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公务员考核不再“留面子”(热点解读)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6月16日05:45 人民网-人民日报 |
本报记者 翁淑贤 考核实行了新办法,公务员日子过得没以前轻松了,工作效率也提高了 5月30日,又到了测评本月工作业绩、拟定下月工作计划的时候。当了近10年公务员的程学君登陆单位内部考核网,给自己本月工作打了分,提交给主管领导后,开始拟定6月份的工作计划。程学君说:“现在日子虽没以前过得轻松,但工作效率确实提高了不少!” 以前,他所任职的行政机关基本不进行平时考核,只有上级部门突击检查时才应付填一填《工作纪实手册》。如今,他一点也不敢马虎,因为整个操作流程都被电脑网络记录在案。 从1月开始,广州率先在全市行政机关近5万名公务员中先行实施量化测评考核,并将平时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不参加平时考核的公务员,年终考核可能被评为不称职。 以前,每年年底单位做总结评先进,程学君都认为“刺激”不大。1998年、1999年,他因工作努力连续被评为“优秀”。2000年,他成绩更为突出,但领导为了“搞平衡”,“优秀”的“帽子”却落到另一名同事头上。2001年,考核又有了新规定———互评,由同事说了算。一向只会埋头苦干的他,成绩比别人高出一截但还是落选了。后来,考核又变成“自评”和“上评”结合,当“优秀”与升工资不再挂钩,他又重新回到“优秀”的行列。 回想起这几年戏剧性的“评优史”,程学君的感觉是“很受伤”。现在,广州公务员的新考核办法突出两个特点———量化测评和平时动态考核相结合。 新的考核办法展现优势:避免“一言堂”、“人情化”,量化测评亮出个人“底细” “公务员的工作不同于一般企业员工,不可量化的东西实在太多了。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考核,历来是人事部门最头痛的事。”广州市人事局局长江云对改革的难度直言不讳。 江云介绍,广州市实行的考核办法是由每个公务员按岗位职责制定每月或每季度的工作计划,并为每项任务设定分数,经主管领导同意后按任务完成的情况进行考评。月底或季末,自评分数与领导评分综合后构成当月(季)考核分数。各单位还可根据实际情况细化具体工作人员在德、能、勤、绩等方面的量化测评标准,年终由主管领导、同事和下属综合测评作为年终考核分数。平时考核的平均分与年终考核分数以6∶4的比例综合,构成年度综合考核分数,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等均以此为据。 为让考核更加科学和公正,广州在公务员的考核过程中引进了信息化的管理手段。各单位把平时考核的结果输入统一的网络平台,以防造假。谁对自己得分有异议即可随时核查。 广州公务员袁强雄告诉记者:“以前评优互相之间也看不出多大差距,现在实行动态的量化测评,孰优孰劣,一看分数就知道了。”不合格的人员很难被“照顾”,表现不佳者也不能像以往那样滥竽充数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新的考核办法显示出不少优点。程学君认为目前这种考核办法相对客观,起码避免了完全由领导说了算或受人情左右的情形。 考核不称职者津贴减半,表现不良者甚至可能下岗 新的考核办法让公务员多了一份压力。 广州市人事局公务员管理处负责人介绍,以往考核,基本称职和不称职者的比例一般在0.1%—0.2%之间。而在约15%的优秀人员和85%的称职人员当中,考核结果体现不出每个人的具体能力和表现差距,对公务员触动不大。如今,考核的结果不但作为公务员任用、竞争上岗、培训的重要依据,还与岗位津贴挂钩。不称职者津贴减半,表现不良者甚至可能下岗。 最具震撼力的是待遇问题。虽然目前各地尚未出台考核与待遇挂钩的具体方案,但专家指出这是迟早的事。从沿海一些经济发达城市正在试行的方案中可以看出,优秀公务员的津贴比称职的要高些,而不称职者津贴只发50%。连续3年被评为称职以上,将构成申请评定职称或涨工资的必要条件。根据广州2002年试行的量化考核结果,全市共有36名和41名公务员分别被评为基本称职和不称职,这些公务员都参加了年度考核专项培训班。在市直行政机关中被评为“基本称职”或“不称职”的25名公务员,分别被扣发25%至50%的津贴。 目前社会各界对公务员考核的改革毁誉不一。江云分析道:“对德、能、勤、绩的评定,各岗位各职别都有不同要求,但我国尚未出台《公务员法》,目前还没有比较明晰的法律依据。不过,我们可以先从信息化手段入手来推动整个考核改革的发展。”她再三强调,广州市目前采用的这套办法只体现了考核手段上的领先,在制度和内容方面还有待改进。 内容雷同,套话连篇,使我国公务员考核流于形式;完善制度和内容,考核可望充分体现个体差异 “该先生才华出众,但人际关系太差,限定3个月内要有明显改善,否则调离行政机关。”这是一份美国公务员的考核评定,简单4句话包含了此人优缺点、努力方向及后果,对今后个人职业生涯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广东省行政管理学会副会长、香港理工大学客座教授唐代望多年研究各国公务员考核制度,他说,目前发达国家对公务员的考核,多以工作职位的分析为基础,评定结果个性十足。而我国许多地方的公务员考核表,内容雷同,套话连篇,对个人事业的发展没有明确指导意义。他认为公务员考核办法要真正做到科学和客观,得在考核内容上下功夫。内容要具体,应建立一套以客观的职位分析为基础的量化考核标准,不同行业、不同职位和职务有不同标准,考核结果能充分体现个体差异。 唐代望认为,随着量化考核制度和内容的进一步完善,如果达不到一定的考评分数,想“留面子”也行不通。 《人民日报》 (2004年06月16日 第五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