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挖潜增效益 管理出实力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6月11日02:40 人民网-华南新闻

  本报记者 赖寄丹 通讯员 蓝旺

  面对电源性、全网性、全年性硬缺电,今年头4个月,南方电网售电量比增18.83%,相应增售电量145.8亿千瓦时。其中,广东、广西、海南分别比增26.19%、6.8%、16.44%,相应增加售电量116.7、6、22亿千瓦时。在应对今年缺电大考验“干旱缺水少煤”的首轮战役中,南方电网交出的这份答卷令人刮目相看。

  而这正是南方电网注重管理出实力,推进管理创新,在缺电考验下做好电力供应的体现。

  开发“第五电力能源”

  由于网内机组投产有限、水库水位偏低、电煤供应紧张、电源供应不足等客观因素的存在,今年伊始,南方电网公司就预测到,2004年南方五省(区)电量缺口约200亿千瓦时,最大电力缺口达500万千瓦。

  面对严峻的缺电形势,南方电网提出全面推行需求侧管理和加强节约用电,并以此作为“第五电力能源”开发。随即,他们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有关单位加强对错峰用电和计划用电客户的用电监测,实行错峰用电和计划用电动态管理,充分利用遥测系统、负控系统、远抄系统进行负荷管理,限制高耗能负荷,大力推广需求侧管理新技术和新产品,以提高全社会终端用电效率。

  事实证明,需求侧管理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前4个月,在第三产业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等高峰负荷比增25.46%、增加电量32.37亿千瓦时的情况下,南方电网负荷率没有降低反而上升近3个百分点,大幅提高了能源使用效率和设备利用率。

  此外,南方电网在推进负荷管理中,对能够安排在负荷低谷生产的企业,鼓励其调整生产时间,既避开用电高峰,又不影响其产量,同时还能节约成本,使一季度全网售电量增长高达18.37%,而最高负荷增长却只有6.3%,创造了国内区域电网运行史上低负荷增长支持高电量增长的不小奇迹。

  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广东电网在最高错峰负荷高达184万千瓦的情况下,依然能够从容实现电力电量平衡,且中调未出现拉闸限电现象,而贵州电网通过大量安排高耗能企业夜间生产,几乎将负荷曲线拉成一条直线,甚至还出现了低谷负荷比高峰负荷更高的“倒挂”现象。种种举措使错峰不减产成为缺电局势下南方电网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挖潜增效见管理真功

  坚持全网一盘棋,实现网内调节和相互支援,并通过加强调度运行管理、充分挖掘现有资源潜力、做好负荷预测和平衡,力求通过合理安排运行方式,最大限度满足供电需求,是南方电网强化管理应对缺电的又一重要措施。

  首先,充分利用“时差效益”。针对广东日最高负荷一般出现在晚19点,而西部省份最高负荷一般要推迟一个小时的电网特性,调度部门在安排日负荷曲线时,尽量做到利用全网可调资源应对广东高峰用电。其次,最大限度调剂互补。以云南为例,虽然干旱缺水,电量缺失严重,但电力却能顶峰调节。为此,该省在1-4月份送广东电量基本持平的情况下,通过调节出力,实现最高送电负荷比计划增加5.4%,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支援了广东的电力需求。

  同时,南方电网还把明确责任,将缺电的压力及时传递到电源及区外各方、争取多购电量作为主要任务来抓。截至5月18日,西电送广东最大电力559万千瓦(含三峡、鲤鱼江),净增257万千瓦,同比增长75.1%。其中,2月8日起三峡提前开始送电广东,最大电力达170万千瓦,累计电量13.4亿千瓦时。5月份,国家电网与南方电网还实现首次成功送电,20万电力通过三广直流送往广东,两大电网公司还达成了丰水期加大电力电量交易的意向。

  据了解,除通过管理提高电力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效率外,今年以来,南方电网在注重管理出实力方面还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成为国内第一家在JαEE架构下开通纯B/S模式电力客户服务技术支持系统、全面加强电力营销管理的典范;率先在国内电网企业中颁发依法经营令,以确保经营管理到位和经营活动合规合法;研究和提出了具有南方电网特色的现代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以确保南方电网在复杂运行条件下安全稳定运行等。

  追求数量和质量并重,向可持续成长的新型管理观转变,更加注重管理出实力,是南方电网公司在企业管理方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效实践,也是企业走向更加成熟的表现。

  《华南新闻》 (2004年06月11日 第一版)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中国工人在阿富汗遭袭
胡锦涛出访欧亚四国
雅典奥运圣火全球传递
美国前总统里根病逝
八国首脑会议
纪念诺曼底登陆60周年
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赴美
《后天》 孙燕姿巡演
2004欧锦赛 NBA总决赛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