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广聚英才兴大业——“崛起中的江西工业”系列报道之人才篇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6月20日01:33 大江网-江西日报

  2004年的赣鄱大地,处处充满活力,这活力缘自全省GDP增速的连年提升,缘自经济效益的日益看好。

  有关数字显示:2000、2001、2002、2003年我省GDP增长分别为8%、8.8%、10.5%、13%;财政收入增幅依次是11.5%、16.6%、17.7%、2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依次是11.6%、20%、32%、49.5%;大开放形成崭新格局,2003年实际利用外资跃入全国第9位,百姓口袋日渐殷实,农民收入一年的增加额相当于前5年的增长量。

  这一切,得益于3年前省委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江西要在中部地区崛起”,以及“以工业化为核心,以大开放为主战略,建设‘三个基地、一个后花园’”战略目标的实施。

  要实现上述目标,最关键的就是人才。3年来,江西的人才观念得到更新,人才环境得到优化,一大批天下英才聚集江西,为江西工业的快速崛起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

  人才强省:助推江西工业崛起

  “一人可以兴厂,一人也可以败厂。”人才是一个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才决定着企业的生死。

  涂建民,一个受命于危难之际,由职工民主选举出来的企业领头人,将1万多名萍钢人拧成一股绳,通过大刀阔斧的改革,硬是将一个被列入“死亡名单”的企业救活了。5年时间,企业规模扩大了5倍。2003年,萍钢在全省独家提前一年完成省委、省政府提出的销售收入、工业增加值和利税三年翻番的目标,成为全省工业企业的一面旗帜。

  企业的竞争其实就是人才的竞争。从我省的实际来看,全省各类人才总量不足,密度小于全国平均水平,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较少。此外,人才的结构性矛盾突出,行业分布不合理。企业人才仅占人才总数的28%,百分之六七十的人才集中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而发达国家企业人才占到了70%,深圳达到了80%以上。江西每年向全国各地输送了很多人才,但回来的并不多。

  在实现江西工业的崛起过程中,对人才的渴求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强烈。“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拥有更多的人才是江西的希望所在。”省委书记孟建柱发出深切感受。

  创新人才观念,优化人才环境;改革干部人事制度,“走出去、请进来”;省校合作,省院合作……通过采取一系列留住人才、引进人才的措施,到去年底,人才进出已基本平衡,不少“海归派”返回江西,大量技术和人才被吸引进来。南昌高新技术开发区,有高新企业175家,占全省的80%,有博士66人,硕士613人,拥有高级职称的专家1267人,成为江西的“人才高地”。

  科学人才观:不拘一格选人用人

  “什么样的人是人才?”近几年来,我省不少企业打破传统的识才观念,用市场化的“赛马”方式进行选人、用人,不惟学历、不惟职称、不惟资历、不惟身份,能力和业绩成为检验人才的主要标准。这种“不拘一格选用人才”的新人才观,使得一大批企业需要的各类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在江西博能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曾有过工作不到三年就被提拔为股份公司副总、集团公司总会计师,试用三个月就被提拔为大型项目经理的事例。大胆选用人才、工作看能力的做法为员工创造了施展才华、实现自我价值的环境,从而也吸引了更多高素质的人才。

  如今,我省企业已形成共识:人才不仅仅指单一的高、精、尖人才,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大批各类型、各层次、各方面的人才。人人都能成才的新观念逐渐形成。江铃推行的“三主师制”是这一新人才观的具体体现。通过聘任主任工程师、主任技师、主管工程师的“三主师”制,使专业技术人员在技术岗位上,同样可以享受较高管理层级员工的待遇,一线技工通过评主师,工资可以超过总经理。这一举措,有效激活了江铃智力资源,涌现了以“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袁政海为代表的优秀技工队伍。

  人才新机制: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待遇留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但相对落后的经济环境,我省企业很难用较高的待遇和容易成就的事业来吸引人才。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搞活人才工作机制,成为近几年来我省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一个重要做法。

  目前,在我省大型企业,基本上建立了与市场接轨的人才薪酬激励机制、人才培养机制和人才流动机制,从根本上打破了束缚人才成长、妨碍人才活力的体制机制障碍,实现了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清华泰豪,对公司的骨干人员、引进的人才和有能力有潜质的员工建立了期权工薪制度,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提供期权股,将员工的利益与股东的利益相结合,这种被称为“戴金手铐”的办法对吸引和留住人才产生了很好的效果。省冶金集团公司,自2000年开始,就在新钢、南钢、萍钢等6家企业试行企业领导干部模拟年薪制,使企业领导人薪酬与企业经营业绩挂钩,企业法人代表年薪近40万元。目前,年薪制的试行办法已在冶金系统全面推开。此外,业绩基本年薪、绩效模拟股权和廉洁保证基金相结合的薪酬办法,也在我省部分企业实行,通过公开竞聘、竞争上岗、末位淘汰,享受不同技术津贴,提高待遇,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

  人才培养,是人才强省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引进人才的同时,我省企业都高度重视人才培养,一方面通过企业的培训中心,对员工开展各类各层次的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各类人才的能力和技能;另一方面,不断选送优秀员工到国内外著名院校和研究机构深造,并经常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到企业给员工讲课交流。不少人进入企业后,都是通过不断的培训提高了工作技能,通过进修获得了更高的学位。近几年,省冶金集团系统85%的企业领导参加了1~3个月的企业领导工商管理脱产培训;新钢、南钢与北京科技大学、中南大学等国内高校联合办学,为企业培养了在职硕士150余人。

  全新的人才机制体制,为我省企业发展注入了活力,增添了后劲。江铃,在全国率先实行“日薪制”,通过员工与劳动部门签合同,改变了过去国有企业不能解决的“能进能出,能上能下”问题。目前,日薪制员工占江铃员工总数的四分之一,他们活跃在生产一线,发挥出巨大的潜能,1名日薪制工人能干过去3个人的活。泰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搭建各类人才发挥作用、施展才华的舞台,以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品,5年时间效益提高了近30倍。

  (胡萍 何宝庆 大江网-江西日报)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中国工人在阿富汗遭袭
胡锦涛出访欧亚四国
美国将移交萨达姆
第三轮六方会谈将举行
我国部分省市供电告急
河北邯郸6-3矿难瞒报
辽宁盘锦大桥垮塌事故
《后天》 孙燕姿巡演
2004欧锦赛 NBA总决赛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