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流丽悠远的昆曲(茶亭)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6月22日05:02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阿坤

  昆曲,是我国一个古老而又濒临衰落的剧种。在2000年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它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充分表明了它的文化价值和保护意义。

  已有近600年历史的昆曲,又称昆剧,最早起源于江苏昆山一带流行的民间曲调,后经昆山音乐家顾坚整理加工,吸收了当地的民间戏曲腔调,在明初逐步形成了昆山腔。到了明代嘉靖、隆庆年间,原籍江西、流寓太仓的魏良辅等一批戏曲音乐家又对昆山腔进行了革新。革新后的昆山腔,糅合了弋阳腔、海盐腔和北方一些曲调的艺术特长,使之演唱既“流丽悠远”,又“转喉押调”、“字正腔圆”。在伴奏上因增加了笛、箫、笙、琵琶等管弦乐器,使之声调唱腔更加秀丽抒情,婉转动人。此时,昆山籍作家梁辰鱼又根据昆山腔的艺术品特点,写出了《浣纱记》剧本,从而使昆山腔最早登上了我国的戏曲舞台。《浣纱记》上演后,大大扩大了昆剧的影响,不仅“梨园弟子喜欢之”,而且许多文人学士竞相撰写剧本,从而使当时与余姚腔、海盐腔、弋阳腔相并列的,被称之明代四大声腔之一的昆山腔名声鹊起,迅速传播。至明万历年间,以苏州为中心扩展到江浙各地,之后又流传到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安徽、四川、贵州、云南、山东、河南、河北等省,万历末年传入北京,成为当时全国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剧种。

  昆曲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一批有影响的上演剧目,著名的有王世贞的《鸣凤记》,汤显祖的《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高濂的《玉簪记》,李玉的《一捧雪》,洪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等。由于昆曲的精彩表演艺术往往集中在某些单出戏里,因而同时出现了不少著名的折子戏,如《游园惊梦》、《拾画》、《思凡》、《秋江》、《折柳》、《琴挑》等。昆曲在演出时,往往由若干套曲组成,以构成一出戏的音乐,经过漫长的积淀,至今仍保留着1000余种曲牌。数百年来,昆曲对许多剧种的舞台艺术,产生过深厚的影响,有“百戏之祖”、“百戏之师”的称誉。

  “从明天启初到清康熙末的100多年间,是昆曲的黄金时期。这时期,戏班竞演新作,表演艺术日趋成熟,角色行当分工细致,身段唱念愈加讲究。昆曲自乾隆以后逐渐衰落,至清代末年,专业的昆曲班社已经所存无几。至全国解放前已濒临衰落。

  全国解放后,由于党和政府对昆曲的扶持和支持,使这一古老剧种获得了新生。1956年浙江昆剧团成功演出了由《双熊梦》改编的《十五贯》,轰动了全中国,被誉为“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此后,又先后在苏州、南京、上海等地举办了各种重大的昆曲演出和纪念活动,全国现有苏州昆剧院、江苏省苏昆剧团、北方昆剧团、浙江昆剧团、湖南省湘昆剧团、上海昆剧团,对拯救、继承和发展昆剧,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4年06月22日 第二版)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英语四级考题泄露
美国将移交萨达姆
第三轮六方会谈
我国部分省市供电告急
伊征兵中心遭袭击
辽宁盘锦大桥垮塌
2004世界难民日
2004欧锦赛 2004温网
不良信息举报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