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保护是淮河污染反弹主因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6月21日05:22 人民网-人民日报 |
本报北京6月20日讯 记者刘毅报道: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今天通报了淮河流域污染调查有关情况。调查结果显示,经过10年治理,淮河干流水质已有明显改善,但近年淮河流域污染出现了一定反弹,一些支流污染还很重。淮河治污要进一步取得成效,必须督促地方政府与企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改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必须采取综合治理措施,促进企业清洁生产,减少污染排放;必须强化执法手段与能力,严厉打击不法排污行为。 5月28日至6月11日,国家环保总局派出3个督察组,对河南、安徽、江苏、山东沿淮四省21个地市、91个区县的重点工业污染源、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和重点河流断面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暗查。检查了涉及化工、酿造、医药、造纸等行业的165家重点工业污染源、30座城市污水处理厂、65条河流(湖、排污沟)、155个河流断面。 潘岳说,根据调查结果,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形势依然严峻。 一是总体上水质仍然较差,特别是主要支流水质污染严重。淮河流域还有近一半的断面水质尚未达到“十五”控制目标,部分重点支流跨界断面水质污染严重,有的甚至持续恶化,部分河段氨氮严重超标。 二是排污总量仍然居高不下,主要污染物排放超过环境容量,一些主要支流和地市排放量仍在增加。 三是污染反弹问题严重。检查发现,企业违法排污现象还很普遍。 潘岳说,在看到问题的同时,必须客观评价淮河治理成果。治淮10年来,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沿淮四省政府采取了结构调整、工业污染防治、建设生活污水处理厂、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等一系列措施。总体上看,沿淮四省在经济快速增长的情况下,淮河流域排污总量逐年下降。治污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 潘岳说,要清醒地看到,淮河流域经济欠发达、人口密集、污染严重,水污染治理难度之大是前所未有的,它所取得的成效还是相当脆弱的。 首先是地方保护,这是造成淮河流域污染反弹的主要原因。流域内各级政府“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的现象还很普遍。 二是资金投入不足,治污工程建设滞后。到目前为止,淮河“十五”计划投资完成率仅占33%,个别省份甚至不足20%。污水处理厂建设缓慢,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低。 三是结构性污染依然突出,企业超标反弹严重。造纸、酿造、化工、制革和印染等仍是淮河流域主要行业,特别是造纸业,仍是排污大户。 四是非工业污染日益突出。化肥、农药施用量不断增加,其中约70%的用量流失或残存在土壤和农产品中,最终进入水体。 国家环保总局已要求沿淮四省环保部门对“十五小”企业彻底取缔,对50家严重超标排污企业实施停产整顿,将污水处理厂纳入污染源严格管理,查找26个重点河流断面污染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同时,国家环保总局将把大型上市企业的违法排污行为通报给证监会。 《人民日报》 (2004年06月21日 第十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