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交通安全也要“扫盲”(新视角)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6月09日05:45 人民网-人民日报

  杨淑芳 姜建国

  据报载,2003年全国道路交通事故死亡104372人,受伤494174人,平均每天死亡近300人,人数高居世界第一。在喟叹“车祸猛于虎”的同时,交通安全意识的“扫盲”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近年来,道路交通建设突飞猛进,机动车辆迅猛增加,而作为道路交通三要素第一位的“人”的交通安全意识则相对滞后,部分农村村民进城不知看信号灯,不知路咋走、道咋行;个别司机交通安全意识淡漠,酒后驾车、超速行驶、疲劳驾驶;许多城市还存在着市民翻越护栏、闯灯越线、骑非机动车带人逆行等现象……这些不和谐的“音符”已成为诱发交通事故的主要因素。

  为尽快提高交通参与者的交通安全意识,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各级政府部门采取了“政府领导、部门参与、社会联动”的运行机制,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果,但往往只加强了对机动车驾驶员的管理而疏于对非机动车、行人乃至普通群众的交通安全教育。笔者以为,普及交通安全知识,应面向全民,千方百计消除“盲点盲区”,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在城市,利用社区阵地,广泛宣传普及《道路交通安全法》及相关法规、规定,提高居民交通安全意识,以点带面,提高全民交通安全素质。特别要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想方设法把交通安全教育送到车间、工地,普及到外来务工人员身上,提高他们的守法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

  2.在农村,无牌照车、无驾驶证驾车、开报废车、一辆摩托车上载全家、车辆严重超载现象屡见不鲜。一旦酿成事故,就是损失较大的恶性事故。有关职能部门要以提升农村道路交通管理水平为目的,大力开展交通安全村创建工作,重点加强对广大农民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制宣传教育。

  3.重视大中小学生的交通安全知识的普及。要将交通安全内容纳入教学计划之中,在校园营造浓厚的交通安全宣传氛围,影响和带动家庭交通文明素质的提高。

  消除交通安全宣传的“盲点盲区”,要特别重视宣传教育的形式,做到丰富多彩、全民动员、社会联动:悬挂宣传标语,印发宣传材料,组织文艺演出、演讲、征文、全民参与的交通安全知识问答……各职能部门要管好身边事、教育自己人,切实把增强交通安全意识、争做文明交通参与者的工作做到位。

  《人民日报》 (2004年06月09日 第十五版)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北京传递雅典奥运火炬
美国前总统里根逝世
八国首脑会议8日召开
纪念诺曼底登陆60周年
北京煤矿发生坍塌事故
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赴美
2004北京国际车展
孙燕姿全国巡回演唱会
2004欧锦赛 NBA总决赛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