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通行币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驱不走的烟害 说明了什么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5月28日02:04 安徽在线-安徽日报

  连续几日,省城合肥等城市上空浓雾压顶,广大市民即使在关门闭窗的家里,也难忍呛人的烟味,烟雾已造成合肥骆岗机场部分航班无法起降,城市空气质量从良好降到中度甚至重度污染。

  雾害从何而来?竟然还是说了多年的老问题———焚烧秸秆所致。老问题接连再现,向我们提出了几多新疑问。

  一问农业科技成果的可应用性及其推广。说是“老问题”,不仅指焚烧是农民处理秸秆的传统办法,污染空气,引发火灾;更是因为,近年来,随着科技的昌明,“老问题”已从理论上得以破解。科技人员早已变废为宝,将秸秆变成一种多种用途的宝贵资源,可以做建材、造纸、制沼气,等。近几年,光是在笔者手中,就编发过多篇相关的科技成果稿件,有的成果还被权威部门结论为“彻底解决了秸秆处理的传统难题,并变废为宝,成为农民的一条生财之道”。但是面对今天再次燃起的烟雾,我们在为科技成果欣喜过后,更应思考的是,这些能让农民、企业、社会几方“多赢”的好成果,是否送到了农民手中?到了农民兄弟那里,为何“叫好不叫座”?

  二问禁烧难题的法治和长治。据了解,目前我省已有三部地方性法规,明令禁止露天焚烧秸秆,而且年复一年重申禁烧。就拿今年来说,5月24日、25日,“烟雾锁城”成为市民和大小媒体关注的焦点,25日省及相关市政府均发出“禁烧”紧急通知,据说合肥市还派出了督查小分队,下去查处焚烧行为。但26日晚,合肥上空仍烟雾弥漫。这又不禁让人心生疑窦:道道法规政令,为何驱不走这恼人的“烟雾”?

  三问政府的城市管理和应急机制。即便科技成果和法律法规均奏效生威,消弭“秸秆烟害”,但一个偌大城市,难免还会在这里或那里,陡然生出这样或那样“烟害”,比如每到深秋叶落时,环卫工人就将街道两旁树上的落叶扫拢成堆点火焚烧,弄得满城烟熏火燎。作为城市的管理经营者,政府又应为百姓建立一个怎样的长效安全的管理和应急机制?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再三强调,我们的一切工作首先要从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今年党中央关注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更是条条款款浸透着“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笔者以为,在治理秸秆问题上,无论是科技成果,还是法规政令,其推广和执行到位的关键首先是应以人为本,真正从农民切身利益出发。

  从各方记者的调查可以看出,科技成果虽能变废为宝,但农民兄弟或是无力承担高昂的成本,或是无奈于成果推广和服务不到位,还有的科技人员送成果下乡,但个别基层政府因无利可图,不作为,不推广。拿用秸秆制沼气来说,一个沼气池其设备的成本约万元,许多农民出不起;有的农民咬牙建了,但配套设施跟不上,花钱不菲弄了个“摆设”。

  法规政令的制定也是如此。有关专家指出,已有的法规政令多较为原则,可操作性不强,且从字面上看,多是“禁止”、“不许”之类的生硬措辞,少有从广大群众切身利益的角度考虑问题。难怪有些法规政令只能停留在纸面上。

  因此,笔者以为,整治烟害何不换个思路,从人民切身利益出发,寻求解决秸秆等群众生产生活难题的长治之方?何不以“治烟驱雾”为契机,从广大群众根本利益的角度,从实际出发,认认真真地梳理一下我们各项工作中的疏漏与不足呢?王甄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中国企业家治理沙尘暴
美进入恐怖袭击高危期
陈水扁“5-20就职”
美英向伊政府移交权力
巴黎戴高乐机场坍塌
美英联军虐待伊俘虏
莎拉-布莱曼演唱会
飞人乔丹中国行全记录
2004法国网球公开赛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