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面对“数字化成长”一代--网络时代青少年社会化环境的变化与对策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6月15日09:36 贵州日报

  话题主持:本报记者 李卫红

  特邀嘉宾: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 魏曼华

  贵州省政府信息管理中心主任 吴向东

  话题背景:当今世界,现代信息技术在向青少年提供丰富多彩的资讯、最大限度地满足其求知及开阔视野需求的同时,也给其生活、学习带来了难以想象的冲击。尤其在“信息爆炸”的“网络时代”,未成年人社会化的主要途径均出现了巨大变化,如何应对与电脑、网络等一起成长起来的“数字化一代”如何面对网络时代的家庭代际关系?怎样加强网络监管与控制,净化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

  主持人:网络时代的到来使青少年的社会生活环境及社会化条件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今天的少年儿童几乎是与电脑、网络等一起成长起来的,被称为“数字化”成长的一代,一方面,网络极大地提升和拓宽了孩子们的视野,打开了他们通往世界的“天窗”;另一方面,因青少年上网引发的网络迷恋、网络色情沉溺、网上受骗等问题层出不穷。如何看待这一点?

  魏曼华:中国是互联网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至2000年我国青少年网络用户已达1500万,近年发展速度应该更快。另据调查,中国网络用户在年龄上呈低龄化特点。由于互联网具有开放、互动、平等、自由、多向等诸多特点,对青少年的吸引力不言而喻,可以说,网络已日益成为继家庭、同辈群体、学校、社区、大众传媒之外的社会化新途径。

  主持人:传统的文化传递方式,通常由年长一代传递给年轻一代。而今天,随着网络时代到来,这种传递方式在技术层面上发生了逆转———由年轻人向老一代传递文化,正如魏老师等诸多专家所言,网络在某种意义打破了原有的文化顺序,使两代人的代际关系和代间社会秩序发生了变化,原来处于边缘化的青少年可能在新的信息与权力结构中处于有利位置,出现了所谓的“新代沟”。

  魏曼华:一些调查表明,相对于孩子,父母对计算机、网络普遍不熟悉、不了解,有些家长认为网络“不好”、“不良”、“负面”、“欺骗”,甚至“百害无一利”。这些看法和他们孩子大相径庭,由此,往往引起孩子和家长的矛盾冲突。同时,由于互联网占据一定时间,家庭亲子互动频度减少,这一方面是现代社会激烈的竞争使然,也说明了家长对孩子进行家教的迷茫和困境。

  吴向东:作为家长如果要与孩子进行良好沟通,首先应加强自身对网络和计算机的了解,要与孩子一起成长,与“数字时代”一起成长,这一点也不代表要纵容孩子沉溺上网,而是为了更好地对孩子进行引导和监管。比如对孩子上网可以订立上网条约,对孩子网上活动进行约定;强调底线,规定孩子上网主要是查资料、看新闻;严禁进入黄色网站;控制QQ聊天;限制游戏时间等等。

  主持人:网络既是一个信息宝库,又是一个信息垃圾场。因其开放的虚拟空间,常常成为不同意识形态、价值观念、道德行为展现、冲突的平台。由于网络虚拟性、匿名性、弱规范性、立法滞后等因素,网络道德常常处于失范状态,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常常充斥其间。

  魏曼华:在网络时代,青少年的伙伴关系有了极大拓展,出现了过去从未谋面,并可跨越一切限制的“键盘伙伴”,同时网络还造就了一个身份不确定的符号交往环境,互动双方(或多方)均为虚拟角色,互为“双盲”状态,这一切让青少年感到迷茫、困惑,又使他们备感新奇、刺激,这常常是青少年网上受骗的原因,河南驻马店平舆县网络系列杀人案就是给青少年敲响的警钟。

  吴向东:的确,对青少年上网一定要合理引导和管理,现在社会上不少高智商犯罪,与网络时代催生的“暴力文化”、“冷漠文化”等不无关系。如网上脏话连篇,污言秽语遍地,有的青少年甚至崇拜“黑客”,利用网络技术修改数据、传播病毒、擅自穿越防火墙等,如任其自然,不加约束就会使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日趋严重,甚至走向犯罪。

  主持人:净化青少年成长的网络环境非常重要,但这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系统工程。不知专家们对此有何高见?对贵州有什么良策?

  魏曼华:从社会层面上,国家应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加强对网络的控制和监管,同时,要加强计算机伦理规范研究,制定行之有效的计算机伦理准则。从技术层面上,要运用科技手段,对网络不良信息进行过滤,净化网上环境,建立良好的青少年网站,主动占领网络阵地。

  吴向东:对学校而言,在提升青少年网络知识的同时,应大力加强网络道德、法制教育、提高其选择、判断、运用信息的能力和自律能力;在家庭中,应提倡家长与孩子一起上网,一起沟通,一起成长。其实,从技术层面上,杜绝网上垃圾信息并不是太大的问题。比如,可在校园网端口加“防火墙”,家庭上网,可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毒软件,甚至以后还可采取“实名注册制”等方式来加强对网络的管理。最近,我省为加大净化青少年网络成长环境的力度,教育、公安、文化、工商等多家部门联合整治“网吧”,为青少年打造“绿色上网空间”,提倡和引导青少年“阳光上网”、“健康上网”。

  作者:李卫红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中国工人在阿富汗遭袭
胡锦涛出访欧亚四国
河北邯郸6-3矿难瞒报
辽宁盘锦大桥垮塌事故
雅典奥运圣火全球传递
美国前总统里根病逝
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赴美
《后天》 孙燕姿巡演
2004欧锦赛 NBA总决赛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