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小姐”称呼弃之何惜?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6月19日10:08 广州日报大洋网

  不久前,北京某街道在相关工作管理规定中增加了“文明敬语”的新内容,除了禁称“小姐”外,还包括禁止街道工作人员称呼流动人口“打工仔”、“打工妹”、“小保姆”等,对违反者将给予通报批评。这则消息一经见报,引起了各方争议:有人认为这样做没有必要,有人认为,这种规定是对流动人口的一种尊重,应当肯定。

  关于“小姐”称呼的避讳由来已久,因为让人容易往从事某种不良职业方面联想。据说,如果在餐馆称呼服务员为“小姐”,可能不受服务员待见,如此云云,当时只把它当作“奇谈”罢了。没想到自己后来也到了开放前沿,每到餐馆吃饭,仍改不了称呼服务员为“小姐”的习惯,同事也时有提醒:“要叫‘靓女’!”在这里,不难发现,不管叫什么,话语权始终在处于相对强势的人群这边。

  现在看来,如果说当时对小姐的“避讳”尚在“民间”约定俗成的阶段,那么,这一回北京某街道的这个规定就有点上升为“官方态度”的味道了。而从民间约定到官方认可,这个过程折射出的社会学上的意义远远大于其词汇学意义。该街道出台规定的出发点无疑是正确的,他们的愿望是,至少在街道流动人口工作站,不能让外来人口有一种被歧视的感觉。“打工仔”或“小保姆”只是一个人的职业,不是一个人的身份。在过去的长期一段时间内,我们太过于看重一个人的身份:领导干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城里人、乡下人,什么样的身份就享有什么样的尊重或歧视,而身份,多半是由出身决定的。现在,我们正在告别这个身份社会,建立一个契约社会,那些表示身份的称呼,尤其是那些带有明显贬义和歧视的身份称呼,弃之何惜?

  当然,“弃”只是开端,而要让歧视性的身份称呼不再复活,还有赖于社会文明尤其是民主法治的进步,当每个人都拥有平等的话语权,当平等的权利受到全社会的共同尊重时,我们的讨论也就“功德圆满”了。(来源:广州日报)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中国工人在阿富汗遭袭
胡锦涛出访欧亚四国
美国将移交萨达姆
第三轮六方会谈将举行
我国部分省市供电告急
河北邯郸6-3矿难瞒报
辽宁盘锦大桥垮塌事故
《后天》 孙燕姿巡演
2004欧锦赛 NBA总决赛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