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我家的光明日报情结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6月16日08:30 光明日报

  李汉秋

  将平时琐屑汇拢在一起,连自己都吃一惊:原来我家竟然与光明日报结下如此深的不解之缘。

  我1955年进北京大学中文系后,校园里的光明日报阅报栏是大家课余喜欢光顾之处。大约二年级时,谭家健同学在光明日报“文学遗产”专刊发表《孟子散文的艺术特点》。随即,系主任杨晦先生讲课时对它发表不同意见(不赞成把《孟子》作为文学作品来谈“艺术特点”),可见老师们也都关注该报。我们更把在该报发表文章视为很大的成就。

  40年前,1964年8月23日,就是这个“文学遗产”,用了几乎一版篇幅,发表我的长篇论文处女作。当时我正在南京大学中文系进修,导师陈中凡、钱南扬两位先生都看到该报,见到我时都主动表示嘉许。钱先生以他特有的细致指出,崔莺莺已许配郑恒,我文中称她“待字闺中”,不当。与此同时,安徽大学的老教育家孙陶林校长,在全校教师大会上发扬我在光明日报发表长篇论文。一直到1978年,“文革”过后刚刚恢复评职称时,我被破格越级评为副教授,还有此文之功。凡此都显见:当时光明日报在各高校校长、教授、学生心中,都有很高的位置。

  20年前,1984年,光明日报为我的两部成名作发表书讯,发表书评。也在这年,“文学遗产”还就我一篇文章开展《儒林外史》创作方法的讨论,两种意见一来一往,论辩持续了半年之久。吴组湘先生也注意到了,还特别对我作了指导。以后,我的重要学术脚步在该刊上都有脚印,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光明日报是我学术成长的重要园地。

  15年前,我奉调农工民主党中央宣传部工作后,光明日报成了拓展统战宣传的全国性窗口,我在“民主与团结”专刊上发表数十篇文章,而且频频获奖。我们与光明日报联合举办“干部道德建设笔谈”,联手策划“两会”期间的活动和报道,积极组织各地宣传干部参加“同心谱”征文,邀请该刊编辑参加我们的宣传干部会议进行指导……光明日报成了培养农工民主党宣传干部的高级园地,无怪乎去年在河南的农工民主党宣传工作会议上,各地宣传干部获悉张雨福同志生病,二十多人自发联名写信慰问,表达了对光明日报的深情厚谊。

  10年前,1994年8月7日,我和我女儿李韵主撰的《新三字经》正文在光明日报刊出,8月9日台湾吉大报就发表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中国工人在阿富汗遭袭
胡锦涛出访欧亚四国
河北邯郸6-3矿难瞒报
辽宁盘锦大桥垮塌事故
雅典奥运圣火全球传递
美国前总统里根病逝
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赴美
《后天》 孙燕姿巡演
2004欧锦赛 NBA总决赛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