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冯晓舟:用音乐拥抱生活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6月11日03:08 人民网-华东新闻

  本报记者 王杨

  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一张照片:一群手持乐器的大人、孩子簇拥着一位鹤发童颜的老人。这就是冯晓舟和他的家庭乐队。

  热爱音乐的人都热爱生活。半个多世纪的追求,历经磨难的冯晓舟称自己是一个快乐的音乐人

  那时的舞台用一辆牛车搭建而成,上台演节目、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下台就与贫雇农交朋友

  见到冯晓舟,眼前一亮。八十有半的他一袭红衣白裤,银发齐肩。交谈时,敏捷的思维,幽默的谈吐,爽朗的笑声,谁都会被深深感染。

  冯晓舟出身音乐世家,从事音乐教育的父亲给了他最初的音乐启蒙。童年时,在父亲和哥哥的熏陶下,他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6岁参加中华全国口琴会,10岁加入中华大同乐社济南分社,后来到济南师范学校艺术班小提琴专业学习。他曾经立志做一名音乐人,把欢乐的音符传递给更多的人。

  战乱打碎了冯晓舟的生活,却打不碎他的音乐梦想。1949年,时任徐州第一中学音乐教师的冯晓舟根据我党提出“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号召,先后创作了《四月二十一号》、《支前小唱》等作品,利用课外活动赶排剧目,成为徐州音乐界的活跃人物。这年冬天,冯晓舟被借调从事土改宣传工作,清晨创作,下午排练,晚上演出。那时的舞台用一辆牛车搭建而成,上台演节目、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下台就与贫雇农交朋友。说起那段经历,冯晓舟一脸陶醉:“是一生中最难忘、最充实、最有激情的岁月。”与生活的密切接触,为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出自他之手的节目,深受群众欢迎。

  1957年,冯晓舟遭遇劫难。一辈子只懂“哆、来、咪”的他,用那双拉提琴、弹钢琴的手砸过石碴;扯着能唱男高音的嗓子,沿街叫卖红土……下放返城时,一辆平板车上装着他的全部家当———睡被、衣衫、老伴和一群孩子。即使处于艰难拮据的生活中,随身仍带着两件宝贝———一把二胡、一支笛子。

  儿女以乐器命名,孙辈的名字用“歌”字打头,一家子都是乐迷

  冯晓舟有九个儿女,维琴、维笛、维管、维锣、维鼓、维铃、维钟、维箫、维筝,便是他们的名字。孙辈姓名的第一字,都是以“歌”打头。儿孙们从呱呱坠地起,就打上了音乐的烙印。

  训练是艰苦的,练耳、练声、识谱、弹奏,别人家孩子玩耍的时间,在冯家被用来学音乐。冯晓舟要求孩子们通晓音乐并熟练掌握一种乐器。那时生活不富裕,为了保证孩子们练琴,他曾经拆了老伴陪嫁的两只桐木箱子,请人做了一架扬琴;用政府发放的生活救济金,买了一把小提琴……

  至今,冯晓舟的家里没有像样的家具,却放着两架钢琴,一台立式的,一台三角的,外表已没了光泽。透过陈旧的钢琴,可看到冯晓舟为钟情的音乐所付出的心血。

  冯晓舟有60多个儿孙,有的从事专业音乐,有的则是业余爱好。他的儿子冯维钟、冯维箫是国家二级演员。孙辈们中,有30多人考上艺术的殿堂,有的在奥地利维也纳音乐学院深造,有的在乌克兰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学习,还有在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南京艺术学院学习的。儿子冯维箫办起了小提琴艺术中心,沿着父亲的足迹,把音乐和快乐传递给更多的人。冯家的孩子,屡屡在全国、省、市少儿器乐比赛中获奖。只有5岁的重孙女冯寅羽,小提琴已达到登台表演的水平。说到这些,冯晓舟深感欣慰:“冯家后继有人。”

  40余把小提琴,30余架钢琴,30多名成员组成冯氏家庭乐队

  65岁那年,冯晓舟退休了。他筹划了一个无限美好的“黄昏”———在儿孙中挑选了32人,组成一支四代同台的家庭乐队。

  几年来,他们活跃在工厂、学校、社区、部队、敬老院,共义演了200多场,受到群众的广泛欢迎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这中间,有为徐州市32万残疾人的募捐演出,为教育失足青年而赴劳改支队的演出,为慰问驻徐部队官兵的演出,为纪念建党80周年的演出……

  在中央电视台多套节目里,有他们家的身影。2003年11月,冯晓舟以江苏省代表队的名义参加了文化部、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的“四进社区”文艺展演,并获得银奖。冯晓舟和他的家庭乐队名气越来越大,应邀的演出也越来越多,有时应接不暇。

  冯晓舟把名利看得很轻。当演出产生很大的社会效益、全家为成功而欢呼时,冯晓舟推出了约法三章:单纯的商业行为不演。他自嘲,自己有点跟不上形势,但人不可以把利看得太重,要正确对待荣誉,坦然面对人生。

  冯晓舟一生徜徉于音乐。如今,这位80多岁的老人仍在为普及音乐奔走。他认为,音乐可以净化人的灵魂,音乐可以丰富人生。国家昌盛、民族富强,音乐人责无旁贷。

  冯晓舟和他的家人,用音乐传递爱心、传播文明的事迹受到广泛赞誉,先后荣获“全国美好家庭”、“全国五好文明家庭”、“江苏省特色文化家庭”等光荣称号。

  音乐在指尖下流淌,跳动的音符给了冯晓舟无尽的欢乐。在猩红的大幕下,在社区的舞台上,冯晓舟找到了人生的价值。“整理自己的音乐教学经验,再写几首好的曲子,为精神文明、奔小康多作点贡献”,冯晓舟雄心勃勃地规划着明天。

  《华东新闻》 (2004年06月11日 第二版)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中国工人在阿富汗遭袭
胡锦涛出访欧亚四国
雅典奥运圣火全球传递
美国前总统里根病逝
八国首脑会议
纪念诺曼底登陆60周年
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赴美
《后天》 孙燕姿巡演
2004欧锦赛 NBA总决赛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