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全面贯彻落实新一轮粮改政策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6月15日09:37 贵州日报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是一项事关全局、影响深远的重大改革,关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历来备受关注。日前,国务院召开专门会议,对继续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进行了全面部署。作为贯彻落实国家粮食购销政策重要支撑的农业发展银行,必须站在历史和现实的高度,深刻理解新一轮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政策,并切实贯彻落实到各项业务工作中,以有效的信贷机制促进新一轮粮食流通体制改革顺利推进,为农业发展银行可持续发展和解决“三农”问题作出新贡献。

  我国原来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高度集中的统购统销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一系列改革,特别是经过1992年以来的“两放开”(放开价格、放开经营)改革和“三项政策,一项改革”(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粮食顺价销售,收购资金封闭运行,加快企业自身改革),正在实现向粮食购销市场化转变。但是,现行体制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突出问题。一是粮食财务挂账大量增加,财政背上了沉重的包袱。二是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步伐较慢,仍普遍存在机制不健全、运转不畅、人员过多、管理效率低下等问题,还没有真正走向市场。三是如何合理掌握粮源、有效实施粮食宏观调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加强。四是农民种植粮食收入持续下降,增产不增收的问题十分突出,促进农民增收的任务还很艰巨。

  新一轮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在完善国家宏观调控、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全面推进粮食购销市场化,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和符合我国国情的粮食流通体制。

  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彻底放开粮食收购市场,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2001年以来,我国先后放开粮食销售市场、主销区和部分产销平衡区收购市场,客观上要求尽快放开主产区收购市场,促进全国粮食统一市场的形成和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在鼓励国有及国有控股粮食企业进行粮食收购的同时,允许各种所有制企业经批准从事粮食收购和经营,实现市场主体多元化。这体现了十六大提出的放宽国内民间资本市场准入、实行国民待遇的要求,能有效促使购销企业真正走向市场,按市场规律运作,在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

  改变补贴方式,是保障粮农利益、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一是建立直补机制,将国家补贴的对象由流通环节改为生产环节,在市场价格基础上补贴粮农。这是财政转移支付方式的重大转变,对于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部分地区试点和今年以来的实施效果看,直补农民确实使农民得到实惠,极大地促进粮食生产,夯实国家粮食安全基础。二是改革粮食风险基金运用,改变过去全部用于补贴流通环节的做法,实行直补生产环节,从而使流通环节补贴资金支出大幅度减少,优化了粮食风险基金支出结构。今年主产省粮食风险基金安排40%补贴农民,三年后这一比例将达到50%。而且,补贴生产环节符合国际惯例,有利于增强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缓解入世后农业面临的压力。

  妥善解决历史包袱,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充分发挥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主渠道作用。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特殊商品和重要物资,我国人多地少,粮食供应从长期看仍是偏紧的。为了保障粮食安全,国家仍然需要掌握一定粮源,实施积极的宏观调控。因此,发挥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主渠道作用是完善粮食流通市场机制的内在要求。一是购销企业要抓住国家解决“三老”问题的机遇,消化历史包袱,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二是抓紧转制和改组改造,按照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要求,深化企业内部人事、劳动和分配制度改革,尽快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和经营实体。三是切实发挥主渠道作用,扩大粮食购销经营量,尽可能多地掌握粮源,增加市场供应,提高市场占有率,主动、高效地调节市场供求。在粮食供求紧张的时候,要服从服务于国家调控需要。

  加强市场管理,健全市场体系,积极维护正常流通秩序。历史经验表明,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都出在流通领域。流通环节多、成本高,是我国经济运行中的重大问题,粮食和其他商品一样,也要抓流通领域的市场管理。一是发挥粮食、工商、物价等部门的职能作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着重加强批发和零售市场管理,做到放而不乱、活而有序。二是所有从事粮食收购、销售和加工的粮食经营者,都要建立台账,确保国家及时掌握粮食收购、销售、库存和价格情况,适时发布粮食生产、消费、价格等信息,正确引导市场预期。三是加强对非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服务和监管,依法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重点是建立最低和最高库存量制度,引导他们合法经营,维护正常流通秩序。

  加强宏观调控,建立长效机制,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新一轮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明确要求运用经济、法律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确保粮食市场稳定和国家粮食安全。一是进一步完善储备体制,强调要继续加强中央储备粮垂直管理,按照“产区保持3个月、销区保持6个月销量”的标准建立省级储备,增强中央和省级储备粮食调控市场的作用。同时,灵活运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调剂粮食品种和余缺。二是建立粮食产销区之间长期稳定的产销协作关系,使产区的粮食有稳定的销路,销区的粮食有可靠的来源。特别是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切实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三是建立科学、准确、有效的粮食供求总量平衡和市场预警机制,制定应急保障预案,确保在紧急情况下粮食供应不断档、粮价不暴涨。

  新一轮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具体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的重大举措,农业发展银行作为贯彻落实国家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政策的重要载体,必须担起肩负的重要职责,立足实际,按照农业发展银行总行和省委、省政府的具体部署,制定全面贯彻措施。

  加大支农力度,为推进粮改奠定坚实基础。一是支持储备体系建设,增强粮食宏观调控能力。农业发展银行贵州省分行去年支持12个新建省级粮食储备库装粮压库,今年要在支持完成省级储备粮装粮任务的同时,配合争取中央储备粮增加在我省的储备规模,积极支持各级政府扩大粮食储备。督促储粮企业把握好储备粮食购入和销售的时机,防止出现逆向操作的问题。二是加大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其主渠道作用。去年以来,在贵州省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的情况下,农业发展银行贵州省分行发放油脂收购贷款1.26亿元,支持粮食购销企业经营油脂,都实现了盈利;去年9月到今年4月,累计发放粮食收购、调销贷款12.7亿元,同比多放4.8亿元;支持企业购调粮食8.75亿公斤,同比多购2.65亿公斤,有力地支持了全省秋粮收购,保证了退耕还林等粮食供应需要。今年,将着力支持国有购销企业充分利用仓容大、网点多、设施先进等优势,扩大粮食购销,发挥主渠道作用。特别是要引导和支持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增强对粮食市场的宏观调控能力,加快实现从“计划主渠道”向“市场主渠道”转变。三是积极推广订单农业,支持掌握足够粮源。年初以来,农业发展银行贵州省分行积极开展有关调研,专题向省政府汇报,并与省粮食局、农业厅联合制定《关于推广粮食订单农业的意见》,专门进行布置。仁怀、习水的红粮,湄潭、丹寨等地的优质稻米订单都有大幅度增加。下一步重点是协调加强对合同履约的约束和监督,提高合同履约率,真正做到企业有盈利,农民得实惠,各方都有积极性,有效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促进粮食生产的稳步发展。四是积极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粮食加工骨干企业发展。今年,农业发展银行贵州省分行把贵州最大的油脂龙头企业作为重点支持对象,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得到了省政府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目前已就支持产业化经营进行调查研究,将向政府汇报,确定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地市级粮食加工骨干企业名单,逐个分类排队,对符合贷款条件的加工企业积极给予贷款支持,重点支持经营量大、调控能力强、资产负债率低、经济效益好的优势企业做大做强。五是推进承贷主体多元化,进一步改进金融服务。打破客户身份限制,对原国有粮食企业改制后形成的不同所有制企业,在落实原贷款债务的前提下,视其风险承受能力给予贷款支持。延伸对粮食批发市场和大型粮食仓储设施建设的信贷服务,完善粮食市场体系建设。适应国家退耕还林补助政策调整,加强退耕还林信贷管理,推进退耕还林工程顺利实施。加快推进全省29个无农业发展银行机构县的业务接管工作,为全省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信贷支持和优质的金融服务。

  加强协调配合,推动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深入进行。一是积极参与清理新增亏损和剥离“老账”。“三老”问题是事关企业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从贵州情况看,“老粮”问题已经基本解决,“老人”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化改革,当务之急是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老账”实行新老划断、分账核算。要积极配合对企业1998年6月以来的新增亏损进行清理认定,真实反映政策性挂账。督促对新清理认定的政策性挂账和“老账”实行剥离管理,支持企业轻装上阵,搞活经营。二是积极参与和支持企业深化改革。去年以来,农业发展银行贵州省分行积极参与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支持企业分流14354人,分流比例为60.9%;撤并独立核算企业208个,减幅52.7%;撤并购销站点806个,减幅32.7%。今年要重点支持和帮助企业依托现有仓储设施,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改造、重组和兼并,形成以国有及国有控股的粮食企业为主导,其他所有制粮食企业为补充的多元化粮食市场主体。对个别资不抵债、缺乏经营活力、已丧失社会信用的企业,果断采取措施,促使其破产退出。继续着力解决人员分流问题,督促企业以业务经营量为标准,帮促企业继续分流富余人员,撤并亏损站点。三是认真做好粮食风险基金监督拨付工作。督促以市场价格为基础,确定直补农民的标准,确保农民得到实惠。督促地方财政在预算中单独安排新增财务挂账利息,按规定使用粮食风险基金,并将节余部分用于陈化粮价差亏损补贴、消化财务挂账开支等。按照简化手续、及时拨付的原则,积极协调在省级财政直接划拨陈化粮价差亏损利息、财务挂账利息等。

  严格执行政策,加强内部管理,实现农业发展银行业务的可持续发展。一是落实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的管理要求,推进内部评级和企业分类管理工作。二是积极为企业提供粮食市场和价格监测服务。三是加强自身建设,为履行职能提供有力保证。

  (作者系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贵州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

  作者:李光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中国工人在阿富汗遭袭
胡锦涛出访欧亚四国
河北邯郸6-3矿难瞒报
辽宁盘锦大桥垮塌事故
雅典奥运圣火全球传递
美国前总统里根病逝
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赴美
《后天》 孙燕姿巡演
2004欧锦赛 NBA总决赛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