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通行币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笔架山莲花山成生态孤岛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5月27日08:45 南方日报

  笔架山莲花山成生态孤岛

  专家建议:恢复三条南北向原生自然生态系统

  深圳本就是一个缺水的城市,大片的绿地还在和市民争水。

  起源于欧美温湿气候条件下的城市绿地模式,是否适合深圳?

  莲花山和笔架山在城市建筑的包围下,已经成为“生态孤岛”。

  近日,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的博导、教授丁四保针对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提出必须在深圳现有的人工草地上恢复原生植被。他还提出一个大胆建议:在深圳自西向东分别恢复三条南北向的原生自然生态系统。

  人均水资源只有全国的1/3

  随着天气一天天炎热,在深圳的很多公共绿地上,自动喷灌系统已经启动,而洒水车也穿梭着给草地洒水。而另一方面,记者获悉,深圳各大小水库还处于半干涸状态。草地在和市民争水喝。

  有关统计资料表明,如果按深圳的全部人口(约700万,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计算,深圳人均年用水量只有不到45吨。而按“常住人口”(132万,《中国城市统计年鉴》资料)统计深圳人均水资源量为500立方米/年,为我国平均水平的1/3和广东省的1/4。也就是说,如果按全部人口计算深圳的水资源是极其稀缺的(人均大概只有140立方米)。

  特区公共绿地一年消耗350万吨水

  市绿化委员会的梁工程师告诉记者,深圳的人均绿地面积(按常住人口计算)是14平方米左右,而用于维护公共绿地的水一年就要350万立方米——等于深圳两万人一年的生活用水,而这个数字还不包括公园和各个小区内的绿地养护用水量。

  一方面生活生产都缺水,但另一方面生态需水,这个矛盾怎么解决?

  城市绿地模式是否适合

  丁教授说,“生态需水”是指维持一个地区的植被群落可以正常生长、地下水水位得以补给所需要的地区水资源量。深圳地处亚热带,每年都有一个旱季。“而城市的草坪,尤其是人工草坪是十分耗水的,必须在旱季里对面积广大的人工草坪通过浇灌来维持其生存和生长。”据有关资料表明,每平方米草坪一次“喝水”需要1.2吨,这样的结果必然是草地和居民争夺生活用水。丁教授说,我们不得不反思这样一个问题:起源于欧洲和北美温湿气候条件下的城市绿地模式,是否适合几乎只拥有云水资源(相对于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深圳?

  在人工草坪上恢复原生植被

  “目前来说,相对可行性大的计划是:在已栽种的人工草坪中恢复原生植被,也就是地带性植被。”丁教授认为,重点应该是恢复山前、沿河流和水面附近地带的原生植被。“但这样就面临一个矛盾,很多草坪是政府为市民提供的休闲地方,恢复本地生态植物很可能就要牺牲这些休闲地。”

  在采访中,市绿化委员会的专家还建议,作为水资源紧缺的城市之一,深圳应该大量种植水源涵养林,既可以节约灌溉用水,又可提供清凉饮水。据统计,一公顷的森林可蓄水约300吨,是无林区的20倍。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就是以3.15万公顷的水源涵养林保证了全市日供37.7万立方米的优质饮用水。

  专家还介绍说,由乔灌草结合组成的植物群落,其综合生态效益为单一草坪的4—5倍,而且城市森林后期管理费用也远比草地低,能促进城市土壤资源的生态恢复和可持续利用。

  湿地系统遭高尔夫球场破坏

  在采访丁教授的过程中,记者还听到一个频繁的名词:“生态系统的连续性”。丁教授说,深圳市域森林覆盖率将近48%,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5%,相对于全国其它城市是乐观的。但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看,一个地方生态的平衡、协调发展不仅仅是绿地覆盖率的问题,生态系统要越大越好,越连续越好。

  丁教授说:“长城两边的自然景观为什么不一样,就是因为长城隔断了原来是连续的生态链条。”丁教授不无忧虑地说,“现在,深圳的建成区也已经对原来连绵成片的山地形成了分割,最突出的就是笔架山、莲花山等,已经成为建成区环绕的生态孤岛。在市区南北走向上,高尔夫球场和人工草坪取代了本来可以接通海岸带的鱼塘、水稻田和湿地系统。还有,滨海大道、广深高速公路的拦截等等。”丁教授说,深圳的建成区彻底分割了迁移生物的行动路径,这可能就是深圳虽然号称“鹏城”却鲜见雄鹰翱翔的原因。

  恢复三条南北向原生态系统

  “实现合理的生态分布是要支付很高的成本,关键是看政府有无这个决心。”丁教授说,理想的城市景观生态格局是,在现在的城市建成区里恢复原生的自然生态系统(包括林地、湿地和水面)。“国外的许多城市不仅在生态恢复上做出了显著的成就,而且还建设了大面积的人工生态系统,如伦敦市内的人工湿地。”丁教授算了这样一笔账,如果深圳用于“生态恢复”的面积为30平方公里,单位面积的土地价格按500元/平方米计,仅土地成本一项大概就要1500亿元,如果考虑到其它项目,恐怕总成本要成倍增加。

  丁教授还提出一个大胆建议:自西向东分别恢复三条南北向的原生态系统,即:沿大沙河方向、沿福田河方向和连接香蜜湖—深圳高尔夫俱乐部直抵深圳湾海岸,拆除所有的人工建筑,并且建设跨越城市东西向道路的“生态桥梁”,其宽度应该在500米以上。“但这需要我们的政府有很大的勇气”。

  城市规划需要引进景观生态学

  丁教授说,西方发达国家在城市的建设当中是很注意生态的连续性问题的,“我们国家的城市建设往往喜欢建一条中轴线,宽马路,而忽略生态,而德国等西方国家尽管可能没有大片成块的绿地面积,但大部分草地都由各种‘生态廊道’联系起来。”

  丁教授还说,当前城市规划建设的工作人员,绝大多数是交通、建筑专业的,很少有生态景观学人才参与。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与自然的协调发展都需要这些人才的引进和参与。“如果深圳不把生态与环境问题提高到发展理念的层次上去认识,去指导我们的工作,将来再治理城市的生态与环境,其成本将更加无法承受。”

  人物档案

  丁四保,1952年出生,教授,博士生导师,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公共政策组组长。从事区域经济学、人文地理学和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图:

  绿地与市民争水,深圳缺水问题日益严重。 本报记者 张涛 摄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中国企业家治理沙尘暴
湖南嘉禾沈阳拆迁
陈水扁“5-20就职”
美英向伊政府移交权力
巴黎戴高乐机场坍塌
美英联军虐待伊俘虏
莎拉-布莱曼演唱会
飞人乔丹2004中国行
2004法国网球公开赛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