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给首都应急救援体系更大指挥权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6月18日01:32 新京报

  北京市东城区有关方面近日向公众递交了一份《公共安全研究报告》。这份以王府井步行街安全防范为课题的警示性报告,详尽描述了这条百年老街一些鲜为人知的潜在危险,包括我们经常不那么注意的触电、中毒、物体打击、高处坠落和特种设备伤害等风险。

  从技术层面解读,作为北京首例公共安全的本地化方案,它的仔细和周到应该算得上中规中矩,其中的研究对策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真要把它落到实处,显然不是报告提及那么简单。其中最大的难题,就是一个区一级的政府,能不能协调得动那么多权高位重的“上级单位”?

  作为中国的政治中心,中央单位多、外国机构多、重点保护目标多是北京的一大特征。由于行政、部门、行业隶属关系的错综复杂,一套应急救援体系若要执行起来,必然会遇到很多需要协调的问题。别说建筑和人口密度大的王府井,就是秀水那么条小街,要想彻底解决它存在的火险隐患,也必须得到不同产权单位的共同支持,但由于涉及各方利益,显然不是一级基层政府力所能及的。

  一套公共安全体系的建立,除了涉及建设、园林、公共环卫、文物部门外,还必须得到公安、消防、卫生部门的大力支持。如果这个应急救援体系指挥不动、协调不起,甚至连个会议都召集不了,那么,我们对安全防范做出的正确判断都将纸上谈兵,更别说要应付那些突发性事件了。

  眼下,要让北京的公共安全未雨绸缪,我们最缺的不是技术手段,不是政策文本,而是作为一个应急救援体系,它怎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公共协调权?也就是说应紧指挥系统由谁说了算?更重要的是紧急状态下听谁下达指令?如果在技术细节确定前不解决协调机制的建立问题,多么清晰的文本都将发挥不出它的作用。

  仅就北京市挂账的434起消防隐患看,其相当数量的违章建筑都是辖区政府“搬不动”的单位。在铁路警察各管一段式的“公共安全责任区”里,我们首先要解决的恐怕不是一本《公共安全研究报告》的问题,而是首都公共安全究竟应该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协调、指挥机制。显然,要想回答好这个问题,不是行政争夺,不是本位主义,而是首都公共安全的百年大计。

  本报特约评论员胡安东相关报道见A12、A13版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中国工人在阿富汗遭袭
胡锦涛出访欧亚四国
美国将移交萨达姆
第三轮六方会谈将举行
我国部分省市供电告急
河北邯郸6-3矿难瞒报
辽宁盘锦大桥垮塌事故
《后天》 孙燕姿巡演
2004欧锦赛 NBA总决赛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