点。一方面是强烈的、持续性的冲击和震撼,另一方面是心理脆弱,承受能力差,两者的交叉是青少年由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引发的恶性事件频频发生的社会条件。这就决定了我国进入了一个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多发期。

  邢宝君:高等教育迈入大众化发展阶段后,学生的数量和质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学生的心理形成环境和心理发展规律明显不同于以前,了解新时期学生心理发展变化的新特点,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做好德育工作。

  积极探寻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记者: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加强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教育部先后于1999年、2002年两次在全国中小学部署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卫生部最近公布了2004年世界精神卫生日中国精神卫生工作的主题是“儿童、青少年精神健康快乐心情,健康行为”。目前就全国而言,这项工作还是刚刚起步,相当多的学校还没有把心理健康教育摆到重要位置,你们是如何看待这项工作的

  邢宝君:心理健康教育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德育体系不仅是工作的便利,更重要的是二者在教育内容上有许多内在联系和广泛的一致性;在教育方法上有许多可以互相借鉴和补充之处。

  德育的内涵是很宽泛的,其中不少内容与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交织在一起。例如心理学研究人的行为动机,其中的“抱负水平”、“成就动机”、“亲和动机”等内容与德育的理想、信念、人生教育以及为人处事的态度等内容相吻合。心理学和德育都重视健康人格的培养,德育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强调真诚、友善、宽容、内省等做人的态度,心理学则从个性的角度研究这些问题。在意志品质方面,心理学关于挫折的研究与德育中为崇高目标而艰苦奋斗的教育相一致。

  在素质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虽然角度不同,但目标一致,有殊途同归、异曲同工之效。在教育方法上,德育重视知和行,心理学则认同情绪疏导和情感体验。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富有新意的教育方式,易于被学生接受,这为我们更好地开展德育工作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吴文菊:我们应有大的举措、更实的行动,促进这项造福青少年的阳光行动取得更大的实效。首先,在青少年中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的常识,提高他们维护自己心理健康的意识和能力,至少在出现心理问题时有求救意识。第二,根据青少年不同的年龄特点和生活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发、选择多种途径、方法与形式组织青少年喜闻乐见的主体活动。比如在中小学可以组织讲座、游戏、参观、个别咨询等多种形式的教育,还可利用板报、展览、咨询电话、校园网络等多种手段,每一次教育活动不一定都占用大块的时间,关键要看是否使学生认知上有调整、情感上有体验、行为上有尝试。第三,创设有利于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人文环境。第四、发展心理健康社会服务机构,为成长中的青少年提供更多、更好的专业服务。

  王树茂:政府有关部门应当重视和加强青少年的心理卫生工作,从理论到实际举措,都需要做深层次的调查研究,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普及心理科学,可以系统开设讲座,开辟科普画廊等。具体内容应当包括心理学的基础知识、教育心理学的基础知识、人格心理学的基础知识,以及性心理学的基础知识等等。要建立和健全学生心理辅导员队伍和必要的机构设施。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心理辅导员队伍,应当专兼职相结合,以兼职为主。机构设施,主要是办好心理咨询服务中心心理咨询室,通过对学生的劝说、辅导和教育,给学生提供心理扶助,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家长和教师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记者:教师和家长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应当如何使他们适应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

  吴文菊:对青少年而言,家长与教师是他们模仿学习的对象,应当发挥和挖掘教师和家长的人格魅力,建立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师生、亲子关系,给每个青少年以宽松、尊重、支持、鼓励的发展空间,促进其人格的健康发展。

  王树茂:学生家长和教师也是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一员,也有一个心理健康的问题。我们常常从媒体上看到一些有问题行为的家长和教师,给学生心理发育带来的负面影响。这里我们所说的问题行为,是指家长和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违教育要求和教育规律的那些不适当的、不良的行为。诸如,溺爱和放纵孩子;对学生不断施压,把考分当成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家长和教师是学生素质教育的实施者,只有心理健康的家长和教师,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各级各类学校都应当办好家长学校,系统讲授心理学的一些基础知识,引导学生家长协调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中国企业家治理沙尘暴
湖南嘉禾沈阳拆迁
陈水扁“5-20就职”
美英向伊政府移交权力
巴黎戴高乐机场坍塌
美英联军虐待伊俘虏
莎拉-布莱曼演唱会
飞人乔丹2004中国行
2004法国网球公开赛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