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通行币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走到“招工难”的背后瞧瞧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6月08日02:00 红网

  据新华社报道,今年入春以来,福建沿海的福州、泉州、莆田、石狮、晋江等地,众多中小民营企业为招不到工人而一筹莫展,不仅高素质的技术工人紧缺,就连普通工人也难找,严重时缺工在20万人以上。

  福建沿海一带是我国民营经济最为活跃、个体私营企业最多、用工量最大的地区,年吸纳农民工百万人以上,其中八成以上来自内地。而在内地,人口密集,人多田少,劳动力资源极为丰富,城镇居民就业和再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大批农村富余劳力亟需转移出去。在这种一方面需要工作,一方面需要人,劳动力市场本应供需两旺的大背景下,出现“招工难”当然是一件令人十分尴尬的事情。

  招工难,难在何处?一位多年与找工作的外来农民工打交道的职介所的黄姓老板一语道破了天机:“这里用工不规范的小厂太多,劳动时间长,工资却很低”,一家工厂的管理者也道出了与之相佐证的话:开厂这么些年来,几乎从来没涨过工资!而与此同时工人的生活费用却在不断上涨,打工者一年下来几乎没有什么节余。农民工抛家舍业出外打工,目的就是为了多赚两个钱,而当地超低廉的工资,难以满足他们最基本的求职要求,让这些农民工不得不离开他们曾寄予无限致富希望的工厂。尤其是部分企业诚信严重缺失,较普遍地存在着违反劳动法、侵犯工人合法权益、随意压低工人工资,甚至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致使许多农民工深感在福建沿海打工艰难,谋生不易,久而久之便视为畏途、不敢再来了。

  走到“招工难”的背后瞧瞧,不仅可以看到如上文所说的问题,也可以从中吸取一些教训。其中最明白不过的是,用工环境必须规范,必须优化。外来农民工既是打工者,也是当地经济的建设者,他们在为自己赚取收入的同时,也为当地的经济发展贡献了力量。作为政府部门,应切实采取得力措施,监督、督促企业严格按照《劳动法》办事,规范用工市场,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作为企业,应认真反思自身存在的问题,做到依法用工,善待农民工,努力提高农民工的工资待遇,在这个问题上打不得半点折扣。否则,只会自食苦果,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稿源:红网)(作者:万全)(编辑:杨国炜)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中国企业家治理沙尘暴
纪念诺曼底登陆60周年
北京传递雅典奥运火炬
美国前总统里根逝世
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赴美
2004北京国际车展
美英军队虐待伊俘虏
孙燕姿全国巡回演唱会
欧锦赛 NBA总决赛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