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给家族企业嫁接现代制度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6月20日00:02 河南报业网-大河报

  本报记者 李素莉/文 赵峰/图

  宁波方太厨具公司董事长茅理翔,6月12日在河南郑州举行的中世商务首届“中国企业家管理论坛”上抛出了一个很中庸的家族企业论———否定家族企业就是否定民营企业,但家族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一定要淡化家族制,要把现代管理制度嫁接到传统的家族管理模式上,建立现代家族制。畅谈交权经

  茅理翔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企业家,被外商誉为“世界点火枪大王”。在“中国企业家管理论坛”上,茅理翔畅谈了建立现代家族制的必要性。

  茅理翔多次提到“三”这个数字。

  时间分配是三个“1/3”———1/3讲课、1/3写书、1/3会友。

  交权经是三个“交”———大胆交,坚决交,彻底交。茅的理由是,民企老板60岁不交权,难免以后不昏头。不要霸着权力不放手,要知道,交给儿子的不是资产,而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交权,就要彻底交,不要留尾巴或者垂帘听政,这样有损于儿子的威信,也让下属无所适从。

  教子经是三个“三年”———带三年,帮三年,看三年。茅认为,要及早地压担子给儿子,培养他的能力,树立他的威信,扶上马再送一程。但是,要注意不要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儿子,最终大主意还要儿子拿。“有一家企业就是没有及早地给儿子压担子,日子过得太舒服,到传位时,引起部分中高层管理人员不满而纷纷辞职,结果企业也垮了。”茅举出身边的例子证明自己的看法。

  在交权上,茅有一个著名的“口袋论”:他认为太太、儿子和自己是一个口袋的,不会有利益上的冲突,女儿和女婿就不同,所以他把女儿和儿子分开,让他们各管一摊。这样就不容易闹矛盾。

  “如果你发现有人的能力远远超过你儿子,你还要把位子传给儿子吗?”面对这样的提问,茅理翔不容置疑地回答:当然,除非儿子不感兴趣。

  茅理翔举出大量数据,说明了家族企业之盛行,生命力之顽强之后,又提出要淡化家族制。这种观点显然容易得到认同,但未免失于中庸。

  茅说,宁波的企业100%是民营企业,其中99.9%是家族企业。世界500强企业中有176家是家族企业,而据美国管理学家的统计,国际上80%以上的企业都是家族企业,可见家族企业何其盛行。

  茅对家族制有三点看法:民营企业在创业初期一定要依靠家族制;民营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一定要淡化家族制;民营企业在目前要彻底否定家族制是不可能的。他的结论是:要建立现代家族制。

  民营企业之所以在创业初期一定要依靠家族制,是因为委托代理成本低,团队合作力量强,决策灵活,风险控制严。创业初期,一无资金,二无厂房,引不来人才,只有家人会与你共同奋斗。

  但是,民营企业发展到一定的时候,一定要淡化家族制。这是因为家族制管理模式极易引起家族矛盾,而清官难断家务事,结果往往造成父子、兄弟反目,夫妻离婚,而企业分崩离析。

  “江苏有四兄弟,开始共同创业,很团结,后来企业大了,四兄弟闹分家,由于老四抢先注册了共同的商标而打起了官司,闹得不可开交。”这是茅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的事例。

  另外,家族制企业容易排斥人才,在七大姑八大姨控制实权的家族企业里,人才引不进,引进了也留不住。 怎么办?淡化家族制。

  茅讲,像方太,董事长是他,总经理是他儿子,他儿子下面所有中高层干部,全部是引进的硕士生,本科生,不准有他的亲戚和家族成员任干部,这样,不但没有家族矛盾,还能大量引进人才。茅举了个例子,他因拒绝自己弟弟进企业当中高层管理人员而向母亲请罪。

  为什么当前否定家族制是不可能的?茅的解释是,目前,我国的职业经理人队伍还没形成,我国的法律还不健全,信用体系不完善。

  中国民间有“富不过三代”之说,而学者也发现,至少有80%的家族生意在第二代手中完结,只有13%的家族生意被第三代成功地继承。

  遇到儿女不成材或者对企业经营不感兴趣,掌权者该怎么办?浙江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提出设立“败家子基金”:由专家管理,由此养活败家子。

  茅理翔对“败家子基金”的观点不愿过多评论,但他认为,庸才下,能人上,是企业必须做到的用人之道,但对于能力不强的儿女或者元老,则不易采取过激的办法,而要稳妥地安排他们的出路。据他讲,目前他只有8位亲戚在飞翔集团、方太公司工作,而且都是车间主任以下的普通职工,更多的亲戚是在他们夫妻资助下另行创业发展的,企业元老也是这样。

  说到河南的民营企业,茅认为,河南的民企不少也是家族投资、家族经营的,但大部分企业已把自己的股权稀释出去,变成股份公司。因此,纯家族企业不如浙江的多。他认为,从长远来看,民营企业稀释股权应该是一个方向。当然,不是无限稀释,如果你不是世界500强企业,就不要相对控股,而要保持51%的绝对控股权。

  为什么要稀释股权呢?茅说,这就要说到企业的薪酬机制,职业经理人往往不满足于固定的工资或资金,而有分得股权的要求。不稀释股权就不易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并留住他们,防止因他们跳槽而给企业带来损失。给他们股权,等于给其戴上了金手铐。

  对自己从实践中得来的家族管理论,茅加了一句注语:管理是解不开的结,解完了一个,又要解下一个。作为企业家,要不断地充电和提升自己,才能把企业带向更高更好的未来。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中国工人在阿富汗遭袭
胡锦涛出访欧亚四国
美国将移交萨达姆
第三轮六方会谈将举行
我国部分省市供电告急
河北邯郸6-3矿难瞒报
辽宁盘锦大桥垮塌事故
《后天》 孙燕姿巡演
2004欧锦赛 NBA总决赛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