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人道主义困境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6月09日03:46 中国青年报

  李丹,26岁,中国科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为了拯救已被关闭的“东珍艾滋孤儿救助学校”,他要放弃硕士学位。父亲对他“又恼火又无奈”,女友说他是“堂吉诃德”,同学们则称他是“人道主义者”。他的所有付出和努力,在现实坚硬的墙壁面前,变得那么无望。他深深陷入——人道主义困境

  “六一”期间,李丹带着一群孩子去北京北海公园划船。

  孩子们在白塔下高兴地唱:“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他们从没划过船。他们来自河南省的一个小村庄,父母卖血染上艾滋病已经去世。他们成了孤儿。

  孩子们围着李丹叫“校长”,引来周围游客的好奇———这个瘦瘦的、长着一张娃娃脸的“大男孩”,居然是校长?

  不错,他是校长。2003年10月,李丹在河南省商丘市创办了“东珍艾滋孤儿救助学校”,只可惜这个学校存在了4个多月,但这不影响孩子们继续称他“校长”。

  一个男孩随手把矿泉水瓶扔在地上。李丹俯身拣起,叫住他,“不能随地乱扔东西”。孩子朝他扮了个鬼脸,接过瓶子去找垃圾箱。

  李丹说,要给孩子们一个“难忘的‘六一’”。他安排的节目很丰富:天安门看升国旗、爬长城、参观动物园、天文台。

  孩子们并不知道,他们看的那场球幕影片,是天文台特意为他们加映的———李丹找了台长,好心的台长答应为孩子们免费。

  孩子们也不知道,谁为他们这次愉快的旅行“买单”。曾有人愿意捐助但最终未能落实。怕孩子们失望,李丹自己垫付了6000多元。

  李丹是中科院的研究生,专业是太阳物理,但从1998年起,他一直从事和天文毫无关系的宣传预防艾滋病的工作。开始用业余时间,后来发展成全职。他原本可以硕博连读。2002年,为了做艾滋孤儿工作,他放弃了读博士,推后了硕士毕业时间。现在,李丹又打算放弃做论文。这意味着,他将拿不到硕士学位。

  对李丹的选择,父亲“又恼火又无奈”:培养他那么多年,眼看快拿到学位了,却要为和自己毫无关系的艾滋孤儿放弃。今后怎么生活?

  每当父亲说起这些,李丹总是安静地听,非常顺从。“他从来不顶嘴,可是过后还接着干,我管不住他。”父亲满脸无奈地说。

  李丹评价自己曾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人。一次偶然机会,他遇到中国首个公开自己艾滋病人身份的宋鹏飞。李丹勇敢地和他握手,事后却有点害怕:自己的手上当时还有个结了痂的小伤口。

  为此,李丹去参加义务献血———献血需做艾滋病毒检测,结果一切正常。有段时间,他和宋鹏飞一起吃饭、一起活动,甚至住在一个屋里。为打消周围人的疑虑,李丹每年都去义务献血。

  2001年暑假,李丹去河南做调查。在3个县都发现了艾滋病人。“这在当时都没有被公开”。

  一天晚上,李丹和村民喝过酒后,睡梦中,他举着酒杯对村民说:“你们是我的朋友,可是下次来找你们,可能就看不到其中哪一位了,只多了一个墓碑。”醒来后,他满脸是泪。

  李丹决定记录这一切。当他带着DV再次来到河南,恶梦已成现实。第一次为他带路的那个汉子,已走到生命尽头。“他看着我,已经不能移动身子,眼光呆滞,可是带着泪。3天以后就死了。”

  几年里,陆续有二三十个李丹认识的感染者死去。“他们原本都是那么鲜活的生命!”李丹很痛心。他把这种感受写在互联网上———他高中的同学录上。转瞬引起同学间的一场大辩论。

  多数人认为:这些人都是卖血得的艾滋病,且卖血危害社会,不值得同情。辩论最后以李丹被踢出同学录告终。

  李丹怎么也不能忘记那个河南寡妇的哭诉:她打着吊瓶,艾滋病引起长达3个月的高烧,烧瞎了她的双眼。“你能帮帮我的孩子吗?”从那刻起,李丹决定救助艾滋病逝者的孤儿。

  起初,他想把这些孤儿送到外面的学校读书,可没有学校愿意收留他们。学校的理由很充足:“虽然这些孤儿本身不是感染者,可别的家长们会害怕,不敢让自己的孩子来上学。”

  李丹想到实行“一对一”的救助。他募集了1万元资助20个孩子,但这种方式最终被否决:他本希望给最困难的艾滋病家庭提供帮助,可提供信息者为了得到资助,经常把本家族的孩子报上来,其中很多孩子根本不是艾滋病逝者的孤儿。

  无奈之下,李丹决定建一所学校,专门收留这些孤儿。开始一切都很顺利:一个清真寺愿意租给他们校舍,房租很便宜,10间房子,每个月收500元。李丹用借来的钱做学校的启动经费。

  “我们去村里找那些父母双亡的孩子,也有的是家长一方死亡或者双双感染的。这些孩子最需要得到帮助。”李丹带着DV,录下亲属或家长们的许可。

  志愿者们每人带四五个孩子坐出租车出村,然后换乘长途汽车到商丘。“我们想给孩子一个新的环境,让他们不要被怪病困扰。”

  孩子们达到商丘那天,是2003年10月23日。没有什么仪式,学校悄无声息地开张了。李丹回忆说:“第一天给孩子们做了大盘鸡,热热闹闹吃了一顿饭。每个孩子还分到了6件衣服。”

  李丹给学校取名“东珍”,他想告诉世人:这些艾滋病逝者遗留的孤儿是东方珍宝。还有一层意思,李丹很少对人说:为学校工作的志愿者的精神,也是珍宝。

  学校的老师徐大圣和梁艳艳,都是北京来的大学生志愿者。教数学的梁艳艳,是人民大学的毕业生。徐大圣原本在北京有一份好工作,辞职来商丘教书。他们每月只领1000元补贴。

  学校办起来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捐赠两万元人民币,加上海内外好心人捐助的善款,总额达到12万元。“这足够学校1年的运作经费。”李丹很高兴。

  媒体开始关注这个学校。几乎每天都有记者来采访,还包括外国记者。一些好心人婉转地告诉他,“地方政府不太愉快”,他们认为艾滋孤儿学校的存在,“会影响当地招商引资”。

  李丹太年轻,根本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被很多快乐的消息包围:有人给学校捐电脑,孩子们可以上网了;电视台给学校捐了电视机,孩子们还能看《还珠格格》;有人写信来想当志愿者……

  今年2月,“东珍”到商丘市教育局申请注册。当地官员讲,“东珍”只要有100万元注册资金,就可作为教育局的一个招商项目,建校的一切手续教育局可以帮助完成。

  3月16日,李丹找到一家国外基金会,他们愿意提供这100万元资金。两天后,李丹带着好消息回到商丘,却发现一切都不一样了。校门口停着几辆车,当地的官员在等李丹回来交接孩子。

  商丘市梁园区教育局一纸文件:“东珍”未经教育行政部门审批,不符合《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的办学要求,将被关停。“东珍”所有的孩子,被送往政府开办的“阳光家园”。

  孩子们被强行带走了。李丹在那天的日记里写到:“尘埃落定,学校里从来没有这么静过。”

  当地一位政协委员晚上12时请李丹他们去“喝咖啡”。他说:“你们该回北京洗个澡,找个公园把心情平静下来,换个脑筋。”可李丹就像穿了红舞鞋般停不下来。回到北京,他四处打听如何办理民办学校注册手续,但很快他就发现,自己遭遇了一系列制度瓶颈。

  按照国家规定,个人不能接受国外捐赠。李丹要接受国外善款,必须注册一个民间社团。他去了北京市民政局。民政局告诉他:在北京筹钱,在河南办学,属于全国范围的社团,不归北京市管辖,建议去民政部申请。

  李丹到民政部申请注册全国性艾滋孤儿社团,他没能进得去大门。有关人士在电话里告诉他:艾滋孤儿还没有相应的政策,无法注册。

  李丹去找一些熟识的国内基金会,希望用挂靠的办法解决“身份”问题,可没有一家愿意让李丹挂靠;他又找到那些帮助过“东珍”的外国基金会,虽然这些机构愿意帮助,但是按照有关财务政策,他们必须收取相应的费用,而且比例不低。“你的善款来之不易,我们不想收你的钱,你还是另想办法吧”;无奈之下,李丹想去注册一个商业公司,可商业公司必须交税。“我们哪里舍得把善款用去交税呢”?兜了无数的圈子,李丹又回到原地。

  与此同时,申请民办学校也遇到一系列麻烦。梁园区教育局对他说:“你即使有100万元也不能注册,因为那些钱不是你的,是别人捐赠,捐赠不能用于建校。”李丹回到北京找相关法律专家。专家告诉他,没有这样的规定。

  好心人暗示李丹:当地不想让你再建学校,即使你找到钱,他们总能找到借口,让你无法办学。

  李丹的麻烦还不止这些。女朋友不愿意李丹再卷入这些“麻烦的事情”里。她觉得李丹像是堂吉诃德,拿着长矛在向风车挑战。

  有一次,李丹把他拍摄的艾滋病村的资料光盘送给农民。这些农民带着光盘来北京上访时被抓,供出是李丹所拍。一天深夜10时多,正在怀柔天文观测站值班的李丹,被公安局的人带回市里“了解情况”。10个小时后,才由学校老师“领了回来”。

  女友和父亲始终为李丹的人身安全担心,可他并不在乎。“我做的是正确的事。”眼下,李丹仍在为恢复“东珍”奔走。他认为,“我所做的每一点努力,都可能改变一个孩子一生的命运。所以,我要坚持。”

  被称为“中国民间防艾第一人”的高耀洁教授说起李丹倍感心疼:“让一个孩子承担如此重任,有些残酷。”

  李丹为建立艾滋孤儿学校放弃学业的想法,周围大多数人不认同。父亲认为他至少应该先拿学位,再去帮助别人。导师本希望李丹成为一个科学家。他“理解李丹”,却觉得“有点惋惜”。

  在同学眼里,李丹是个“人道主义者”。一位同学表示:“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李丹能做到这些,我很佩服,但我做不到。”

  同学们回想起,“每次献血李丹都特别积极。所发的补贴,他都用到艾滋孤儿身上去了。”

  有人甚至猜测,李丹是因为不喜欢天文才逃避的,可事实正好相反。从上中学读到《时间简史》那刻,李丹就迷上了天文,他可以一连几天呆在观测站里工作。但他觉得,相比天文,眼下艾滋病是更紧迫的问题。“鲁迅先生弃医从文,不也是为了唤醒世人吗?”他反问道。

  问题是,李丹还是个没有收入的学生,却要干没有一分钱收入的公益事业。许多人质疑李丹:你怎么养活你自己?

  李丹觉得这不是问题:“以前读书时有些补助,我自己给杂志写稿也能有些稿费。女朋友已经工作了,有时我也用她的钱。”

  李丹立下过规矩:筹来的每一分善款,必须用到孩子身上。他把项目收到的每一笔捐款都登记在册,并在网站上公开,以便捐款人监督。

  到目前为止,所有志愿者的路费、补贴都是李丹垫付,总额有3万多元。“我希望将来有一天,某个捐款人认为我们的工作有意义,或许他可以帮我们支付这笔费用。即使没有人捐助,我依然不会放弃。”

  李丹坚持不懈要恢复“东珍”,并希望通过媒体呼吁,让更多的人投入到这项事业里来。他坚信:“我们的学校比官办的好。因为官办学校的老师只是把这当一份工作,而我们却是当成事业在做。”为消除孩子们心头艾滋病的阴影,他特意请清华大学的教授当作一项课题研究。

  今天,经历了一系列挫折的李丹,觉得自己成熟了许多:“我开始是理想主义者。现在算是现实的理想主义者。以前我们只有目标没有步骤,现在我会告诉合作者,我们拥有什么,我们打算怎么做,怎么着手。”

  虽说身陷困境,可李丹经常可以收到一些素不相识的人的来信,许多信里夹着零钱。李丹一笔一笔做好登记。有个信封上写着:“邮差叔叔,如果你找不到这个学校,拜托你多找一会儿,这封信很重要。”

  四川省南充市的一封来信中夹着100元钱和一个柳树嫩芽标本。信上说:“一枝春天的柳,代表希望。春天总会来的。”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北京传递雅典奥运火炬
美国前总统里根逝世
八国首脑会议8日召开
纪念诺曼底登陆60周年
北京煤矿发生坍塌事故
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赴美
2004北京国际车展
孙燕姿全国巡回演唱会
2004欧锦赛 NBA总决赛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