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赵宋《谱览》惊现端州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6月10日09:06 南方日报

  高要现有宋太祖赵匡胤后人2万多名?

  赵宋《谱览》惊现端州

  赵氏一族发展史料记载周详 18位宋帝及皇后彩像绘制精美

  本报讯日前,高要莲塘镇农民赵善强向本报记者展示了他珍藏多年的《赵氏上古源流谱览》,称这是重要的“宋文化史料”,可供鉴览研究。记者深入了解到,高要莲塘镇目前有着2万多名宋太祖赵匡胤的后人。

  《谱览》及其另一批史料的提供者赵善强,是高要市莲塘镇上巷村农民,现年40岁,自称宋太祖35代孙。据他介绍:南宋以来,中原战乱,江南狼烟,焦土白骨,生灵涂炭。赵宋族人纷纷南迁避乱,经绍兴、诸暨、福州、潮汕而广州、肇庆各地,尔后近千年生息繁衍至今,历尽沧桑。《谱览》之中,有《肇庆新江莲塘赵氏世系》及《三世谱系》图表,将肇庆赵氏一族的来龙去脉和谱系延续记载甚详。该《谱览》残本刊印于80年前的民国13年,书页高30厘米宽21.5厘米,为套彩印刷,字体为楷书,书写工整隽秀,天头地款饰有朱红印刷花边,天头上有批注,圈点简约,里面的画像一幅幅色彩鲜艳,形象逼真。

  赵善强介绍,此族谱由宋太宗年代开始制作,当时称为《玉碟》。在民国时期,由《赵氏族谱》总编辑赵锡年制作了此本具有彩色图片的书,有关画像是宋朝宫内所绘流传下来。此书自其父辈开始,一直作为赵氏文物珍藏,几十年不敢拿出来,亦无人知晓,因此躲过了文革破“四旧”的劫难。今年5月中旬,赵家当铺发生火灾,将书烧得残缺,幸好抢救出的族谱主体尚存。赵氏家人将此书作为珍贵的文物,一直不肯拿出来公开展览。近年来,看到肇庆市委、市政府在致力发展宋文化事业,因此在6月初,将此书公诸于世,目的是为发展肇庆宋文化事业作一点贡献。

  记者浏览后发现,这是一本四周皆有火焚痕迹的古黄色的残本。《谱览》书中,赵氏一族从西周缘起到在肇庆的生息发展之史料记载周详。弥为珍贵的是,其远祖、大宋开国皇帝太祖赵匡胤及宋徽宗赵佶等18位宋朝帝王与其皇后的彩图画像,绘制、印刷极其精美,为肇庆目前正在积极进行的“宋文化”打造和研究提供了充实而宝贵的史料佐证。

  记者在村子里碰到“肇庆赵族宗亲总会”理事长的赵祥海,从他口里说出的广州话夹杂着当地的土话,无论如何很难让人与宋太祖赵匡胤的后裔联系起来。从他拿出的《赵氏族谱》上看才相信他的确是宋太祖赵匡胤第三十七代孙。据《赵氏族谱》记载,当地赵氏家族的始祖赵鼎,是宋太祖赵匡胤第十五代孙,原籍河南省汴梁县人,大元大德年间被授予肇庆儒学教授(相当现在的教育局长)。赵鼎先在肇庆城西居住,洪武四年(公元一三七一年),占籍高要莲塘石巷村,为赵氏家族在肇庆的第一世族。石巷村现在还保留着赵鼎的故居,里面悬挂着根据《赵氏上古源流谱览》中画像制作的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匡义等宋朝18位皇帝以及部分先祖、太后、皇后和忠臣良将文天祥、陆秀夫等人的37幅画像。

  在赵氏人居住的村子里,都建有不同规模的赵族祠堂。莲塘镇原有的赵氏大宗祠,已成为“莲塘剧院”。在剧院旁的几棵大榕树下,还见有刻着“赵氏大宗祠”的大理石牌匾,上面刻有“同治十三年季冬吉旦”字样。石匾已断成两截,据说是在文革期间破“四旧”砸断的。

  赵氏祠堂最具规模的是位于上巷村的“导阴赵公祠”,高墙大屋,青砖绿瓦,雕梁画栋,墙基为红沙石底。祠堂前还有石级、古代衙门才有的栓马石等。从祠堂里墙壁上的碑文了解到,导阴赵公,是肇庆赵族始祖赵鼎的第四代传人,祠堂由其5个儿子带头出资兴建。祠堂中的碑文显示,赵公其中一个儿子叫赵满,时任山东省寿张县知县,后迁任南京龙师卫御郎,封八里侯。据村里老人们说,只有官居相当位置的人,才能在祠堂的石基铺红沙石底,是身份显赫的象征。当地人称,早些年代,村里头还弥漫着浓郁北方气息的宋文化。

  《赵氏族谱》记载,赵鼎在肇庆生有6个儿子,经过500多年的生息繁衍,赵鼎家族的后裔已在高要莲塘镇约有2万多人,主要分布在莲塘镇的石巷村、上巷村、柑园村、围安村等13条村,其中石巷村、上巷村、围安村现在居住的基本上都是赵姓人家。仅上巷村赵氏男丁就超过了1万人,从始祖赵鼎至今已四十代了。很难想象,当地的赵氏家族是当年皇亲国戚的布衣一族。

  或许是常年的田耕生活,赵祥海的身板挺结实,腰里总夹着一个黑色的公文包,里面全是与《赵氏族谱》有关的资料,言谈之中,总带有皇亲国戚的自豪。他称,近十几年来,全身心在研究收集赵氏的分布,与海内外的赵氏家族都有联系。据当地人称,当地的赵氏后人,有不少人在外工作、做学问,但绝大部分仍然守着祖上的“二亩三分地”,过着“日出而耕,日落而归”的生活,只有在祭族的时候,他们才会想起祖上曾有过的辉煌。在村子里,连几岁的小朋友也都知道自己的先祖是曾经尊贵无比的大宋天子。

  谢辉 郑君 邹干豪 吴文颂

  链接

  肇庆与赵宋关系

  今天的肇庆与宋徽宗赵佶有关。肇庆古称端州,是赵佶的发迹地,“肇”乃发端,“庆”乃可喜可贺,合二为一,意即“喜事是从这里开始”。 宋邵圣三年(公元1096年),14岁的赵佶被封为端王,以端州为封地。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哲宗病死,赵佶登上皇帝宝座。在庆幸之余,他认为是靠端州这块风水宝地得意,对端州恩宠有加,将端州升格为肇庆军(“军”为宋代军事重镇的名称),设置兴庆军节度使,总揽军政大权。政和三年(公元1113年),又下令将兴庆军升格为兴庆府,重和元年(公元1118年)将兴庆府改名为肇庆府,并亲笔题写了“肇庆府”三字,为肇庆府署门前的匾额。从此“肇庆”一名沿用了近900年。另外,城区内有周长2800米的宋代古砖城墙,经历数百年的雨雪风霜和20多次修葺,依旧保存完整,为国内罕见。其中北边的朝天门犹为壮观。城墙上还有修建于北宋政和三年的三层高“披云楼”。作为国家级的历史文化名城,在该市丰富的文化内涵中,目前仅宋代文化遗址就有20多处,涉及宋代的政治、军事、经济、社会、宗教等诸多方面,在岭南颇为罕见。

  图:

  《赵氏上古源流谱览》残卷。 谢辉 郑君 摄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北京传递雅典奥运火炬
伊问题新决议获通过
美国前总统里根病逝
八国首脑会议8日召开
纪念诺曼底登陆60周年
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赴美
2004北京国际车展
《后天》 孙燕姿巡演
2004欧锦赛 NBA总决赛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