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校助”在创新(珠下走笔)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6月11日03:05 人民网-华东新闻

  龙束鹿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朝气蓬勃,崇尚知识,敢于创新,也注重维护自身的权益。

  对于学生维权的体制性安排,我们耳熟能详,比方说,班干部、学生会、团委、社团、学生辅导员等。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些组织多具有学生自我管理的性质,主要职能是更多地侧重于调节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它们虽然也承担下情上达、上情下达的纽带和桥梁职责,但从学校组织架构的完整程度来看,似乎还不够。

  笔者揣测,这恐怕就是南昌大学试行“学生校长助理”的现实基础。

  “校助”的意义在于,这种角色具有“两重性”:他们既是学生,也是管理者的助理。尽管当事人也对“校长助理”这种角色存在不同认识,但谁也不能漠视他们的存在。

  角色的“两重性”,势必使“校助”们的管理理念也具有“两重性”:他们既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也要如同一个管理者那样,从全局和总体上审视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这种“两重性”,使“校助”很容易被认知为大学生利益的代言人,管理方的支持者、参与者。

  生动而充满激情的大学校园,或许还缺少这样的角色。

  正是因为“校助”起的作用,南昌大学在对学生处以留校察看以上处分时,开始引进类似听证制度的审议方式,其中最重要的改革,就是请学生代表、当事人和中立的第三方参加审议。而在以前,对犯错误的学生进行处分,在校方的“管理者”看来,这完全是一种管理者对于被管理者的绝对“处置权”。

  由此可见,在高等学校管理中,需要加强的是这种既能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又能体现管理者意志的管理理念。就目前的情况来说,前者更为失缺。

  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说:南昌大学出现的“校助”体制是一种创新。

  《华东新闻》 (2004年06月11日 第一版)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中国工人在阿富汗遭袭
胡锦涛出访欧亚四国
雅典奥运圣火全球传递
美国前总统里根病逝
八国首脑会议
纪念诺曼底登陆60周年
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赴美
《后天》 孙燕姿巡演
2004欧锦赛 NBA总决赛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