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各界人士送别段绪申同志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6月17日07:07 扬子晚报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政协江苏省第七、第八届委员会副主席、党组副书记段绪申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4年6月10日22时20分在南京逝世,享年66岁。段绪申同志遗体告别仪式于6月16日上午在南京举行。

  南京石子岗殡仪馆大礼堂内庄严、肃穆,哀乐低回。段绪申同志的遗体安卧在鲜花翠柏丛中,覆盖着中国共产党党旗。参加送别的党政军领导同志和各界人士以及生前友好怀着沉痛的心情,缓步来到段绪申同志遗体前肃立,默哀并三鞠躬,向段绪申同志作最后的告别,对其亲属表示深切的慰问。

  段绪申同志1939年9月出生于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县,1960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1年9月南京工学院无线电工程系学习,1966年8月毕业参加工作,任第四机械工业部709工厂技术员;1970年9月起任徐州半导体厂技术员、仪表室负责人;1972年1月起历任徐州市委办公室秘书、秘书组负责人、办公室负责人、办公室副主任;1980年5月起任徐州市电子仪表工业局副局长、党委常委、党委副书记、局长;1981年12月任南京金陵饭店党委副书记;1983年10月任江苏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副主任、党组成员;1984年8月任苏州市委副书记、市长;1986年1月任江苏省人民政府秘书长、党组成员;1993年4月起历任政协江苏省第七、第八届委员会副主席,党组副书记。段绪申同志是中共江苏省第七、第八届省委委员,江苏省第七、第八、第九届人大代表。

  段绪申同志任徐州市委办公室负责人期间,坚持党性原则,经受了各项政治斗争的考验,协助市委领导做了大量稳定人心、落实政策、恢复生产的工作。担任徐州市电子仪表工业局主要领导期间,他深入企业调查研究,为徐州市电子工业的发展打下一定的基础。

  改革开放初期,段绪申同志担任金陵饭店党委副书记、主持全面工作期间,作风细致务实,制定并采用了全新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为饭店的管理与发展、作风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担任江苏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副主任期间,积极参与我省外事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外办制度建设,为我省外事工作的改革和发展,作出了积极努力。

  担任苏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后,他深入调研,制定政策,为苏州市区和张家港港口的建设和对外开放,为苏州古城区的保护、苏州新区的规划建设及苏州所属县区包括昆山新区的规划建设,发挥了重要的参与决策和领导作用,为全市的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段绪申同志任江苏省人民政府秘书长后,按照省委和省政府的工作部署,认真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坚持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工作中,他倾注了大量心血,付出了艰辛劳动,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此期间,他先后参与领导了经济体制改革和住房制度改革的具体工作。参与省政府体制改革小组工作,对政企分开问题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为体制改革做了大量的基础性的工作。他作为江苏省住房制度改革领导小组组长,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积极开展调查研究,组织起草了《江苏省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实施意见》,为我省乃至全国住房制度改革的顺利发展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在负责全省人事编制工作方面,坚持“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从实际出发,严格控制编制膨胀,受到国务院的表彰。在负责组建省政府法制局工作中,他做了大量的决策和协调工作,促进了政府立法工作。在协助分管省地方志工作过程中,多次召开会议,建立机构,落实人员,为江苏省专业志和各市县志的顺利编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协助分管民航的工作中,为南京新机场选址,组建东方航空江苏有限公司,为我省航空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在与各种灾害作斗争中,他深入基层、身先士卒。1991年,在抗御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涝灾害时,他赶赴抗洪第一线,积极组织群众抗洪救灾。1987年徐州庞庄煤矿和1992年铜山县岗子三井“3·13”重大生产事故发生后,受省政府委托,他迅速赶赴现场,组织指挥抢救,调查事故原因,处理善后事宜,认真组织恢复生产,妥善安排群众生活。

  段绪申同志任政协江苏省第七、第八届委员会副主席后,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坚决贯彻执行党的统战政策,团结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界代表人士和广大政协委员,积极组织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活动,积极探索履行政协职能的新途径和体现政协优势的新方法,为做好我省政协工作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和心血,他高度重视加强机关的制度建设和工作人员的思想作风建设,切实提高机关干部职工的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他十分重视和不断加强委员会的自身建设,创新工作机制,注重工作成效。他高度关注并身体力行参与我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积极参加省政协组织的关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的调查、视察活动,认真组织对专题调查、视察报告、建议案的研讨论证,提高政协参政议政的水平和实效。他和广大人民群众保持着密切联系,经常带队与委员们一起深入基层,认真听取和反映群众的意见、呼声和要求。他积极宣传“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不断加强与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的经常性联系,广交朋友,增进共识,为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与保持繁荣,为推动祖国的完全统一,积极努力工作。他从领导岗位退下来后,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省委、省政府的各项工作。他担任省政协工作理论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积极带领研究会理事开展研究活动,为推动政协理论的深入研究,发挥了重要作用。

  段绪申同志坚决拥护并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他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密联系实际,努力学以致用;他自觉服从和服务于我省工作大局,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和部署;他具有坚强的党性和高度的组织观念,时刻牢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密切联系广大人民群众;他善于思考,勇于探索,作风深入,求真务实,具有较高的领导水平和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他坚持实事求是,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不计较个人得失;他严以律己,待人真诚,公道正派,团结同志;他严格遵守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对自己和家属、子女及身边工作人员严格要求,始终保持了共产党员的高度政治觉悟和高尚的革命情操。

  段绪申同志的一生,是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一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他的逝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好党员、好干部、好同志,是全省人民的一大损失。我们要学习他的革命精神、高尚品质和优良作风,化悲痛为力量,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中共江苏省委的领导下,进一步统一思想、振奋精神,为更加自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推进“两个率先”,努力建设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江苏而努力奋斗。

  段绪申同志逝世以后,回良玉、丁光训、黄孟复等领导同志送了花圈和发来唁电。

  全国政协办公厅、中组部、中央统战部,全国政协办公厅、文化部领导和老同志郑万通、孙家正、孙怀山、朱训送了花圈或发来唁电。

  江苏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省纪委、省各有关部门、单位以及群众团体,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上海市、山东省政协,各市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铜山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送了花圈和发来唁电。

  在段绪申同志患病和逝世以后,前往探望和送别、送花圈和向家属亲切慰问的省和南京市领导同志有:李源潮、梁保华、许仲林、王寿亭、任彦申、冯敏刚、张连珍、孙安华、赵少麟、蒋定之、王国生、王珉、罗志军、吴齐、王武龙、洪锦α、柏苏宁、方之焯、李佩佑、叶坚、张艳、赵龙、王湛、吴瑞林、张桃林、张卫国、黄莉新、李全林、何权、王荣炳、林玉英、闵乃本、朱兆良、冯健亲、陈凌孚、李仁、吴冬华、林祥国、陆军、曹卫星、黄因慧、公丕祥、周振华、蒋宏坤、胡序建、汪正生。民革中央、上海市、浙江省、陕西省、神华集团的领导和老同志有:童傅、陈德铭、陈必亭、龙安定、张蔚文、朱达人。

  前往送别和送花圈的老同志有:向守志、魏金山、韩培信、沈达人、陈焕友、储江、孙颔、曹克明、金基鹏、郑炳清、姜玉田、曹鸿鸣、顾浩、辛少波、欧阳惠林、何冰皓、戴为然、李执中、邢白、张耀华、秦杰、高德正、凌启鸿、吴锡军、王敏生、俞兴德、曲钦岳、王霞林、俞敬忠、刘和赓、陈克天、王敬群、胡福明、王昭铨、戴顺智、陈邃衡、彭司勋、韩文藻、沙人麟、戴树和、周桑漪、岳德旺、徐方恒、康迪、牛钊、周志余、朱泽、张品华、张晔。郑萱(新华日报)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中国工人在阿富汗遭袭
胡锦涛出访欧亚四国
美国将移交萨达姆
第三轮六方会谈将举行
河南高考舞弊案
河北邯郸6-3矿难瞒报
辽宁盘锦大桥垮塌事故
《后天》 孙燕姿巡演
2004欧锦赛 NBA总决赛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