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客厅里的性教育课堂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6月18日12:06 大华网-特区青年报

  黄莉莉

  5月的一天,我突然接到一个陌生的电话,是位姓王的大姐打来的,她说从报纸上看到我举办性教育讲座的事,很感兴趣,问我愿不愿意到她儿子的班上讲一讲?

  我原来是医院妇产科的一名助产士,近几年来,一直关注青少年性教育。通过对人工流产的科研调查,我深切感受到,由于青少年缺乏必要的性知识,给自己的身心带来多么大的痛苦。从那时起至今,我举办了近40次青少年性教育讲座,也接到过大量学校和其他社会机构的来信来电,可到现在为止,直接听到家长的要求还是头一遭。

  她说,儿子今年上高二了。她一直都想跟孩子谈谈性的问题,但找不到合适的机会。每当她一提起话头,儿子就说,不用你教育,这方面我比你懂得多。王大姐说:“我说不过儿子,却很不放心。”王大姐表示,要和学校领导联系,争取校方出面邀请。

  可没过几天,王大姐说这事“黄”了。学校说“研究研究”,可一直没有下文。对此我倒是习以为常,在升学的重压之下,学校很难拿出宝贵的时间来给学生讲这些在他们看来并不重要的内容,更何况王大姐的儿子在重点高中。但她非常执着,决定自己组织讲座,请儿子的同学到家里来听。

  到家里办性教育讲座,我自己都觉得新鲜,也说明家长和孩子在性教育方面真实存在着困惑和需求。我答应下来。

  王大姐是个做事非常认真的人。她请我把讲座提纲传给她,复印多份,让儿子在班里散发,征求自愿参加人员,并强调一定要征得父母的同意。儿子听说有我这么个人来讲课,不仅一口答应,而且积极地在班里做宣传。

  参加名单上有6人,当我到时,又跑了仨

  这件事据说在班里引起了“轰动”,同学们又惊讶又好奇。但哄闹一番过后,最终名单上只有6人。她儿子说,同学们放学后都挺忙,没时间。我倒觉得,孩子们第一次公开讨论这样的话题,会感到害羞,人少也属正常。我们定好了时间,相约在王大姐家见面。

  可等我按时到达却发现,只有三个同学,二男一女。王大姐说,刚跑了三个,因为他们发现还有家长,觉得不好意思,决定不参加了。我说人少有人少的好处,大家可以少些顾忌,多些交流。

  “我还不是很老吧!你们叫我大姐吧!”现在的孩子似乎都不怕见陌生人的,很快,我们就熟悉起来。

  我建议把沙发垫子都摊在地上,围着我的笔记本电脑,席地而坐。因为是下午放学后,大家都有点饿了,我就拿出准备好的巧克力分给大家一起吃———我每次举办讲座都会给同学们带点小礼物。

  讲座的题目是:“给我的小弟小妹———未来的丈夫和妻子”。三个孩子一看就笑了。我问他们:有谁今后不想建立家庭,生儿育女?他们一致摇头。我们在讨论中达成共识:只要选择婚姻,做丈夫和妻子就将成为自己的终身职业,而这样一个重要职业是需要终身学习的。

  第一部分是基本生理知识,介绍生殖器官的卫生常识。我先给他们讲了一个清洗包皮的故事:受朋友之邀,我曾经给她的孩子讲解生殖器官的卫生知识。过了一段时间她妈妈打来电话问我:你知道我儿子每天拿什么洗他的包皮吗?我的洗脸盆!她大笑不止。因为自从我给他讲了包皮要保持清洁后,他就认为要用最干净的盆来清洗。他认为家里只有妈妈的洗脸盆是最干净的,所以他就天天用妈妈的洗脸盆。

  听完这个故事,在场的人都笑了。我先让女同学讲讲什么是包皮垢,她一脸糊涂地皱着眉,摇摇头。我发现,高中阶段的女生了解男生的欲望,远远没有男生想了解女生那么强烈。有一次我在一个学校讲课,课后一个女生建议,应该男女生分开讲,因为男生知道得太多了,两者根本不在一个层次上。

  我又让一名男同学讲讲什么是包皮垢?他是什么时间开始清洗的?他立刻讲了他10岁时做包皮分离手术的情景。我发现女同学有点听傻了,她说,以前,她根本不明白这是一种什么“装置”。我说,各位如果今后也有儿子了,就要从小帮他养成清洗包皮的好习惯。

  孩子一直不明白,“两团线”和生命有什么关系

  幻灯一张张地放,同学们的问题也一个接一个。可以看出,同学们对“怀孕和避孕知识”最感兴趣。因为这与性活动直接相关。我让他们先回忆一下,自己小的时候爸爸妈妈是怎样回答你们“我是从哪儿来”这个问题的。

  女同学首先说,她小时候,妈妈说她是从厕所里捡来的。以至于后来她每次上厕所时都注意看看有没有孩子,能不能捡个孩子回家。

  一位男同学说,他妈妈不好意思给他讲,就送给他一套性教育光盘。那里面是用两团线来寓意“性”的,可他一直不明白这“两团线”和生命有什么关系。

  这让我想起一个搞笑的小故事:一个小朋友问爸爸妈妈自己是从哪里来的,妈妈想了一会儿说:你是送子鸟送来的。小朋友在当晚的日记里写下:我的爸爸妈妈没有性生活。通过观察父母的讲述方式,我想,对孩子的性教育,不管用什么比喻,一定要实事求是。

  同学们还特别关心怀孕的时候,阴道和子宫会不会撑爆了?药流、人流、无痛人流是怎么回事?最让我吃惊的是当我问到人工流产的危害时,他们马上回答:子宫内膜越刮越薄,以后就不能生孩子了。这是我办讲座以来听到的最专业的说法,很多成人都不懂这个道理。

  他们三个几乎同时兴奋地叫了起来:哎呀,第一次见到真的避孕套!

  关于避孕的这一节叫:“生命的诞生”。我问他们:怀孕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们好像事先对过答案一样,齐声说:“怀孕是一件很难的事!”

  是的,很多未成年人都认为,怀孕很难。他们会说:“只发生一次,怎么会怀孕?”因此存在侥幸心理。我反问:如果是一件很难的事,那我们国家的人口还会这么多吗?我从书包里拿出了几个避孕套,分给他们看。

  看到避孕套,他们三个几乎同时兴奋地叫了起来:哎呀,第一次见到真的避孕套!一个男同学连连说:刚才走的那几个同学要是知道能看见避孕套,肯定不走了。

  说实话,孩子们的反应也出乎我的意料,没有想到他们会这么想了解避孕套。而这一普通的生殖常识,常常被家长和学校讳莫如深。看来他们还很想深入了解。

  讲解完避孕注意事项,我们开始涉及一个敏感的话题,即婚前性行为。主要讨论性能不能尝试?性节制和性放纵有什么区别?

  一名男同学说可以尝试,他觉得没什么。女同学说不行,如果怀孕了会很麻烦。而另一男同学则不发言。

  我请他们思考,谁结婚时愿意告诉自己的伴侣:我以前和别人、或几个人有过性关系?谁认为这是光荣的事情?谁愿意和对待性很随便的人结婚?

  从他们的表情可以看出,他们以前从未想过这些。我说,去年我在一所职业高中讲课时,也请学生思考了这些问题。一个男生发言,他要选择节制,因为节制的快乐是可持续发展的快乐。

  这时,认为“可以尝试”的男同学问:从有性的欲望到结婚有很多年,这些年怎么办呢?我没有回答,而是让他和另一男生一起算一算:一个人开始有性的欲望大概是15岁,一般人的结婚年龄大概是25~30岁,因此大约需要等待10~15年,看起来很长。但是从结婚开始,享受安全快乐的性可以持续到55~75岁,因此有25~50年的时间。用10~15年的等待来换取25~50年的安全和快乐,是否值得呢?孩子们陷入了沉思。

  接着,我们又对婚前性行为和性病对人的影响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我告诉他们,面对很多性病,避孕套是无法预防的,就避孕本身来说也存在失败率。而且避孕套也不能保护被性伤害的心灵……了解这些,他们也许会更加认真地思考未来的生活,作出更有利于自身的选择。我随后放了些性病的幻灯照片,他们都大喊:赶快换吧,太恶心了!

  与你的伴侣一起分享最美丽的玫瑰

  在一阵阵笑声中,时间已经过去两个小时了,尾声是“传递玫瑰”游戏。我将事先准备好的三枝玫瑰传给他们两枝,他们三个先轮流将一枝玫瑰的花瓣一瓣瓣地扯掉,同时要说出一种放纵的行为:如吸毒、酗酒等等。等第一朵玫瑰的花瓣扯光,只剩下一条秃秃的杆时,我说,这枝玫瑰代表一个没有节制的人生。10年以后,当这个人打算结婚的时候,你们觉得他还能给婚姻剩下什么吗?

  接着,大家又开始继续扯掉第二朵玫瑰上的花瓣,当他们只扯掉几瓣时,我叫他们住手了。拿起这枝不太完整的玫瑰,告诉他们,即便已经卷入了放纵的行为之中,节制仍然是最好的选择。玫瑰即便失去了一两个花瓣,仍然很漂亮。

  我又指着手里那枝完整的玫瑰,告诉他们,这才是最健康安全的生活方式。最后,我又将三枝玫瑰同时拿起,对他们说,你们现在就像美丽的玫瑰,我相信你们10年以后,可以把人生最珍贵的东西与你的伴侣一起分享。

  讲座结束了,我问他们,能否在班里举办这样的讲座?他们大叫:“不可能!老师和学校肯定不能同意。”我又问:那到班里去宣传今天的讲座呢?他们笑着说:“大姐你放心,肯定有一半同学要传阅我们的笔记!”他们说,其实同学们以前都已经通过各种渠道知道了一些性知识,但并不全面和深入。他们要求我把幻灯片留下,“好好复习”。

  对讲座最感到新奇的莫过于王大姐了,她惊讶地发现,孩子有时候比她知道的还多。她都不知道还有紧急避孕这回事,而这些孩子都能一下就说出紧急避孕药的名字。

  我给孩子们发下的反馈意见表还没有回收到。也许我做的工作只是帮他们整理已有的知识,答疑解惑罢了!我希望把正面和负面的信息都告诉他们,相信他们会作出有益的选择。(摘自6月7日《中国青年报》)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中国工人在阿富汗遭袭
胡锦涛出访欧亚四国
美国将移交萨达姆
第三轮六方会谈将举行
我国部分省市供电告急
河北邯郸6-3矿难瞒报
辽宁盘锦大桥垮塌事故
《后天》 孙燕姿巡演
2004欧锦赛 NBA总决赛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