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余秋雨新作记述“文革”经历 集中回应外界批判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6月18日07:13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上海六月十七日电中国文化名人余秋雨作品的畅销,与“批余”声音的此起彼伏,已成为近年来内地文化圈的一大现象。日前,余秋雨写作“文学性人生回忆录”《借我一生》的消息刚刚传出,就引起了众多评论家们的关注,焦点则集中在余秋雨如何讲述自己的“文革”经历上。

  据此间《新闻晚报》今日报道,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余秋雨散文集《文化苦旅》出版以来,各类“批余”之声从未间断过,且有逐年上涨的趋势。批评家们的目光,也从早期对余文硬伤软伤的学术批判、发展到对余秋雨散文的文学批评、继而很快转向了对余秋雨个人历史的大批判,而且每每都能成为内地当年最为轰动的文化事件。

  二000年一月青年学者余杰的一篇《余秋雨,你为何不忏悔?》,以“文化流氓”、“文革余孽”等激烈的字眼,在内地引发轩然大波。余文也引发了读者对余秋雨的“信任危机”。二00三年六月上海《咬文嚼字》编委金文明推出《石破天惊逗秋雨》,指出余秋雨三本散文集中的一百三十多处文史知识差错,引发“金余舌战”。

  在今次的新书里,余秋雨一改以往“不分辩”的态度,首次集中回应了一直以来外界批判他的诸多“罪状”,并且用了十多万字的篇幅,记述自己在“文革”期间的所作所为。据已看过文稿的出版界人士透露,这部近五十万字的作品,很可能会在文坛激起余秋雨成名以来最大的风波。

  正在美国作访问学者的余杰对《新闻晚报》记者表示,坚决反对余秋雨“不忏悔”的态度:“我从来就不想针对余秋雨个人,而是想通过这个个案,来分析来探讨中国知识分子的局限性。在中国,忏悔一直是一个缺失的人文传统。巴金的《随想录》为什么能感动人?不是因为他没有犯过错误,而是他用自我批评而不是极力辩解的方式,来对待自己的过失。”完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中国工人在阿富汗遭袭
胡锦涛出访欧亚四国
美国将移交萨达姆
第三轮六方会谈将举行
我国部分省市供电告急
河北邯郸6-3矿难瞒报
辽宁盘锦大桥垮塌事故
《后天》 孙燕姿巡演
2004欧锦赛 NBA总决赛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