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辩证看“风俗”——析“入乡随俗”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6月15日08:17 解放军报

  李琳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不同民族、不同地区都有一些迥然各异的风俗传统和生活习惯。俗语“入乡随俗”,就是指新到一个地方,应该了解那里的禁忌与风俗习惯,以便融入其中,获得那里人们的认同与亲近,进而顺利开展工作。

  入乡随俗较为成功的范例之一是北魏孝文帝元宏的汉化运动。公元493年,北魏迁都中原洛阳后,孝文帝“禁胡服,断北语,通婚姻,改姓氏”,大大促进了鲜卑族的文明进程和胡汉民族的团结繁荣,使北魏“廓平南夏,辟壤经世,咸以威武为业”。可见,在进入新的生活地域、面临新的工作环境之后,如果能入乡随俗,充分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行规业矩,从一定程度上就会拉近与新境遇的心理距离,减小工作阻力,从而尽快进入情况,打开局面。

  但是,并非一切习俗皆可随。“随俗”也需要辩证地看待,理性地分析。如果此“俗”是指当地的民俗、风俗,是优雅文化的长期积淀,当然要欣然接受,积极“随”之。如果此“俗”是恶俗、庸俗,就要把握好自身的分寸了。譬如在天府之国四川,人们因气候等原因形成的饮食麻辣食品的习惯,来到此地,就应该学会适应,否则就无法品尝到地道的火锅美味。但有的单位风气不正,人际关系庸俗,清廉正直者“入乡”,不能因此就放弃原则,甚至见多不怪地跟着“下水”;有的部门工作效率低下,作风散漫,锐意进取者来到这里,也不能因环境的松软而消磨斗志,跟着“疲塌”起来。否则,这样的“随俗”就成了随波逐流,让陈规陋俗改变了原本积极向上的品性。

  现实生活中,有些人总把“入乡随俗”当作放松对自身要求的借口,甚至认为“不跟着干人际关系就处理不好”,“不这样做工作就开展不起来”,因此对新环境的垢病不是坚决抵制,而是默然认可;不是揭露反对,而是积极参与。久而久之,纪律放一边,原则丢两旁。于单位,是纵容歪风邪气;于个人,则是磨灭正气,销蚀党性原则。

  因此,对“入乡随俗”,应该辩证看待,一切从当时当地的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笼而统之,一概盲目跟随。人毕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社会活动主体,“入乡随俗”,“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都是强调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摸索在不同环境下的工作特点与规律,主动研究环境以便更好地适应环境、改善环境,而不是被动地被环境所改变。(解放军报2004年06月15日第7版)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中国工人在阿富汗遭袭
胡锦涛出访欧亚四国
河北邯郸6-3矿难瞒报
辽宁盘锦大桥垮塌事故
雅典奥运圣火全球传递
美国前总统里根病逝
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赴美
《后天》 孙燕姿巡演
2004欧锦赛 NBA总决赛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