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川藏线上的生命路标(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6月22日05:19 人民网-人民日报
张全林(中)和战士在一起。

  戴成华 刘道国摄

  新华社记者 刘永华 本报记者 翟启运

  大雪茫茫。耸入云天的雪山之巅,突然暴露出一片时隐时现的流动绿色,沉寂的雪野顿时增添了些许生命的气息。这,就是张全林和他率领的进藏物资车队。

  这是52岁的张全林第147次高原兵车行。

  从普通汽车兵到大校兵站部部长,32年间,张全林一直穿行于缠绕在千沟万壑间的川藏公路上。

  雪,一阵紧似一阵。冰雪路上,108台挂满防滑链的载重汽车艰难前行。

  与每一次驱车西行一样,等待张全林和他车队的,除了西藏军民期盼的目光,还有不尽的雪崩、塌方和泥石流……

  “川藏公路上的共产党人,站着是座生命路标,倒下头也要朝着西藏”

  高原之路,凶险莫测。

  全长3000多公里的川藏公路,穿越折多山、雀儿山等21座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和金沙江、大渡河等14条奔腾咆哮的江河,恶劣的气候和复杂的地质结构,使得这里成了可怕的“魔域”。车每行一步,都会面临着生与死的考验。然而,就是这条路和青藏公路一起,组成了西藏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85%的进藏物资,要通过这两条高原奇路运进。

  1998年秋,张全林率领的车队刚刚爬上雀儿山半山腰,一场横扫藏东高原的暴雪不期而至。成群成队的飞鸟走兽暴尸雪野,向被厚厚积雪围困的车队展示着死亡的恐怖。

  坐以待毙不是高原汽车兵的性格,更何况车上装载的都是边疆急需的物资。张全林跳下车,带领官兵挖雪自救……雪胡同一米一米向前延伸,暴风雪又一次性地把它填满。整整3个小时,车队前进了还不到两公里。

  天,渐渐黑了下来;雪,仍在不停地下着。车队离山顶尚有1000多米,望一眼在雪地里挣扎的兵车,张全林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作为一名常年与暴风雪打交道的高原军人,他清楚,如果不尽快翻越这座海拔6000多米的高山,车队随时都有被死亡吞噬的危险。

  张全林从车上抽出一根铁棍,招呼战勤科副科长刘景旺:“跟我去探路!”

  大雪覆盖之下,早已分不清哪里是路、哪里是崖,上山探路,无异于闯鬼门关。

  几位连长跑过来,将张全林团团围住:“要去,我们去!”

  “对付这样的情况,我比你们有经验,你们留下好好组织车队突围,不要冻伤一个战士。”

  狂风挥舞着漫天的大雪,张全林拄着棍子,一步步向前探路。

  山越来越险,天越来越冷,空气越来越稀薄。钻山风像刀子一样割在脸上,每挪动一步都十分吃力。接近山顶处,寒冷、缺氧、饥饿、疲劳一齐袭来,张全林眼前一黑,栽倒在雪地里。

  刘景旺猛地上前将他扶起,泪跟着就下来了:“首长,不能再走了,这样下去会丢掉性命的!”

  张全林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咱们高原共产党人不是常说这样一句话吗,站着就要当一座生命的路标。现在,身后的官兵在看着我们,边疆的军民在盼着我们,多耽搁一分钟,车队就多一分危险,西藏就多一分等待和牵挂!就是倒下,头也要朝着西藏!”说着,他捧起一捧雪往脸上一抹,又向前挺进……

  4个小时后,当车队轧着张全林和刘景旺留在雪地里的脚印,终于越过这座川藏线上海拔最高的雪山,两人已俨然雪人,脚与鞋冻在一起,成了两个大大的冰砣。

  这样的生命历险,这样的生死行程,张全林先后遭遇过上百次。风雪高原32年,张全林驱车西行80万公里,相当于绕赤道20圈:他有过率部搏击暴风雪9天9夜,解决昌都油料告急的经历;他创造过带队转战世界屋脊冰雪路89天的奇迹……凭着“艰险多吓不倒、条件差难不倒、任务重压不倒”的高原汽车兵精神,仅是担任汽车团团长、兵站部副部长、部长的14年,他就指挥部队为西藏运去了30多万吨物资。

  2003年4月3日,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签署通令,为川藏兵站部记三等功。

  兵站部政委郭大平告诉记者:“老张都50多岁了,但每年的第一趟运输,都要亲自带队探路,今年4月的这次进藏,就先后两次历险!”

  “在生死线上创造奇迹,最管用的是一个字:两横一竖———干”

  一位诗人走完川藏公路,写下了这样两句话:“路似朽绳,命如秋叶。”

  兵站部成立50年,647名官兵牺牲在了川藏线上,1825人伤残。两组数字均居和平时期全军师级单位之首。

  近几年,尽管国家投巨资打通了二郎山隧道,并把部分道路改建成黑色路面,武警部队又于1996年派出800名官兵上线护路,但是,自然灾害依然随时发生。

  1997年5月,张全林率领车队行至波密县境内的102道班,突然传来山崩地裂般的声音。前方百米处,铺天盖地的泥土轰然塌下,将悬在半山腰的公路削去了一半。

  脚下是万丈深渊,身后是无法掉头的庞大车队,心急如焚的官兵们把目光投向了张全林。

  “抢通道路,冲过去!”张全林手一挥,几百名官兵拿起铁锹紧跟了上去……

  绝壁上,一条便道显露出来,车队在泥水中缓缓向前。只剩最后两辆了,张全林下意识地环顾四周。刚刚平静的心不由得又提到了嗓子眼:几块石头正从山上飞滚而来。

  “砰!砰!”张全林赶紧鸣枪报警:“把身子贴在山壁上!”

  恍然间,大家反应过来。战士黄煜锦经验不足,不幸被飞石击中。

  倒在地上的黄煜锦脸色蜡黄,直喊心口痛。撩开衣服一看,后背一块碗口大的青紫。

  “是内伤!”张全林来不及多想,把小黄抱上车,飞快地驶向扎木医疗所。

  深夜12点,守候了4个小时的张全林被叫进急救室。医生摇摇头:“伤得太重,我们无能为力了!”

  张全林来到床边,流着泪抱起自己的士兵。

  昏迷中的黄煜锦突然清醒起来,抓住张全林的手说:“首长,求你件事,我死后,不要告诉我爸妈,就把我埋在路边……”话刚完,头就歪了下去。

  那一刻,张全林心都碎了:一名师级干部,竟救不了自己的战士;父母把子女交给我们,我们给带死了,怎么交代啊?!

  几年之后,张全林讲起这段生死离别依然十分动情,可是,川藏线上每天都有无数的车轮在转动,车况,路况,自然条件,心理因素,技术程度,身体状况,偶然事件……任何一个环节失去平衡,都会酿成灾祸。也就是从那时起,张全林猛然发现,在这样的环境中带兵,仅靠朴素的爱兵情,还远远不够,最管用的是一个字:两横一竖———干!

  2001年初冬的一个风雪之夜,张全林夜宿荣许兵站。他盖了3床棉被,仍冻得睡不着。他索性把皮大衣也盖上,可直到天亮,身子还是冷的。

  高原的取暖一定要解决!第二天一早,他隐约听到流水声,循声而去,源头竟是山里的一股清泉。张全林欣喜不已。

  一个月后,张全林带来了营房处长。

  勘察、论证、设计、施工。去年10月,一座24千瓦电站建成。迸发的热能融化了千年冰雪,明亮的电灯照亮了茫茫雪野,电暖炉、电视机、洗衣机、微波炉,从此改变了高原汽车兵单调艰苦的生活。

  张全林担任部长5年,不仅带领官兵在雪山上种出了蔬菜,而且在海拔4390多米的荒原上养出了150多公斤的大肥猪,川藏公路各兵站肉菜自给率达到60%以上,伴随了汽车兵40多年的干菜、冻肉和罐头“老三样”从此退出历史舞台,14个兵站享受到了电能带来的温暖。

  随着千里川藏公路生活条件的改善,一整套科学规范的管理措施得到落实,部队实现零伤亡。张全林并没有就此满足,他深邃的目光,又注视到了更远的地方。

  一年一度的老兵退伍开始了,张全林思谋着举办一个退伍战士求职现场会:汽车兵们整天出生入死,今天就要离开部队,总得为他们寻个好出路。

  招聘会布置得很气派。成都、重庆等地8家公司被请到兵站部。

  结果却出人意料:300多名退伍战士应聘,只有6人被录用。

  现实如一记重锤,敲碎了张全林美好的初衷。“我们的兵不怕苦、不怕死,技术顶呱呱,怎么会没人要呢?”张全林急了,质问招聘方。

  “如果只招驾驶员,我们何苦跑这么远?当今社会要的是综合性人才。”一家物流公司的经理说。

  张全林被“噎”得没了语言。一连几天,他满脑子里全都是战士们离别时那一双双迷惘的眼睛。

  党委会上,张全林提出实施“育才工程”,兵站部党委毫不犹豫地挤出36万元专款。短短几年间,兵站部400多名一线带兵人取得本科学历,70%的战士取得中专以上学历,80%的战士掌握了两门以上的实用技术。

  今天,川藏兵站部已建成了集无线、有线和卫星电话“三位一体”的信息高速公路,兵站部机关和所属团级单位实现了通信光纤化、程控化和数字化,指挥手段网络化、指挥速度及时化、信息判读自动化。随着既可实施自动加油记录,又可对存油自行显示,还能进行远程监控的“油料自动化可视系统”的问世,官兵们只需轻摁按钮,就能完成油品供应的一切工序。

  “高原长风可以褪去军装的颜色,但不能阻止我们播撒绿色的希望”

  长年奔波的绿色车队,给雪域高原带来了绿色的希望。

  4月的高原,冰雪开始融化,树枝蹿出了新芽。每天一放学,藏族儿童索朗占堆就早早地来到村头的高坡上远远眺望:雪化了,张伯伯带的车队该来了。

  6年前的一个雪晨,张全林在荣许兵站的柴房里意外地发现了瑟瑟发抖的小占堆。这个9岁藏族儿童的生活从此发生了变化。

  小占堆父母双亡,与70多岁的奶奶相依为命,都9岁了,还整日里在山上乱跑。

  张全林让战士们烧了两盆水,把小占堆洗得干干净净,拉着他来到镇子上的小学:“求你们,帮咱部队的忙,把这孩子收下,学费我们来出。”

  从此,张全林又多了一份牵挂。每次上高原,他都会来到小占堆的学校,送上学习用品,了解学习情况。插班的小占堆一时无法适应学校的生活,张全林专门安排官兵轮流为他辅导。

  其实,让张全林牵挂在心的又何止这个藏族孩子。自打从雪地里救起了突发心脏病的丁曲西,他已经照顾了这位藏族老人整整12年。那年,张全林率部在高原连续转战89天,丁曲西一连3个月跑到山上烧“神灶”,为她的汉族儿子和车队祈祷平安……

  风雪高原32年,张全林不仅带领车队载去了党和政府对西藏军民的关怀,而且把一个共产党人的深情播撒在了这片神奇的土地上。

  鹅毛大雪悄无声息地飘落,压着一道道贫瘠的山梁。山梁下的竹卡村,30多户人家没水吃、没电用。

  张全林走进村子,那里的情景更让人吃惊,许多家庭没有一件家具,有的一家只有一床被子,有几家连灶都没有,支起几块石头在煮饭。由于无水浇灌,春播秋收,完全靠天吃饭。

  张全林的心也仿佛被大雪重重地压着。他没想到,这里的藏族同胞还生活得这么艰难,自己常年在这条线上奔跑,也有责任啊。

  “附近有水源吗?”张全林问。

  “有,在几里外。”

  “怎么不把水引过来?”

  “没钱!”

  张全林明白了。他心情沉重地找到县领导:“我们一起帮村里修座电站,把吃水问题也一块解决了。”正为资金发愁的县领导一听,喜出望外。

  那个冬季,张全林带着部队从千里之外的成都运来材料和设备———灯亮了,水来了,山村的一切都变了。电站落成的那天,方圆几十里的藏族同胞和着潺潺的流水声载歌载舞,一下子给张全林戴上了18条哈达。

  拥有600多亩耕地的波密县玉普乡中坝村,只有100多人。可村民不愿接受现代种植技术,地里的青稞稀稀疏疏,每亩收成仅几十公斤。

  张全林让车队捎上一台电影放映机放到中坝村。从此,官兵经过这里,都要为村里放电影,每次正片开放前,先放一部科教片。

  山里人对电影有着特殊的兴趣,不仅是中坝村,就连十里八乡的群众也来了。

  群众接受先进文化,也渐渐接受了新观念。此时,张全林又在村里办起文化夜校,派官兵讲解科学种田知识,他还让村里拿出3亩地,搞起了科学试验。

  播种的是希望,收获的是喜悦。金秋十月,试验田的小麦平均亩产360公斤。村民们捧起金灿灿的麦粒,手在颤抖。第二年,村民们追着村主任要种子,科学种田的大门,一下就打开了。

  几年间,张全林和他的汽车兵们帮助6个村庄摆脱了贫困,走上了富裕之路。当车队再次驶向高原时,张全林捎去了从四川农大选来的一批种子———那是他在高原的希望。

  《人民日报》 (2004年06月22日 第十版)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英语四级考题泄露
美国将移交萨达姆
第三轮六方会谈
我国部分省市供电告急
伊征兵中心遭袭击
辽宁盘锦大桥垮塌
2004世界难民日
2004欧锦赛 2004温网
不良信息举报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