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增长呈现放缓迹象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6月16日12:31 青年参考 |
美国《华尔街日报》6月11日 据6月10日公布的一系列数据显示,过热的中国经济已初步显现增长明显放缓迹象,有望实现软着陆,全球经济也将躲过一劫。 起初,人们担心中国旨在放缓经济增长的一系列措施无法奏效,迫使中国政府最终对经济采取急刹车的办法。但5月份的数据显示,中国钢铁、汽车及其他制造业产值的增速放缓,过热的局面有所缓解。 海外的投资者和金融市场一直密切关注中国经济的动向。原因是虽然中国经济规模占全球经济的比例不到3%,但在许多经济学家看来,中国在全球需求增长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例如,在商品等许多重要领域,中国的需求占全球需求增量的15%。 为了给汽车和发电厂提供燃料,中国的原油进口量创下历史新高,推助油价升至每桶40美元左右。据美国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提供的数据,为了建造高楼和豪华住宅,中国去年进口了大量铁矿石,占全球供应量的27%;中国去年消耗的水泥占全球总消耗量的40%。国际经济研究所的中国问题学者尼古拉斯·拉迪称,如果中国能够放缓经济增速,走上可持续发展的正轨,那么全球都将受益匪浅。 问题在于中国政府在宏观调控经济的同时不能让经济增长骤然放缓,否则的话,将导致众多企业破产,大量工人失业、银行体系坏账激增。人们通常认为,中国经济年增长率要是从近10%一下子降至不超过7%,就属于硬着陆。 还有一些迹象表明,中国能够实现经济软着陆。例如,5月份的M2货币供应量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7.5%,增幅小于4月份的19.1%。另外,5月份固定资产比上年同期增长18.3%,增幅远低于4月份的34.7%。这说明,4月份已显现的一些经济冷却迹象得到了进一步的印证,4月时就有许多重要指标的增长持平。 中国领导人一直在焦急地等待5月份经济数据的结果,以此来判断是否有必要使用加息等更严厉的措施。虽然自去年年中以来中国政府一直在用货币政策阻止放贷,但一直不愿使用全面加息这个手段,他们更希望通过有针对性的措施来遏制某些行业的过热发展。 中国央行曾经表示,通货膨胀率如果达到5%将迫使该行做出9年来首次加息的决定。中国今年4月份的通货膨胀率为3.8%,有迹象显示5月份的通货膨胀水平将升高。 链接 香港《文汇报》6月11日 全球将进入加息周期 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亚洲区首席经济分析员陶冬表示,预期美国6月底及8月会分别加息2.5厘,并料内地今年也将可能加息2厘,持续加息将促使全球进入加息周期,影响全球的资金流动性及香港楼市。 另外,陶冬形容现时宏观调控正处于风高浪急的阶段,内地正处于信贷冰封期,内地政府已由较温和的劝谕和局部信贷限制的手段,改为较强硬的信贷和行政干预,预期将有更多政策出台,以打击过度投资。 美国《华尔街日报》6月11日 中国加息前景未明 中国5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较上年同期增长4.4%,虽略微低于市场预期,但通货膨胀压力并未消除,使央行短期内加息的前景仍然扑朔迷离。 统计局的数据还显示,今年1月~5月份CPI的涨幅为3.3%,与中国今年初制订的2004年消费者价格指数3%的增长目标接近。 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曾表示,央行将以CPI作为是否加息的重要参考。周小川称,央行将密切关注物价变动情况,并暗示如果物价水平上涨过高,央行将可能调整利率。 但另一方面,中国5月份其他宏观经济数据均较为理想,显示中国政府今年以来采取的宏观调控措施已经发挥了显著的效果,从而使得中国加息的必要性有所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